他猜測就是這玩意兒帶他穿越了。
所以他猜測或許這證的用途就是帶人穿越。
可看看當下這個家的窘境,再聯係時下年代,他顯然沒法得到黃金。
這讓他很惆悵。
更惆悵的是,他得趕緊解決吃飯問題。
錢進穿越過來有一天一夜了,家裡有存糧,是前身從下鄉地帶回來的掛麵、地瓜麵、兩大把乾豆角等一些糧菜。
但他沒法做飯。
家裡兩間房沒有廚房,隻在門口放了個鐵皮桶做的自製火爐。
昨天傍晚他觀察過了。
樓裡家家戶戶都是住房緊張、沒有廚房,做飯燒水全靠這種自製火爐,所以樓道裡有濃鬱的煤煙味。
前身的父親重病多日,無力自己做飯,全靠在紡織廠上班的徒弟來送飯。
如今家裡沒有煤,沒法開火。
不過底樓一角有個公共夥房,他看到過一些婦女老人端著米麵蔬菜去做飯。
昨天他擔心被人搭腔看出問題來,沒有貿然去公共夥房。
今天卻不得不去了。
餓得撐不住了。
他挑了個人少的時候進入公共夥房。
夥房有個兩個灶眼兒,裡麵正好有兩個婦女在忙活。
這樣他隻能在旁邊默默等待。
一個膀大腰圓、膚色黝黑的婦女瞥了他一眼,說:“小錢啊,我灶眼兒快騰出來了。”
錢進笑笑說:“不急。”
婦女在煮飯,煮的是高粱米飯。
她從搪瓷缸裡倒高粱米進鋁鍋裡,加好水後猶豫了一下又往裡加了兩瓢水。
另一個婦女已經煮上飯了,她一條腿筆直撐地一條腿斜站,擺了個圓規站姿。
錢進感覺介娘們可不像個好銀呐。
因為從他進來,這圓規老娘們一直斜眼看他。
等她看到皮膚黝黑那婦女往飯裡加水,便一翻薄嘴唇說:
“劉家嫂子,就一瓷缸高粱米,你這是準備把全西湖水都給倒你鍋裡呀?”
“這也月中了,老劉大哥在港口不是開支了嗎?”
劉家嫂子歎口氣:“家裡小子們胃合起來比西湖還得大一圈。”
“我家大小六口子人,做飯不多加點水,全靠老劉那點定量怎麼能讓他們吃飽?”
圓規娘們撇撇嘴,說:“嗨,你這不是上墳燒報紙——糊弄鬼嗎?”
“水不頂饑,喝再多兩泡尿出來肚子就空了。”
劉家嫂子還是歎氣:“能糊弄一會算一會。”
圓規娘們背對劉家嫂子翻了個白眼,嘀咕說:
“就這樣還賴在個城裡有什麼意思?不如回鄉下去。”
“擱我的話早回鄉下去了,鄉下地裡又不是刨不出食來。”
劉家嫂子裝沒聽見,繼續忙活。
鍋裡熬著高粱米飯,她切鹹菜、洗鹹菜。
忙活完了沒事乾了,她洗乾淨手從灰撲撲的圍裙兜裡掏出一遝糧票數了又數。
一共17張。
數了五遍。
要不是火灶上的鋁鍋開鍋頂的鍋蓋亂蹦噠了,婦女還會再數兩遍。
高粱飯蒸熟,劉家嫂子飛快往飯裡淋了幾滴醬油拌了拌說:
“副食店裡來了豬大油,啥時候買點回來拌這飯裡就香了。”
說著似乎是覺得自己有些妄想,她搖頭笑了。
端走高粱飯和鹹菜絲,劉家嫂子對錢進說:“小錢你來吧,怎麼你沒拿煤?”
錢進撓撓頭。
他第一次進公共夥房,忽視了燃料問題。
圓規娘們嘴快,笑道:“我這個鄰居下鄉經曆過生活錘煉,這是擱農村學會過日子了呢。”
“公共夥房上家燒完飯還有餘火,他當下家接著用,一年下來這樣能省不少煤。”
然後她對錢進點頭誇讚:“行啊,小錢同誌,你是頂會過日子的人,等我給你宣傳宣傳,這樣以後找對象就容易了。”
錢進衝她微笑:“謝謝嫂子了,我剛回來就感受到了咱老鄰居的熱情,必須得用以前學的洋文誇嫂子兩句。”
圓規娘們驚奇:“喲,你還會洋文?洋文怎麼誇人?我還真沒聽過呢。”
錢進衝她豎起大拇指:“喲西,你滴,良民滴乾活,良心大大滴好!”
圓規娘們一時不知道是高興還是生氣。
她恨恨的盯著錢進,卻忽然笑了:“你現在就得意吧,過兩天有你不得意的時候。”
這話大有問題!
錢進心裡響起了警鈴。
劉家嫂子從中斡旋:“錢師傅家蜂窩煤上個月就用光了,小錢這月剛回來一直忙喪事,怕是沒來得及去煤站買煤吧?”
“喏,我這裡飯做完了,多了兩塊煤餅你拿去用。”
錢進朝她笑。
劉家嫂子做的是粗茶淡飯,圓規娘們家裡其實好不了多少。
她家煮的是糙米飯,菜是炒蔫茄子。
炒茄子耗油多。
圓規娘們隻用了一點油,然後便往鍋裡加水,連醬油都不用,最後炒出來的茄子白森森的。
兩個婦女走後他燒水煮麵條。
又有個中老年男人帶了個小女娃進來,他過來焯了點油菜涼拌吃,另外還做了小蔥拌豆腐。
男人帶了小瓶香油,他給兩個菜裡小心點了幾滴香油,用手指在瓶子口上抿了一圈往下伸。
小女娃自然而然的湊上去吮吸兩口,然後高高興興、蹦蹦跳跳離開。
最終又剩下錢進自己。
爐灶裡的火苗蔫蔫地舔著鍋底。
錢進呆呆的看著逼仄筒子樓裡的簡陋夥房。
一時之間悲從中來。
七十年代的日子不好過!
我不想穿越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