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
張信德認為江易不會解散招募的護衛,把他逼急了,可能會帶領護衛占據漢州。
“北遼侵犯漢中,請聖上下旨派能征善戰之將前往驅趕。”
曹彰心中早有了盤算,讓自己的兒子曹方率軍去擊退遼軍。
若是立了軍功,就可以給他升官,甚至掌控一州的軍政大權。
“臣請求聖上準許張維率軍擊退入侵的遼軍,絕不能讓曹彰的兒子獨自領軍。
“臣也請聖上準許曹方領軍出征,儘快擊退入侵的遼軍。”
曹彰也不想讓張家獨占軍功,就算兩家各派一人出征,也要爭一個主副將。
“就讓曹方和張維各率兩萬火速前往漢州,此次擊退遼軍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江珣知道他們在打什麼主意,如今幾個大家族勢力越來越大。
皇權都壓不住了,儘可能讓各大家族相互製衡。
若是有機會削弱各大家族的勢力,那就更好了。
一想到江易招募數千護衛,若是不加以阻止,將來必然發展壯大。
會影響到江澈的太子地位,甚至威脅大梁國運。
“江易能力出眾,的確有點像朕,可惜他身上有一半是高夷族的血脈。”
江易的母親是高夷族,而且出身卑微,也就注定沒有資格當太子。
“若是江易不答應解散護衛,該如何處置?”曹彰問道。
“若是不答應,就派兵鎮壓,把他押回鎬京審問。”
在親情與皇權之間做出選擇,江尋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皇權。
他很清楚作為帝王就要無情,更不能讓其他人揣測到帝王的心思。
“江易很像朕,可惜他這一輩子無緣太子之位,可惜江博英年早逝。”
三年前,太子江博突然病逝,這對江珣來說打擊很大。
為了皇位繼承人,他也是付出了不少心血。
除了嫡長子江博,其他幾個兒子之中。隻有六皇子江澈,十三皇子江易聰慧過人。
而江易又比江澈能力更出眾,隻因吳彩鈴出身不好。
江珣又不待見他們母子倆,當年的厭勝之禍,讓他極度憤怒。
“聖上,臣彈劾漢州刺史馬旭,漢州知府王準治理地方不力。先有火蓮之亂,近期又有遼軍入侵,臣提議免去他們的官職。”
張信德作為禦史大夫,有權利糾察百官。
對於一些作風不正,能力不行的官員有彈劾之權。
“聖上,他們二人雖然有失職。但對地方管理也儘力了,臣提議降他們的官職以示懲罰。”
馬旭和王準是他的人,當然要力保他們倆。
“曹丞相,你作為百官之首,不能袒護下屬官員。你若是執意袒護他們,那我就彈劾你。”
禦史大夫沒有丞相品級高,但有權利彈劾文武百官。
兩人為一件小事起了爭執,平時就是明爭暗鬥。
“還請聖上裁決。”
兩人同時請求江珣決定,也是為兩家爭取最大的利益。
“朕決定將他們官降一級,讓他們回鎬京任職,你們兩家各推薦一人去漢州任職。”
這下曹彰和張信德都滿意了,最終還是讓曹家和張家各出一人去漢州任職。
兩人表麵上很嚴肅,心裡卻開心不已。
這個決定對各方都好,也不用繼續爭執下去。
江珣看似對此事做出讓步,實際上就是為了加劇曹張兩家的矛盾。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