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日,沭河與沂水間天氣陰雲密布。
正如魏勝所預料的那樣,陰雨似乎要如期而至了。
這也引發了農人的全麵恐慌,須知,如果讓即將成熟的莊稼淋一場雨,哪怕不會黴爛發芽,單單是被雨水打落到地上的穀物豆子,就是一筆足以讓人肉疼的損失。
何況,怎麼可能不發黴呢?
就魏勝的親自觀察來看,來參與秋收的青壯明顯變多,也就是說不少被武裝的莊戶放棄了作戰職責,參與進了搶收的工作。
不能算是山窮水儘,但絕對算是被逼得急眼了。
就在幾個莊子的莊戶都陷入焦急的時候,大隊的民夫從忠義軍駐地走了出來,拿著鐮刀等農具,加入了搶收大隊。
忠義軍中也有許多不理解魏勝做法的人,但忠義軍雖然對外講道理,對內也講道理,但終究還是一支階級分明的暴力武裝。
軍中是有階級法的,不能因為魏勝好說話就可以不把他的命令當一回事!
所以軍令即下,無論有什麼心思,都等遵令而行。
應該說效果還是有的。
原本農人們還以為這些民夫是來搶糧食的,可隨著民夫將一捆捆割好的穀物豆子裝進莊戶們的大車後,莊戶農人紛紛對這些異鄉人表示了感謝,雖然不便於直接攀談,卻也將解暑的漿水分出一碗,充饑的乾糧分出一塊。
而各個管事莊主則是懷著氣急敗壞與欣喜感激的複雜心情,沉默著看著這怪異的一幕。
‘金人’與‘宋人’,‘保衛者’與‘侵略者’,‘隨波逐流者’與‘銳意進取者’,兩撥本應該水火不相容的人竟然在天威時節的壓迫下,眾誌成城,共克時艱了。
似乎感天動地了一般,這一日到底隻是天氣陰沉,一滴雨也沒有落下。
在第二日,也就是八月十一日這一天清晨,搶收已經進行到大半的時候,終於有人坐不住了。
“這些宋狗究竟在作甚?”
何家莊與忠義軍營寨中心線以北數裡處,有一處小山坡,上麵有七八騎駐足,望向山坡之下的一片農田。
彼處正式一番熱火朝天的秋收景象。
居中之人正是遼地漢人張醜,剛剛焦躁出言的也正是他。
“大哥問的這是什麼話?”張醜左手邊挎著一杆極其長的長槊之人接口回答:“他們不正是在幫咱們收莊稼嗎?還有,大哥莫叫他們宋狗了,人家如此仁至義儘,難道還換不回來一個南人、漢人或者宋人的稱呼嗎?”
張醜還沒有講話,他右手邊之人直接發怒:“馬金陀,你真的是好膽,誰讓你跟大哥這麼說話?”
喚作馬金陀的虯髯大漢聞言好奇轉頭:“張二,大哥之所以用俺,不就是為了讓俺時時刻刻能用言語作提醒嗎?若大哥隻想聽些奉承話,隻帶著你不就成了嗎?”
“好了,莫要吵吵了。”張醜煩躁搖頭,止住了自家二弟:“張百草,你這廝莫要平白生事。”
張百草張二郎當即閉口不言。
馬金陀也隻是冷笑不語,他並不是張家莊的莊戶,也不是張醜的族兄弟,而是張家莊以北的另一個小莊子的莊主。他也不是遼東漢人,還是山東本地人。
當然在這個狗日的金國,馬金陀想要生存下去,自然要有所依附,而他所依附的對象就是張醜。
封建時代就是這樣,普通莊戶依附於馬金陀,馬金陀依附於張醜,張醜依附於何伯求,何伯求依附於仆散達摩。層層依附,層層控製,屬於典型的人身依附關係。
這也就必然形成了團夥之中有團夥,山頭之中有山頭的局麵。
雖然到不了西方那種‘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程度,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底層依附者與最高層的利益常常發生錯位,這也就導致了內耗的產生。
作為封建階級的中層,張醜的依附者想要這樣,張醜的依附對象想要那樣,而張醜則是被上下同時使力的對象,使得他做什麼都錯,什麼不做也是錯,被拉扯的煩躁不堪。
類似馬金陀與張百草這樣的爭吵已經持續了好幾天了,如果不出意料,在何伯求那裡能出個結果前,這裡還會繼續爭吵下去。
果然,張百草隻是噤聲了片刻,複又出言:“大哥,這樣不成,必須得出兵掃蕩啊,否則仆散太守那裡如何交待?”
馬金陀冷笑出聲,手搭涼棚在地頭上找了片刻,手指向前指了指。
“張二,你看那倆給宋人遞漿水,老臉都笑出花來的老頭老婦,是不是你三舅公和三舅娘?”馬金陀似笑非笑的說道:“俺知道你素來與他們不睦,這樣如何,你下去把他倆宰了,俺就不多說一句廢話,立馬回莊子引兵與宋人拚了,如何?”
張百草怒目以對,抓住刀柄攥得吱吱作響,卻終究無話可說。
馬金陀卻如同沒看到張百草的表情,繼續朗聲出言:“其實你三舅公真的是好運道,不,應該說你們張家莊都是好運道,張大哥與官人們走得近,躲過了前兩次征調民夫纖夫。
如你三舅公,無非就是家中兩個兒子一個孫子去當苦力。而俺那邊就慘了,有的家中隻剩下婦孺老弱,家中青壯全他娘的去沂水上拉纖去了。
若不是宋人來幫忙,俺都不知道該咋辦。”
張醜斜眼看向馬金陀:“阿陀,你這是怨俺處事不公了?”
其餘幾名騎士也紛紛來看,目光不善。
馬金陀拱手:“大哥,俺自然不是這個意思。看看上下遊的幾個莊子就知道了,若不是大哥庇護,俺們連莊子都留不下,遑論那些青壯呢?隻不過金國朝廷征調民夫的命令下來,總該有人去頂缸,大哥自然會從親近疏遠開始分彆,俺們也怨不得旁人。”
張醜不語,隻是繼續盯著馬金陀。
果然,馬金陀的話沒有說完,語氣迅速變得激烈:“隻不過大哥,人心都是肉長的,金國的皇帝,金國的朝廷,金國的知州如此對俺們,視俺們如糞土泥草。而宋人卻是在雙方互為敵人的時候,助俺們秋收。俺們又如何不會感激呢?
要俺說,還不如投了宋人算了!讓沂水上的苦力都回來,好好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