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棠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
遼東肯定有什麼大事發生。
這個消息完顏亮知道嗎?
難說。
但無論遼東發生了什麼,這四個人合流的消息一經傳出,都是會引起驚濤駭浪的。
完顏亮如此著急渡江的原因,韓棠也有些猜度。
山東大變之下,完顏亮如果還想維持政治優勢,那就必須得拿出一點成績來,否則回國之後彆說山東漢兒,就連女真人都得造反了!
也因此,作為完顏亮心腹的韓棠無論如何也要將主上的想法貫徹到底,身為爪牙,麵對此等大戰,難道還能不儘全力嗎?
隻有打過長江,再對南宋小朝廷搜山檢海一番,才有足夠的政治資本去收拾國內的一堆爛攤子。
有了這些理由,在麵對身後突然冒出來的敵軍之後,韓棠才陷入了猶豫。
這不僅僅是一個軍事問題,如果在麵對完顏亮讓武銳軍赴西采石參戰的軍令時還派遣部分兵馬回裕溪口,是不是會讓完顏亮覺得自己起了彆樣心思?
身為一軍總管,雖然從理論上來說可以便宜行事,但韓棠也知道,現在這副決戰的架勢,就是身為皇帝的完顏亮便宜行事之下的軍令。
你敢反抗這種軍令?
你是皇帝還是總管啊?
可裕溪口又確實不得不管。
“你剛剛說裕溪口來了多少宋狗?”韓棠沉默半晌之後,向軍使詢問。
軍使在冬日裡依舊是滿頭大汗,高聲回答:“回總管,不知道,大江上全是宋狗的船,連成了一條長線,上千到上萬都有可能。”
這種情報還不如沒有。
複又思慮良久之後,韓棠才對身側一員大將說道:“韓文廣!”
武銳軍第一將,同時也是韓棠子侄輩的佼佼者韓文廣在馬上拱手應諾。
“你剛剛都聽到了!”韓棠聲音洪亮:“你現在率第一猛安回身去看一看形勢。記住,如果宋狗勢大,莫要多做糾纏,迅速回到西采石大營!”
韓文廣雖然想要說些什麼,可眼見周圍軍官環伺,又有軍令直接壓下,終究還是不敢討價還價,大聲應諾之後,直接率麾下幾名行軍謀克轉身離去。
這倒不是武銳軍第一猛安畏戰,而是因為第一猛安全都是騎兵,在之前執行遮蔽裕溪口周邊的時候,就是主力中的主力。
如果算上再之前的一係列戰鬥,武銳軍幾乎沒有得到任何修整,已然有些疲敝了。
更何況今日為了達到水軍進攻的突然性,武銳軍也是在金國水軍出發之前半個時辰,才從裕溪口趕去西采石,這時候眼見就要抵達,卻又往回趕,對於軍心士氣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底層軍官不知所措之下,戰力就會打折扣。
所謂三軍生疑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軍令如山,更何況第一猛安全是馬軍,正是執行戰術機動的最優選擇。而除了派遣派遣第一猛安,其餘的辦法就是從其餘千人隊中抽調騎兵了,到時候會更加混亂。
在韓文廣的指揮下,武銳軍第一猛安跨上了另一匹備馬,忍受著疲憊與寒風的吹襲,轉身向著來時路奔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