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既然這樣,又何苦讓自家兒子陷進來?
想到這裡,劉淮一邊敷衍,一邊對楊倓說道:“現在楊二哥已經知道我們想要做的事情了,想要如何去做呢?”
楊倓搖頭以對:“我都已經將供狀拿給劉大郎了,還能如何去做?趙密想要將計就計,咱們也要將計就計,到最後既能擾亂金國,為國家出力,又能為我父驅除掉心腹之患,何樂而不為呢?”
劉淮點了點頭,隨後對李通說道:“李相公,這是一石二鳥之計。同安郡王屬實打得好算盤。”
李通同樣點頭,摩挲著下巴說道:“大郎君,既然如此,咱們就全都聽楊二哥的,如何?”
劉淮笑著看向楊倓:“正該如此。”
楊倓剛剛深深舒了一口氣,就聽劉淮繼續說道:“楊二哥既然為我冒險,我也不能不知恩圖報。不知楊二哥擅於治軍還是行政?”
楊倓當即赧然。
他擅長喝酒拍馬屁。
見楊倓如此姿態,劉淮再次了然:“我聽聞同安郡王喜歡收集藥方?”
楊倓立即精神了:“正是如此,我父雖然有這份愛好,卻因為公務繁忙,往往不能親身去做,而由我來編纂成書。
也因此,我也學習了許多藥理,也給人開過藥方,也算是個不錯的郎中。”
劉淮正色說道:“我將在山東建立醫學院,到時候就要聘請楊二哥來作教授了。”
楊倓愣了愣,有些氣餒。
沒想到此番也算是立下了些許功勳,還有大禮相贈,然而劉大郎卻隻讓他當個醫學院教授,連院長的位置都不給。
劉淮也有自己的理由。
山東醫學院建立的目的就是為了推動醫學的發展,而醫學發展卻不可能僅僅憑幾張藥方就可以。
因為藥方純屬於經驗醫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還沒有開始科學化的進程。
將民間藥方收集成書,這相當於將一塊鐵鍛造成了刀子。
而將醫療領域科學化,才算真的將鐵變成了金子。
在劉淮看來,楊倓可能算是個不錯的郎中,但論及知識的整理歸納與科學總結能力,他可能還不如跟著靖難大軍南征北戰的那群軍醫。
見楊倓有些失落,李通笑著勸道:“楊二郎,醫學院可是個好去處,那裡並不是看病救人,而是為了培養更多的醫官,到時候楊二郎就是桃李滿天下。
若是能開宗立派,真正讓醫者的學問變成如儒學、兵法、道家之類的顯學,楊二郎的功績足以救活萬民。到了史書上,八成得與孔夫子一般,成為一代宗師。”
一番話說下來,楊倓立即就熱血沸騰。
這廝年紀都四十歲了,卻被父親楊沂中保護得太好,依舊是一副少年心性,此時聽聞此言,恨不得立即就衝到山東,在醫學院大放異彩。
在原地轉了兩圈之後,楊倓向著劉淮與李通重重一揖:“大郎君,還有李……李先生,我這就回去準備,來日回到山東時,可莫要忘了我!”
說著,楊倓就快步向著大門外跑去。
劉淮眼見楊倓的背影越來越遠,臉上的微笑也漸漸消失,對著李通正色問道:“李相公,你說楊沂中可信嗎?”
李通同樣正色以對:“大郎君,這種大事上說可不可信殊為可笑,咱們還是依照自己的辦法行事,隻當這楊二郎是個酒囊飯袋的擺設即可。”
劉淮看向了窗外,手指不自覺的在桌子上敲動,良久之後方才說道:“確如李相公所言,現在能信得過的隻有身邊袍澤與手中刀,其他的,都還是當作錦上添花吧!”
說著,劉淮大聲說道:“喚申龍子與羅懷言來,我有要事相商!”
“傳令下去,都戒備起來,莫要懈怠,我有軍令下達之時,一刻鐘都得披甲作戰!”
“讓軍使待命,與江北往來不斷!我要時時刻刻知道江北的確切軍情,不得有誤!”
一連串軍令下達之後,劉淮方才坐回到了椅子上。
李通皺了皺眉頭:“這件事還需要與虞允文虞相公做商議嗎?”
劉淮搖頭:“他終究是宋國的相公,莫要再橫生枝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