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莫耀先查探,這對兄妹祖上根本不姓黎,是外附之姓,父輩之時寄居於王府之中,等到了黎氏動蕩,這才冒姓自稱王孫,又收買了十幾位黎氏臣子四處宣揚,確定了他們的正宗地位。”
“莫耀先是誰?”
“他在十三太保裡麵排行老六,專門負責探查情報,所言幾乎沒有錯誤。”
“那據此人所言,黎氏兄妹的具體來曆是什麼?”
“不知……莫耀先追查了半年,最終查不下去了,相關之人死的死,失蹤的失蹤,能夠肯定的,就是有人特意抹去了他們祖上的來曆!”
聽到這裡,海玥有些啼笑皆非。
第一次見到黎玉英時,他就覺得對方的容貌確實不太像是安南人的長相,但也不過是一種誇讚,同時有點瞧不上安南的意思,結果沒想到,黎玉英還真有可能不是安南人啊?
而且瞧著並非簡單的鳩占鵲巢,是頗有幾分來曆的。
海玥再看看眼前這位莫氏子的下場,大致明白,海浩為什麼將其“請”過來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莫光啟宣揚黎氏兄妹並非安南正統,在其他人看來,是因為安南內亂,兩派互相攻擊,黎氏說莫氏是亂臣賊子,莫氏就控訴黎氏的使節根本不是血脈正統,這種潑臟水並沒有多少可信度。
但落在海浩耳朵裡,則是另外一回事,他恰恰是認可對方所言,才會痛下殺手,將這群人除去。
如此說來,黎玉英可能的身份,非同小可,且與海浩存在一定的關聯?
不然是不是黎氏正統,與他們何乾?
海玥看向父親,問話直接:“父親知道黎氏兄妹的真正來曆?是不是與我海氏一族有牽扯?”
“有些猜測罷了,與我海氏一族倒是無關,但確實非同小可!”
海浩回答得也很直接:“為父將這人帶來,也是告訴你,黎娘子不是簡單的一位亡國郡主而已!你若是隻覺得郡主之位稀奇,與她並無什麼感情,就不要選這個女子為妻,來日或許還有些彆的事端!”
“我對於郡主之位並無好奇,恰恰相反,她若不是郡主更好,駙馬又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若安南不亡國,那才是阻礙……”
海玥並無遲疑,堅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我之前說過,我倆是患難與共過的,且孩兒有今日的成就,與她的相助脫不開乾係,豈會沒有感情?若是這般莫名其妙分開,我豈非忘恩負義之徒?”
“嘖!”
海浩皺起眉頭:“這就不好辦了啊!關鍵是她來了中原,她如果一輩子待在安南,不至於如何,現在萬一事發,要滅口的人就有些多了……”
莫光啟在旁邊聽著,眼珠滴溜溜地轉動,聽到這裡麵色立變,然後就見一隻手掌罩住了整個視線。
海浩隨手將他按暈過去:“為父先去處理一下,你且稍候!”
這位莫登庸之子,顯然是沉河底的下場了,海玥目送著父親處理屍體的寬厚肩膀,一時間也不知該說什麼。
就在這時,伴隨著輕悠的腳步聲,母親朱琳走了出來,對著他盈盈含笑:“我兒有情有義,果真是海氏的好男兒!”
麵對母親,海玥的情緒又不一樣了,低聲道:“娘!”
朱琳有些歉然:“孩子,你不要怪我們多此一舉,她的身份是一個隱患,尤其是你入仕為官之後,更難免會牽扯出許多,成親之前得考慮周全,把該處理的事情處理了……”
海玥欲言又止,還是沒有貿然詢問,隻是道:“那可有什麼解決的辦法?”
朱琳稍作沉吟,反問道:“聽你之前說過,玉英護駕有功,救了當今天子生母的命?”
“是!”
海玥點了點頭:“這些時日蔣太後常常招她入宮,視作親女兒般……”
朱琳好看的眉頭揚起:“既是如此親近,何不認個乾娘呢?”
海玥微微一怔:“這恐怕不便,收外藩郡主為我大明公主,絕非小事!”
“毋須冊封為我大明的公主,隻需私下裡認個親便是!”朱琳笑著道:“來日改為朱姓,也比黎氏要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