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低頭在大腿上記錄的他,都不得不把采訪本拿到桌麵上。
雙目對視希望能更多捕捉到這個年輕人的內心:“你的意思是不應該抓經濟犯嗎?”
讓衛東搖頭:“也不能這麼絕對,肯定有很多人抓住改革開放,經濟開放,全民經商來渾水摸魚,但這個階段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隻要不是惡意詐騙,犯點錯也不要太當回事,治安形勢才是目前的重點,經濟上可以稍微放開點,才有更好的活力,經濟好起來才有餘地調整管理,啥都沒有還強調治安那不是窮折騰嗎。”
記者對這種已經涉及到中庸均衡的思想高度猛點頭了:“具體呢,有什麼具體的案例?”
讓衛東就拿自己的親身經曆來講:“譬如農民真的很苦,但存點雞蛋、蔬菜挑到城裡賣,可以嗎,可以,十年前就可以,也沒人管,大家都知道換點現錢才有油鹽錢,孩子交書本費,買雙鞋有褲子穿,我們那山裡一家人隻有一條破褲子可以穿出門見人,就這麼來的,農民也不產布吧。”
記者又趕緊記錄:“嗯嗯嗯,繼續。”
“可反過來農民稍微腦子開竅點,去市裡麵批發一袋瓜子,到鄉鎮集市零賣可以嗎,這要被抓的……表麵上是投機倒把的罪名,可實際上是他搶了供銷社的生意,觸動了某些利益,才借著……嗯,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這可是讓衛東想了四十年的耿耿於懷。
記者目瞪口呆,這是什麼高度,什麼深度?
表麵的現象都有深層次的利益鬥爭,能看出這種局麵的人,太非同凡響了。
所以連他都不得不來了句:“那針對這樣的實際情況,有什麼解決辦法呢?”
讓衛東簡直理所當然:“樹典型啊,稅……誰都知道跟榆木腦袋講道理是行不通的,隻有現實教做人,江州市不剛剛成為計劃單列市嗎,那就宣傳開放的江州多麼多麼好,看看人家的市場多旺盛,經濟多發達,哪怕有一個縣跟著做好了,拚命樹典型,其他地方一看臥槽,這麼厲害,發展這麼好,錢多了城市建設漂亮,汽車電視,電燈電話,不就都跟著學了。”
稅務係統後來總結出來就這招,說一千道一萬不如抓典型。
一邊猛吹那個賣臘肉做零食的千萬富翁,一邊宣傳那些偷稅漏稅被抓的大明星,經濟搞起來,繳稅多了,任務就完成了呀。
但在1984年初的記者聽來,簡直有種醍醐灌頂的渾身激靈。
他來采訪商州這麼個小地方的事情都快忘了,這已經是個巨大的命題,甚至能讓他都飛黃騰達的金光大道。
“等等,等等,容我稍微梳理下,非常好,就是當前的改革開放阻力矛盾是必然的,如果強行猛推反而適得其反,我們應該做的反而是大力樹典型推先進,打造出讓全國各地學習跟隨的改革先鋒,是這個意思吧?”
讓衛東還提醒:“譬如搞幾個農民致富的案例,鄉鎮領導帶領致富,省市大力引資搞活經濟,宣傳落後地方煥然一新,肯定比宣傳沿海地帶更有效。”
記者都樂不可支了:“對對對!這樣肯定效果更好,你有什麼案例推薦嗎?”
讓衛東猶豫了下,還是沒把紅光廠賣鈦的事兒拿出來說,但瞥見對方胸口斜挎的佳能相機帶,就說這:“哦對,改變思維勇於改革的案例我給你說一個,但最好春節後看看情況再說……”
記者馬上翻頁認真:“您說!春節後再公開,對吧?”
態度都完全不同了。
讓衛東才給他原原本本的講軍工廠:“其實最難的除了農民,我覺得就是工廠改製,從計劃經濟朝著市場經濟改變,很多廠都揭不開鍋了……”
記者已經是老太太摸電門,震麻了,農民說完,現在又說工業!
工農就是我們最大的兩樣群眾基礎,這談話的高度覆蓋簡直絕了:“嗯,譬如呢?”
讓衛東這下敢直接點名:“……這兩家工廠有不同的想法,好了,我們春節後看看,是一心做高級貨,想跟進口名牌爭奪你們這些少數用戶的成功呢,還是麵向所有普通消費者的低端產品更成功。”
換記者跟著認真思考:“其實我們也不講究多深的拍攝技巧,記錄反映現實才是我們的重要工作,你給他們提出來這個思路很大氣啊。”
讓衛東就大氣些:“對,我就想讓幾億消費者都能記錄下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這不是那小視頻pp開頭時候的廣告語嗎。
記者激動得渾身都在發抖,拚命埋頭寫:“太好了,太好了!”
讓衛東還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呢,抬頭就看見小少婦正躲在記者身後,掀開棉襖給嬰兒喂吃的……滴得孩子滿臉都是,浪費呀!
這要是記錄下來還得了。
趕緊麵紅耳赤的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