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死了。
讓衛東愣了愣哈哈大笑,那就專門安排個人手隻接電話啊,鄉裡那個誰體弱多病的那個小姑娘在家乾不了活兒的,回頭招過來做這個活兒。
老讓才恍然欣喜又得意,光憑兒子把村裡各家子弟帶出來做事,周邊鄉村公社裡對讓家的口碑就壞不了。
所以放了電話,讓衛東立刻聯絡西山廠加大供貨,以後每周一千台和三千台兩包分開送到江州。
本來又是半個月左右沿著冀北、豫南、關中入川,讓衛東原本要去果州跟於鬆海會合。
就是打電話給西山廠要求加量,結果得了人家這邊強烈要求去廠裡看看,大家再開個會把未來工作梳理好。
盛情難卻之下,周賺萬元戶也覺得要去跟廠裡鞏固下感情。
畢竟人家全廠上千人,每台相機還不一定有他賺得多,稅務大院老保安還是覺得有點惴惴不安。
反正果州到西山廠也就一百公裡,差不多的岔路口距離,他還是先去西山廠看看。
原本還敢擠在駕駛室嗶嗶的油商,到冀城膠片廠就不敢吭聲了,在平京前門報社外更是隻蹲角落當看守。
回川的路上都積極跑前跑後當幫工,讓衛東也吃喝不分家的邀請他參與。
他壓根兒沒想做那吃力不賺錢的牛羊油生意。
可大卡車轉進西山廠,頓時把他驚了一跳,從廠門口就披紅掛彩“熱烈歡迎讓衛東同誌銷售成功歸來”!
然後全廠職工連家屬在廠領導帶領下夾道歡迎,於鬆海居然也沒走,拿著他的佳能單反相機在邊上哢哢哢。
還放鞭炮,敲鑼打鼓的吹嗩呐。
已經能操作方向盤的狗蛋居然說跟鄉裡送葬的調門差不多,讓衛東差點又把他踹飛了去。
但知道趕緊推門下車,熱情的跟廠領導握手,還接受了兩位穿白襯衫深藍褲的少先隊員敬獻鮮花跟係上紅領巾。
在這個年代,是極高的接待榮譽了。
再高……也拿不出來彆的東西,那就送個女秘書吧。
紅光廠就沒這個覺悟。
可能是上次董雪晴明眸皓齒的跟在旁邊,給了廠領導比較深的印象。
發現這次跟著讓衛東的都是些小夥子,估計臨時緊急磋商會議,臨走的時候給安排了個秘書。
但讓衛東嚴重懷疑是哪位廠領導的女兒。
這特麼是走後門啊。
每周四千台的訂單量,已經讓西山廠非常肯定的在開始擴張產能生產線。
而且他們這擴張,還不需要多耗費成本,直接先借用隔壁廠的車間人手跟設備。
就跟後世的外包一樣。
歡迎會之後跟讓衛東開會的說法是隻要這種局麵能保持順暢,半年左右就敢申請兼並對方成為西山二廠。
而且是當麵說!
這周圍有九家軍工廠,其中五家光字號的都跟鏡片有關,其他則主要負責鏡身、金屬加工等各種配套產能。
大家都隸屬於五機部,也就是兵器部,其實從七十年代後期就強調軍轉民。
所以這會兒西山廠能異軍突起的扭虧為盈,讓周圍其他幾家廠的廠領導都彙集過來取經。
大家是真的質樸,就沒想過整個銷售被讓衛東掌控後,反過來拿捏整個生產係統有多大的危害,熱烈積極的開會探討。
讓衛東能在煙熏火燎中經受酷刑,忍住不吐露商業機密,還緊緊咬住自己的利潤已經是很拷問良心了。
但也坦誠的講解了自己去冀城和凱旋膠片廠已經達成的協議:“一台相機肯定要有膠卷才能發揮作用,目前限製大家買相機的最大原因還有膠卷使用成本,所以我找到了上次程廠長提到的國內幾家感光材料廠去交流洽談……”
一群穿著中山裝、舊軍裝的廠領導猛抽煙,就跟大學生們一樣,忍不住熱烈鼓掌。
會議文件發下來各廠都有,有誰想過千裡迢迢去上門?
又有誰敢單槍匹馬的就去跟人家談合作。
知道點來龍去脈的於鬆海不吭聲,除了默默的記錄,就是舉起相機拍攝,嗯,他還拿了台相機,同步交叉記錄。
禁錮思想,這四個字真不是開玩笑。
被計劃經濟限製了幾十年,一切聽指揮,個人不要輕舉妄動的做出任何計劃外操作。
而且越是國營部門內走得越高,就越不可能有小舅那種異類的想法。
現在讓衛東覺得習以為常的四十年後舉動,大家看起來都是石破天驚的壯舉了。
當時一溜兒穿著軍裝的身影,都跟著悄悄坐在會議室靠牆邊仰慕傾聽,讓衛東都沒咋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