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義回來了,先到了東平府,帶來了一千匹馬,這是當初蘇武與金人的交易尾款,當然,蘇武也再把鐵給女真人補齊。
還帶回來了大量的毛皮,珍珠,人參,具體值多少錢,還不好估價,簡略估了一下,大概在十五到二十萬貫左右。
朱武也終於把這一趟搶劫梁山的財貨都做了一個統計,其中大量的東西,也等盧俊義回來之後,再來估價。
其中,金銀加上錢,大概就有九十萬貫左右,再加上的物品,粗略一估,大概也值個五六十萬貫,還待盧俊義去一一發賣。
糧食就不計此列了。
蘇武坐班在衙,看著諸般賬冊,也聽著朱武慢慢彙報。
此番收獲巨大,蘇武自是很高興,卻也並不減輕多少心中壓力,一百五六十萬貫的財貨,放在幾個月前,蘇武做夢都能笑出聲來。
但放在而今,蘇武還是要精打細算,練兵養兵是其一,置辦軍械是其二,真正還有一個大頭,那就是造船。
光造船這一項,蘇武就頭大,還有一點,這造船之事,海船與河船,蘇武也沒鬨明白其中的差彆。
若是河船也可以出海,那倒是好說,往後還都用得上。
若河船出不得海,那往後就隻能當商船用了,畢竟來日打的是遼國。
那就成了一錘子買賣,投入巨大,回本巨慢,但又不得不造,不造就破不得梁山。
盧俊義在一旁,已然喜笑顏開:“兄弟,這金國之商路,真不錯,往後還要去,去一趟便是十幾萬貫的利益,也無甚危險,此般,撿錢都沒有這麼快。”
蘇武也答:“可惜,走不得太久。”
利益是大,但在蘇武心中,其實也沒有那麼大,一趟就算賺二十萬貫,一年最多也就走得五六趟,因為也還要準備物資,還要陸路運送,出海,再回來,快不到哪裡去。
如此,一年也就是一百來萬貫的事。
如今蘇武心大了,也是時間不等人,就好比童貫與遼開戰,下手就是四百萬貫,盧俊義這麼跑,得跑四年才賺得到童貫一揮手。
心大的蘇武,頭疼不已,起初還想著靠什麼正店掙錢,後來也想著靠靉靆掙錢,這些東西,不是不掙錢,掙的也不是小錢。
但與蘇武如今的局勢一比,這些錢,著實不夠用,杯水車薪,當然,多賺一點是一點。
想來想去,蘇武心中知道,還是他媽搶錢來得快!
殺雞取卵的搶法,最快,卻又做不得。
也想大宋朝,整個朝廷,如今一年度支不過七八千萬貫,其實不算少,卻更知道,如今大宋朝,一年的軍費支出,就占了朝廷度支的大半,大概在五千萬貫往上。
這朝廷……
怎麼哪哪都透出一種……不合理?
蘇武一時也想不明白這些,也難得去仔細分析,便也想到了梁山,梁山這一回,雖然損失過半,但也應當得了一百幾十萬貫的財貨。
換句話說,梁山在高唐州速搶一通,大概就是三百萬貫出頭的收獲。
梁山肯定也要造船,也要練兵與打造軍械,要做的事情與蘇武其實是一樣的。
但他們的情況,肯定比蘇武差了幾個級彆,因為蘇武是官軍,上有製置使,下有大名府首富……
所以,蘇武得到一切的直接成本與隱性成本,都要遠低於宋江。
兵員素質,梁山也遠遠比不得蘇武,但兵員數量,梁山又大大超過了蘇武。
此時梁山之上,定然已是一萬人不止了。
蘇武招兵,雖然也招得不少,新兵卻也隻招來了三千來號,正在加緊操練。
軍隊擴編,自然也有許多老兵開始加官進爵。
蘇武此時麾下,才五千出頭,輔兵不算。離與童貫約定的一萬強軍還差得遠,蘇武還想真養出兩萬滿額,那更差得遠。
真是頭疼,養兵的錢暫時是不缺了,缺人!
這大宋朝……
不是蘇武沒想過要到彆的地方去招兵,但這件事是不能做的,朝廷有朝廷的規製,人家可以來,你不能正經去招,除非有朝廷的旨意,蘇武才能越界做事。
其實人家來也來不了,這又涉及到戶籍製度,雖然從真宗時代開始,戶籍製度就慢慢鬆了許多。
但古代王朝,戶籍製度就是社會安定的基石,是永遠不會真正放開的。
當然,戶籍製度框不住所謂江湖好漢,也框不住有點錢的人,更框不住讀書階層,但就是能框著底層百姓,底層百姓也沒有那個能力遠走他鄉。
蘇武又陷入了一種新的焦頭爛額之中。
怎麼能在大宋朝做到讓一個地方的百姓,家家戶戶真的踴躍參軍?
這個命題,蘇武暫時有些無解。
但也有一些緩解之法,還是發文到京東兩路各個州府,每個州府也派一小隊人去,到處去豎起招兵,也帶一些錢……
卻也隻要良家子。
有些州府興許不配合,也沒辦法,有些地方還是會配合,至少萊州趙明誠不會不配合……
多招一個是一個,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要一直做下去。
這也是蘇武每日坐衙處理的事,什麼人帶隊,帶多少錢,拿著官府文書,去哪個州府……
蘇武案前,諸般公文,已經放滿了,便是一個一個來看。
盧俊義在一旁,也是搖頭:“兄弟這案牘,苦也!”
蘇武點著頭,也還來說:“哥哥當幫我多尋一些人才來才是,我這衙門裡,人手太缺。”
盧俊義點頭:“好說,大名府裡多是尋差事的人,若是有人願意到此處來做個刀筆吏,我隻管給個路費與書信,讓他來……”
“好!”蘇武點著頭,卻又說:“也當多尋那大才之輩。”
盧俊義想得一想,又說道:“倒是也有這麼一個人,叫做許貫忠,此人與我倒是有過交際,昔日裡與小乙也是交好,那皇甫端也識得此人,此人大才也,通曉許多語言,連契丹語也不在話下,喜歡走遍各地山川,見識廣博,胸有溝壑,隻是此人過於散漫,倒是也不知他願不願意謀份差事……”
蘇武一耳聽來,隻覺得耳熟,立馬轉頭:“哥哥,定幫我請來此人,且不論他願不願謀差事,且請到東平府來看看,他不是喜歡走遍各地山川嗎?便請他到東平府來玩玩也可……”
“嗯,好,我回去便差人去打聽一下,先請他到大名府耍弄一二,再邀約他來東平府看看……”
盧俊義點著頭,便是把此事放在了心上,也知道自己這位兄弟之事,都不是小事,既然識得這麼個人,便當去想想辦法。
蘇武如今其實挺尷尬,正兒八經有功名有官身的,他是弄不來的,乃至軍中正經有地位的,也不會到他門下走動。
那就隻能托付著盧俊義在江湖交友廣泛,找一找在野遺賢。
乃至還有許多人,蘇武心中略略知曉,但太遠了的,又伸手夠不去,大宋雖然不大,但著實也不小,一去幾千裡,尋一個人,尋就是難事。
還要說服人家來,那更是難上加難,誰沒有個故鄉,若是正經有份差事,不是走投無路,誰又願意背井離鄉?
如今又還不是真正亂世天下,真的天下一團亂麻。
要說什麼誠意去打動人心,你怎麼去展示誠意?錢?得多大的誠意去讓一個有正經生活的人背井離鄉幾千裡來東平府投軍?
若是真的靠錢,他放棄一切故土生活與親朋,真來了,這又還能是曆史上那個赤膽忠心之人嗎?
許多事,無奈,蘇武卻又豈能不知西北有那潑韓五?婺州有那王稟……
乃至近在河北幾百裡,去尋一個人都不易,尋到了,他若日子不差,不是走投無路,憑什麼背井離鄉來投軍?
所以,盧俊義說許貫忠,蘇武便不說什麼讓他來投軍,先托著關係請他來玩玩,先讓他來,看看蘇武這支軍伍,看看這般的軍伍,看看這一夥軍漢,能不能讓他感點興趣,如此,且再看他願不願意留。
人與人,先要發生交集,再來談論交情,再說那些理想理念信念,乃至利益錢財,才能走到一起。
也是蘇武如今,大名還不夠,若真有一日,名滿天下了,許多人都不用去招,他自己說不定就會找來。
所以,許多事,急不得。
得先讓自己真正強大起來,慢慢的,許多事就能迎刃而解。
“兄弟,那我先回大名府了,幫著兄弟先把財貨發賣,也尋著人去……”盧俊義起身拱手告辭。
蘇武點著頭,也起身,往外相送。
卻是盧俊義走著,忽然想起一件事來:“那個完顏烏珠,你那女真兄弟,又給你送了六十個人,一並帶回來了,說你送給他的甲,救了他好些兄弟的命,所以他再送你六十個,說是湊夠一百之數,也說他自己也缺人,不好送多,讓你見諒。”
蘇武聞言倒是意外,心中卻也有熱,複雜之下,又有苦笑:“你再去啊,再帶二十套甲胄去給他。”
盧俊義卻笑:“兄弟,他如今,不太缺鐵甲了……”
“怎麼說?”蘇武問。
“他如今,麾下鐵甲,四五百號之多。”盧俊義答著。
真快,太快了。
蘇武點著頭:“那就不送甲胄了,給他送點糧食吧……”
“糧食倒是挺好,遼東之地農耕不多,產量不多,城池裡也存糧不多,他倒是缺糧,我自是替兄弟安排好就是。”
盧俊義再拱手。
蘇武又去送,送出營門,盧俊義上馬就去。
蘇武回頭,便是喊:“二郎!”
武鬆從遠處校場而來:“哥哥……”
如今武鬆也忙。
“又得生熟女真六十,你去尋尋在哪裡,帶回營去。”蘇武說著。
武鬆高興不已:“好好好,這般女真太好用,陷陣驍勇,越多越好。”
武鬆說著,便立馬到處去找,財貨之物,馬匹,糧草,人員,軍營裡擠得滿滿當當……
這城中軍營,其實慢慢不夠用了,當在城外再建一座大軍營,也要立馬著手動工。
武鬆近來很忙,陷陣一營,正在擴充,五百之數,這倒是不難,便是軍漢們都知道,陷陣就是先鋒。
先鋒就是功勳,就是賺錢,許多人都想進陷陣一營,還待武鬆一個一個來挑,有些人,連小隊頭都不願意當,就想進陷陣營。
將軍的錢,那是真給!
如今,便是一百生熟女真,加四百東平府軍漢,陷陣一營就算齊備了,鐵甲自不用說。
蘇武又去坐班,屁股都要坐疼了。
宗澤已經出發去濟州了,便得趕緊裝錢給宗澤運去,越快越好,南方的大木,會從運河而來,來得也會很慢。
還得給宗澤配一班保鏢隨在身邊行走,不能讓宗澤這個老頭讓賊人拿走了。
乃至,宗澤若是磕了碰了摔了,蘇武都不願意。
保鏢得多,一個都曲鐵甲,四五百匹馬,也幫著宗澤提高一下來去信息的效率,便也是宗澤辦事的效率。
宗爺爺,就得供起來。
軍中操練,呼和來去,熱火朝天。
蘇武埋頭,隻管公文在寫,軍漢出門,公文先行,印鑒要齊。
卻是門口李成來報:“稟報將軍,京畿禁軍先鋒已至,讓我等準備糧草,也要派人出城區迎!”
蘇武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他媽的,京畿禁軍就是臉麵大,走到哪裡吃到哪裡,還得好生伺候。
當然,理論上,吃的是州府,不是吃蘇武,但實際上,如今吃州府,就是吃蘇武!
行吧,不說彆人,呼延灼來了,豈能不去見一見。
“備馬!”蘇武大手一揮。
一彪快馬出營去,直接出城,京爺,那是大爺。
京爺來幫你蘇武剿賊,那能怠慢了嗎?
出得城外七八裡,勒馬等著吧,就看那旌旗招展,健馬如雲,甲胄也多,當真是威武不凡,不知綿延多少裡去。
頭前大纛,上書兩字:呼延!
上去迎吧,蘇武打馬上前去,倒也不堵路,先讓一邊,讓大軍往前,隻等看看哪個是呼延灼。
也有蘇武之語:“不知哪位是汝寧府呼延將軍?”
其實好認,一匹天子欽賜,踏雪烏騅馬,通體青黑,四蹄有白,高頭大馬,健壯非常,明顯比左右之馬高出一頭去。
真是好馬!
那馬上坐的人,也是儀表不凡,高大壯碩,麵相硬朗,左右腰間,兩柄銅鞭,也就是兩個大銅“棍子”,他正目光如炬,也看蘇武。
呼延灼倒是驕傲,側臉來看,眼神在蘇武身上掃了一掃,就問:“當麵何人?”
豈能不驕傲?殿前司高太尉親點之第一猛將,開國將門嫡係之後,天子親自召見之人,恩寵有加。
到得地方上遇到軍將,他不驕傲,誰驕傲?
蘇武拱手一禮:“在下蘇武,京東兩路兵馬副總管。”
呼延灼聞言,倒是收了幾分驕傲,但依舊驕傲:“哦,幸會,倒是聽說你剿過幾賊,有些功勳。”
這話說得……
那蘇武能說什麼呢?隻管來答:“些許小賊而已。”
呼延灼馬匹出了隊列,往蘇武身前來,左右跟了兩員大將,身後還跟一些親兵。
倒是馬匹也不停,依舊往前走,蘇武自也就隻能跟著呼延灼身旁去行。
呼延灼開口:“殺了賊就是殺了賊,但這大賊啊,你們剿不得,自是本將來剿,你放心,本將此番大軍前來,定然幫你們剿滅梁山賊寇。”
蘇武隻管點頭:“那就拜托呼延將軍了。”
“府衙裡糧草可備了?京中早早囑咐,可不能出差池,影響剿賊大計。”呼延灼又問,倒也是他的職責。
蘇武隻管又點頭:“備了該有的數目。”
“不錯不錯!各路州府都備得妥,剿賊之事方才馬到功成。”呼延灼好似大領導,那也沒辦法。
彆看蘇武官職品級已然不低,但與呼延灼一比,其實還真比不了,人家連天子都能見。
蘇武倒是也問得一語去:“失禮一問,將軍勿怪,不知呼延將軍此番如何剿賊?”
呼延灼嘴角一彎:“蘇將軍你也看到了,此番本將麾下,何等精銳?大軍一到,賊人怕是望風而逃,本將也知那梁山環繞在八百裡水泊之後,也無妨,隻管往那後山去打,一戰破之就是。”
倒也自信,再看呼延灼身後兩人,想來一個是百勝將韓滔,一個是天目將彭玘。
三人,按理說,都是梁山一百單八將裡,有座位的,座次還不低。
蘇武答得一語:“那梁山後山,雖然與陸地相連,但相連之處,險要非常,地勢難走,關隘險要,怕是難攻。”
蘇武也代入了一下宋江,若他是宋江,如今梁山之上,錢糧不缺,也操練了許久的兵馬,朝廷京畿禁軍萬數來攻,出戰興許也會出戰,但主要的戰略戰術,一定是穩守山寨。
呼延灼隻答:“強攻就是!”
蘇武倒也不取笑呼延灼,隻待呼延灼真到了梁山後山去看,自然就會後悔,如果那後山真的這麼好攻,蘇武又何必造船呢?
便是那裡,連大量的兵馬都擺不開,又還要麵對山崗陡峭,關隘高聳,看著就讓人望而興歎。
宋江把落草之地選在梁山,又豈能不是深思熟慮?
呼延灼見蘇武不說話,便來問:“怎麼?蘇將軍,本將所言,有何不妥?”
蘇武來答:“呼延將軍且先去看看那後山之勢,興許不那麼簡單。”
卻聽呼延灼身後天目將彭玘開口:“你們打不進去,自就說難,我們精銳而來,城池州府也不在話下,賊人不過烏合之眾,有何難之?”
更聽那百勝將韓滔也開口:“便是此理,你們剿賊不得,就來與我們說其中艱難,些許心思,少來多言!”
蘇武看了看彭玘與韓韜,心中並不生氣,隻是一歎,唉……
這兩人在故事裡,上陣,一個被扈三娘擒住,一個被劉唐杜遷擒住。
被擒住之後,點頭就降。
此時在蘇武麵前,卻又牛逼哄哄……
這叫什麼?驕兵必敗?
京畿禁軍,莫不真以為自己是精銳中的精銳?莫不真以為賊寇皆是烏合之眾?
是的,他們真是這麼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