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驅邪用的熏香,溫故在青一道長這裡問了“不饑丸”的囤貨量。
這東西吃著方便,頂餓,適合趕路。
大概是為了維持高人風範,把村裡看作一條退路,道長又贈予了一張減配版不饑丸的方子給村裡。沒那麼強的藥性,但能抗餓。
職業習慣,贈方子時,道長又提了糯米的“驅邪”性。
村裡人信得很。
村長恨不得磕頭感謝,心裡早就沒半點怨言。
所以這段時間,村裡也在做類似的東西。
批量做,節省柴火又方便儲存,做好了能直接食用的。到時候讓村民用工分來換。
從青一道長那裡出來,溫故去村長那裡換點兒低配版不饑丸。
不能什麼都指望青一道長。
村長最近忙得很,村裡分配物資,又要搞建設,還要練習道長教的那些祭神儀式。
見到溫故,村長欣喜道:“正要去找你!快,快過來幫忙看看這裡對不對?”
村長拿起一張紙,上麵是由他口述,孫子豆苗負責記錄的,祭神儀式步驟。
道長指點他們時,溫故也在場。
溫故接過紙張看了看。
字不算工整,勉強能認出來。
旁邊的豆苗不好意思地垂頭。在溫故麵前,他這手字確實上不得台麵,他已經很努力地把字寫得大家能認出來。
溫故麵上並無異色,隻是去看上麵寫的內容。
祭神步驟非常詳細,後麵甚至還寫了驅邪香燃燒的香灰如何處理。
香灰村長寶貝得很,這是能抹在窗台門檻、撒在自家辟邪的東西,一般人可分不到這個,隻有做了大貢獻的人,才能分到。
溫故對此沒發表異議。
香灰本身確實有那麼點防腐驅蟲的效果。
村裡自有它的生態,如今的世道,不需要過度乾涉。
看完後,溫故把紙遞回去:“非常詳細,步驟寫得很清楚,並無錯處。”
村長安心了:“那就好那就好!”
一樁心事解決,村長語氣輕鬆地跟溫故說起現在村裡的建設進度。
搬運回來的木石磚瓦,已經分處堆放好了,有幾處已經開始修建。
村裡都是自己建房,雖說材料方麵沒有用過這麼“高檔”的,但花點時間摸索一下,也能搞定。
隻要不是大的技術難度,村民有自己的土法子解決。
溫故已經給他們村,畫出了在這個亂世裡麵掙紮求生的方向。剩下的,都不是大問題。
溫故寫的話本,如今已寫完第三本,都在村長這裡。
村長打算等大家築堡太累的時候,再拿出來提振大夥兒的精神狀態。
豆苗這時拿了兩個藥包出來給溫故:“縣城時常有南地的商人經過,我聽過一些水蠱水疫的防治之法,自己琢磨著做了些藥包,或許你們趕路能用上。”
“多謝!”溫故收下,鄭重一禮。
唉,豆苗真是個很有潛力的小夥子,可惜挖不走。要是以後有機會,再回來挖一挖。
轉身回屋的豆苗突然莫名打了個寒顫,抬頭看看天色,要降溫了,是得添加衣物。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氣溫步步降低,村裡做針線活的人整天都在忙碌中。
溫故除了找人做衣服,還用結實的布,找人做了三個雙肩大背包。
沒有拉鏈,就用紐扣。背包內有隔層和小口袋,能分裝大大小小的物件,需要時尋找起來更方便。背包的肩帶上也可以彆東西。
另外,紙裁剪之後,他請人縫了幾本方便攜帶的口袋筆記本,加上從道長那裡撈的兩支炭筆,以防路途有一些重要線索需要記錄。
清點物資,溫故又去了木匠家。他請木匠做水壺。
竹子做的水壺,其實就是帶蓋子的竹筒杯。
村裡之前也有不少竹筒水壺,帶卡口的那種,能防止裡麵的水濺出來。
溫故上次來找木匠時,提議可以試試做帶螺旋紋的接口。
沒想到,才過去兩天,就已經做好了。
“不難。”
木匠話不算多,對溫故的態度很友善,也很感謝溫故給他的這個建議。他這兩天不止做水壺,還嘗試做了其他東西。
作為感謝,木匠沒有收溫故給的加工費,溫故定做的獨輪車也給了個有力的折扣,自己還搭了些木料。
“獨輪車我這兩天就給你做出來。”木匠說。
他做這個熟,以前世道沒亂的時候,村裡有人找他做過,推著東西去鎮上賣。
前些天在鎮上搬東西,除了雙輪的木板車,還有好幾個人推著獨輪車運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