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承認,你的確有資格繼承歸葬一脈的所有道統了!”
用自己最後的力氣說完這句話,一道犀利的靈光驟然從丹辰子的天靈蓋中竄出,然後毫不猶豫的湧向了近在咫尺的裴文德。
【我歸葬一脈不敬天地、不懼鬼神……】
【陰差無法羈押吾輩、地府無法容納吾身……】
【歸葬弟子身死即神滅,從來沒有來世轉生之說!】
【入道便斬斷因果,此生即是永生!】
【裴文德!如果你有這個決心的話,可敢接受我歸葬一脈的傳承!】
裴文德看得分明,那道靈光就是丹辰子最後的意誌,亦是放開了所有限製的道統傳承。
隻要裴文德現在放開心神接納這道靈光,他將獲得歸葬一脈的所有秘法,成為貨真價實的歸葬弟子。
如此一來,裴文德不僅能夠補全丹辰子元神記憶中缺失的部分,甚至會擁有一件類似於無繩念珠一樣的“傳承至寶”。
當然了,由於缺少真正的物質形態,歸葬一脈的道統傳承隻會在其修煉相關法術神通的時候,自動給予一定的輔助和糾正。
這對於正常的歸葬弟子而言,肯定是一件毋庸置疑的神器。
但對於擁有夢中證道神通、可以無限試錯的裴文德來說,這充其量也就是一個聊勝於無的“掛機”道具。
最重要的是,一旦裴文德接受了這道靈光,那麼這個世界上將再無丹辰子這個人了。
哪怕輪回一千次、一萬次,再次覺醒的也隻會是魔佛,而非丹辰子的化身。
【不入輪回,不求來生……】
在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原本還打算避閃的裴文德最終選擇不偏不倚的站在原地,接受了丹辰子這最後的“執念”。
“明明是有求於我,結果搞得像我還得欠你一個人情似的……”
既然丹辰子自己不願意再入輪回,那麼裴文德看在自家師父的麵上,自然也會滿足對方的這個心願。
反正超度對裴文德來說,早就是一件駕輕就熟的事情。
至於超度的對象是丹辰子的化身,還是真正的魔佛,對他而言區彆都不是很大。
“南無阿彌多婆夜……”
當裴文德再次睜開雙眼的時候,熟悉的往生咒便開始在這間破敗的佛寺中回響了起來。
千般罪孽、萬般因果,逐一浮現在裴文德的腦海之中。
那是魔佛的一生,亦是一場發生在遙遠古代印度地區的悲劇。
……………………………………………………………………………………………………
魔佛誕生的年代,是一個列國紛爭不斷、相互攻伐不休的時代。
那時候的佛教雖然已經誕生,卻並非傳入中原的禪宗一脈,而是更加具有傳播力的原始佛教。
以佛為主、以法為宗、以僧為念……
原始佛教本質上是一套哲學體係,是佛祖釋迦摩尼在探尋人生本質,並思考出一整套的達到至高境界的理論體係。
關於這套體係的大體結構,佛陀總結起來就是四聖諦——即苦、集、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