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噯,好!布沒買?”李氏沒看到趙大勇手裡有布匹。
“娘,是我們自己不要新衣裳的,念書已經花了家裡很多錢,咱們身上的衣裳就很好了,不需要啥新衣裳。”
李氏感動,她生的娃子就是懂事。
“那也得買,畢竟是要去念書了。”
趙大勇不說話,等媳婦兒知道他今天花了多少銀子,就不會再說讓買衣裳的話了。
同時他也在想一個問題,書如此之貴,以前就聽老三說過大哥在抄書掙銀子,大哥現在一個月掙的銀錢,應該不少才是,難怪能在縣城買房。
他的三個孩子學一年後若是也能抄書,那麼他們以後生活就安穩了。
趙大勇想的很美,可是他卻不想想,如果上一年學就能去抄書,村裡誰砸鍋賣鐵上不了一年?
一年的字寫出來誰能看得懂?
趙老頭也在院子裡,看老二的表情就知道他心疼銀子了。嗬,這才隻是開始,越到後頭書越貴。
老大那些書,如果不被偷,也值很多銀子的。
“咋沒給娃子買布?”進了屋李氏就直接問。
“買不下去,你知道今天花了咱們多少銀子嗎?近一兩銀子沒了。”
“那麼多,不是五十文一個月的束脩嗎?”讓帶二兩其實也就是給自己加點底氣而已。
“筆墨紙硯特彆特彆貴,就老大手裡那本書就好幾百文。那麼薄一本,聽書鋪掌櫃說,念書到後頭,買啥子個四書五經,一本書就要一兩銀,二兩銀的。”
“這麼貴?”李氏臉都嚇白了。
趙大勇點頭,要不咋說讀書人金貴,都是銀子堆出來的。
“那我們……”
“先念一年再說,束脩都交了,書也買了。”這麼一想其實也劃算,彆人買書是一個孩子讀,他們買書是三個孩子讀。
“要是大哥家裡沒被偷就好了,他啥書沒有,咱們能省多少銀子。”
“偷了也能讓他幫忙抄,下次他回來叫他幫忙一人抄一本,我們拿去縣城賣了回回血。”
“他能答應?”
“自己侄子念書,他當大伯的好意思不表示表示?我跟你說,現在想想當初分家是真分虧了。大哥抄書的銀子咱們沒算。”書就算了,全被偷了還能說啥。
“你說的也是,看來念書還是掙錢的。咱們咬咬牙,大不了多供他們兩年,最起碼以後可以抄個書啥的,不用跟咱們一樣下地。”
種地是真苦,每年春耕秋收他們不累掉半條命。
“一年後再說吧,若是啥都學不會豬腦袋一個,咱們就是供十年也沒用。”
“我們的孩子指定是聰明的。”李氏覺得她家三個怎麼說也比趙老大幾個孩子聰明。
“哎,再看看吧。”今天花的銀子他心疼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