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是通過女侯爺的講述。
了解了這位北寧侯的事跡。
這位老侯爺為人頗為正直,年輕時是大梁最能打的一員虎將。
可以說,今日大梁還能維持住局麵,依舊在依靠著北寧侯早年打下的邊防基礎。
但老侯爺也知道現在大梁邊防症結所在。
他最為憂心的,就是大梁北方的邊事。
早些年,老侯爺曾力主朝廷練兵北伐。
解除大梁的北方邊患。
再不濟,也得維持一支可堪一戰的大梁邊軍,震懾北蠻諸部的野心。
然而大梁卻積弊已久,這練兵的錢糧難以籌措。
北蠻的數次南下,都以大梁的城破納貢告終,讓這位老人家心急如焚。
後來趙家長子抵禦北蠻入侵,戰死於中川道鐵匣關。
更是讓老侯爺心力交瘁,深感大梁國運多舛。
正待心灰意冷之時。
忽然傳來了一個震驚整個上京的消息。
龍驤軍赤水河大破鐵勒,陣斬三萬。
最初老侯爺同其他人一樣,以為不過是前線兵馬虛報戰功。
但隨著傳回到兵部的戰報越來越多。
老侯爺以他豐富的戰陣經驗,逐漸判斷出,這大勝的消息為真。
這些日子,北寧侯常常整夜的秉燭研讀戰報。
他越看越是興奮,也越看越是心驚。
一個左右整個戰局的名字,一直出現在戰報之中。
青原縣西河堡都尉,李原。
每當大梁發生危機時,必是他出手力挽狂瀾。
北寧侯仔細研讀戰報,如果龍驤侯所報屬實。
那李原此人的謀略,武力,以及統禦大軍的指揮能力,簡直是天生的將種。
老侯爺感歎蒼天不棄天下黎庶,竟為大梁送來如此良將。
若有此人在,老侯爺對恢複北境邊防隱隱的又有了期待。
李原今日上門拜訪。
讓北寧侯真是老懷大慰。
李原自然是知道這位老侯爺想聽什麼。
於是將赤水河之戰的詳細過程,又給老侯爺詳細的講了一遍。
甚至一些從未在戰報中出現的細節。
鐵勒與大梁雙方的決策過程,都給北寧侯仔細分析。
這讓老侯爺聽的是感慨連連。
對李原的觀感又上升了很多。
講到激昂之處。
老侯爺讓府中下人備下酒菜。
他要與青原伯暢飲。
李原也隻好客隨主便。
不過看到酒的時候,李原卻是一愣,這擺上桌的正是自己送給小侯爺的忘憂漿。
這種酒甘冽醇香,倒是很符合老侯爺的胃口。
幾杯酒下肚,老侯爺麵色赤紅有些微醺。
他抓著李原的手說道。
“青原伯,隨我來。”
“老朽讓你看一樣東西。”
李原不好拒絕,便隨著老侯爺來到了書房。
進入了書房,李原就是一愣。
原因無他。
在這書房之中,有一個兩丈見方的巨大桌案。
在桌案之上,則鋪著一張頗為巨大的輿圖。
李原走到桌案之前。
見那輿圖上寫著【大梁四海疆域圖】幾個大字。
這是大梁為核心,繪製的一幅疆域地圖。
這也是李原到大梁以來,見到過的最詳細的地圖。
不但囊括了大梁的全境疆域,甚至還包括與梁國接壤的數個國家與勢力。
包括雄踞東海之濱的東夷國,位於南方的百越之地。
西方沙漠中的諸胡城邦,以及大梁北方的草原諸部。
尤其是草原上的北蠻諸部,在地圖上標注的最為詳細。
哪個部落叫什麼名字,有多少丁口,能出多少披甲男丁,都標注的清清楚楚。
僅僅從這一張圖,就能看出北寧侯這些年為大梁邊防付出的心血。
同時,這張圖也是李原第一次見到了自己所在世界的全貌。
心中不由得將大梁的地理曆史與自己上一世的曆史作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