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搶時間_漢風再起之帝國時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13章 搶時間(1 / 2)

黎朝太傅、金明殿大學士、禮部尚書陳致知臉色鐵青地站在船艉樓上,看著十餘名齊國海軍官兵陸續翻過船舷,回到他們所搭乘的小艇上,然後駛向那艘全副武裝的戰艦。

那艘艦上的數十門火炮已褪了炮衣,露出黑洞洞的炮口,直直的瞄向他們的座船。

他非常肯定,若是他們所乘坐的船隻拒不接受齊國海軍的檢查,對方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開炮,將他們所有人送入海底。

作為大黎的專使,乘坐的是本國禦用官船,剛剛駛出紅海口,所經過的海域還尚未遠離安南海岸,卻遭到一艘齊國海軍戰艦的無端攔截,並強行登船檢查。

這是何等的羞辱,又是何等的憋屈!

半個多月前,從齊國領地和南方阮逆那裡陸續傳來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

齊國潤州總督、瑉王殿下被我黎朝密諜刺死於艦船之上!

隨後,齊國的潤州總督區、安南總督區便宣布進入戰備警戒狀態。齊國的數艘海軍戰艦拔錨起航,駛入北方海域,開始執行戰備巡邏,攔截和檢查所有往來安南港口的船隻。

緊接著,南方阮逆軍隊頻繁調動,大批部隊開往橫山邊界地區,更有多股精銳小隊越過邊境,實施武力侵擾和情報偵查。

而北方的偽諒郝氏也開始進行全麵戰備動員,太原鎮、海陽鎮,以及宣光鎮不斷向朝廷告急,稱偽諒於前線調集大批軍隊,似有發動南侵意圖。

就在朝廷上下為此惶惶之時,齊國駐東京公使氣勢洶洶地闖進威南王府,麵見殿下,就我黎朝密諜刺死大齊瑉王之事,發出嚴正交涉。

齊國公使詰問威南王殿下,此次事件是否為黎朝授意指使,威南王是否要選擇對齊國展開一場戰爭。

儘管威南王殿下對此竭力辯解,言及此次事件純屬“凶徒”個人行為,於整個黎朝毫無乾係。

但齊國公使言辭犀利,語帶威脅,一意要求我黎朝必須就此次事件給個交代,否則,齊國將會做出“斷然舉措”,以為不幸離世的瑉王討回公道。

威南王被逼無奈,隻能應允,將“凶徒”家屬親眷全部交由齊國人處理,事件涉及的相關朝廷部門和官員即行革職拿辦,並向受害的瑉王殿下施以三萬兩白銀的“賠償”。

但齊國方麵對此並不滿意,數日後,該國公使提出了如下條款,要求我黎朝必須全部應允,方才善罷甘休。

第一條,查禁境內任何有關對大齊帝國憎恨和藐視的言論和出版物。

第二條,減少並解散國內“超出防禦能力之外”的軍隊和武裝組織,原則性保留一萬人左右的兵力,並取締查封反齊宣傳的社團和組織。

第三條,革除政府和軍隊中被指進行反齊之宣傳行徑的官員,而此等官員的名單由齊國政府“善意”提供。

第四條,接受與齊國政府有關部門合作,允許齊國顧問有指導黎朝相關內政外交之權利。

第五條,在齊國政府指定的有關部門協助與指導下,采取抓捕和拘押行動,懲罰策劃或執行瑉王刺殺事件中的所有人員,並將其如數交付齊國處置,同時需向受害者賠付三十萬兩白銀。

第六條,拆除紅河兩岸炮台,並允許齊國享有紅河自由通航之權利。

第七條,割讓滄江、禁江以北領土於諒國,割藍江以南領土予廣南王國,從而保障整個安南地區的和平穩定。

第八條,太原、宣光、北寧、海陽四地保持非軍事化。

第九條,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禁止設置任何有礙“自由貿易原則”之政府法律條款和行為。

第十條,為保護齊國商人及僑民生命安全,齊國有權選擇於安南境內城市駐紮相應軍事武裝。

當威南王和諸多大臣官員看到齊國公使林林總總所羅列這十條要求後,立時氣血上湧,怒發衝冠。

所有人都炸毛了。

除了第五條可以部分答應外,剩下的所有九項條款,哪個人敢輕易應下?!

這不僅是對我黎朝“主權”的嚴重破壞和粗暴乾涉,而且還赤果果地羞辱了威南王,羞辱了整個朝廷,更是將所有安南人的尊嚴踩在腳下。

就因為齊國的一位親王被刺身亡,就要讓整個安南放棄朝廷國家)主權,放棄武裝自衛,還要割讓大片土地,以及出讓朝廷若乾重大利益。

這些條款若是全都應下,我大黎王朝恐將不敗而亡!

於是,威南王一邊繼續跟齊國公使積極斡旋,試圖討價還價,以最小的代價換取齊國的諒解和寬容,一邊未雨綢繆,開始動員和集結國內兵馬,開赴南北兩線邊境,以應外部入侵風險。

除此之外,威南王還以朝廷的名義,委任禮部尚書陳致知為訪秦專使,率領一支使團緊急前往南京,覲見大秦天子,以求強援。

在麵對齊國武力威脅時,作為宗主國的大秦此時應該站出來,履行保衛藩屬的責任和義務。

黎朝上下雖然對齊國抱以極大的偏見,更是心懷恨意,但卻對齊國強大的實力不敢有絲毫小瞧,甚至朝堂諸公還充滿了恐懼。

早在八十年前,齊國就曾大敗我安南軍隊,並攻破都城東京,要不是當年清都王鄭梉)見機跑得快,差點就被齊國人所俘獲。

雖然,那場戰爭齊國人打得有些取巧,采取聲東擊西之策,將我安南主力大軍調往廣安,然後以數千精銳部隊沿紅河上朔,直抵東京城下,然後一戰而破。

但說實話,即使正麵迎敵,安南軍隊也沒把握將齊軍擊敗,說不定沒了都城失陷之恥,卻會有接連不斷的喪師失地之敗。

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齊國實力愈發強大,軍力更甚往昔,不僅擁有該地區無可匹敵的海上力量,它還在南方據有大片領地,擁眾百萬,有一個穩固而堅實的前沿攻擊基地。

不僅如此,河仙、占城、南方阮逆、偽諒郝氏皆為齊國藩屬,若是再有戰事爆發,這些勢力必然甘為爪牙,非常積極踴躍地跟在齊國身後,一起寇掠我黎朝。

環伺周邊,皆為強敵,而我黎朝內部也非鐵板一塊,萬眾一心,反而矛盾重重,問題叢生。一旦戰起,必然是內憂外患,陷入不忍言絕境之地。

最起碼,位於西北地區的宣光鎮就是一個極為不穩定的因素。

宣光武氏對黎朝有擁戴大功,在莫氏篡黎時,不忘舊主,依然對黎朝皇帝忠心耿耿。黎朝皇帝準許武氏世鎮宣光,地位有點像前明時期的雲南沐家的黔國公府。

不過,這個武氏曆經數代,早已沒有先祖的忠勤之心,報國之念,反而素有野心,“恃其山川險遠,陰蓄不臣之心,稱王爵,偽立朝班”,還和偽諒郝氏“屢有交書往複”和“經濟勾連”。

若是朝廷遭遇強敵入侵,且不說他是否會出兵幫著朝廷抵擋偽諒軍隊入寇,說不定還會趁機寇掠周邊府縣,擴大自身地盤,從而實現其徹底割據自立的意圖。


最新小说: 接盤三十年後,我重生了 重生八零:老張頭暴打白眼狼 重生1977,禦獸打獵發家致富 開局就斷親,我回村打獵挖參寵妻 皇城焚天:廢柴大少的丹道逆伐 混沌命契:從廢物到命輪之主 我真沒想被女帝模擬人生 玄幻:重生的聖帝想找樂子 開局大羅金仙,抓了個聊天群 惡女挺孕肚進豪門,裴總迷成翹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