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波爾塔瓦也丟了?”俄羅斯帝國秘密刑偵事務衙門總監恩斯特·約翰·比隆公爵攥著手中的文書,失聲驚呼道。
內閣參政大臣安德烈·伊萬諾維奇·奧斯特爾曼伯爵此君就是後期搞政變讓伊六他媽在家剝花生的人)也是一臉愁容,長歎一聲,並沒有回應比隆公爵的驚呼聲。
十幾天前,從伏爾加河流域傳來消息,卡爾梅克人即土爾扈特部)於4月25日集結數千兵力,再度圍攻察裡津要塞。
原本以為,憑借察裡津要塞堅固的城防和守軍犀利的火器,可以讓那些野蠻的卡爾梅克人再次碰個頭破血流,然後遭遇可恥的失敗。
卻未曾想到,5月9日這天,卡爾梅克人集中了三十多門火炮,並且還有四艘小型風帆炮艇趕來,駛至伏爾加河西岸,抵近炮擊。一時間,炮火轟鳴,整個要塞彈如雨下,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守軍傷亡慘重。
是的,敵人在炮擊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開花彈,將城中無數木製建築物引燃,從而造成了全城大火。
更讓守軍恐怖的是,敵人的火炮射擊速度不僅非常快,而且異常精準,僅半天時間的火炮對轟,察裡津要塞便損失了十五門城防炮。
據前線軍官報告,敵人的火炮之所以射擊如此精準,可能跟城外升起的一個熱氣球有關。在熱氣球下方吊掛的籃子裡,不時打出連串的旗語,仿佛在為火炮提供精確的校準射擊。
炮擊持續三日,城頭火炮被毀大半,城牆也出現多處裂口,甚至部分城牆端有隱隱垮塌的跡象。
很明顯,城破之日已為時不遠。
就在伏爾加要塞司令加瓦裡耶將軍準備擇日率兵突圍時,5月14日夜,城外的卡爾梅克人偷偷在城牆下埋設了數百磅炸藥,一舉將城牆炸開了數十米長的缺口,隨後便蜂擁而入,殺入城中。
說來也是唏噓不已,整個要塞一千八百多名士兵,最終逃回後方的不足百人,剩下的皆被敵人屠戮一空,城中四千餘居民儘數淪為俘虜,等待他們的命運將可能是一輩子的奴隸。
莫斯科收到這個噩耗,已是5月21日,頓時震動了整個帝國高層。
沙皇安娜一世當即責成南方軍團司令彼得·拉西陸軍中將率近衛軍八千趕赴沃羅涅日,相機擊退卡爾梅克人的進攻,阻止對方繼續深入帝國腹地。
然而,伏爾加頓河流域的軍事危機還未解除,帝國西南方又傳來警訊,克裡米亞汗國以兩萬餘步騎突襲了波爾塔瓦,殲滅當地守軍三千餘,使得帝國西南邊疆防禦洞開。
哎呀,怎麼一時間,卡爾梅克人和韃靼人都突然雄起了,而且還以最為淩厲的攻勢,分彆擊中了帝國最為柔軟也是最為致命的兩處要點。
卡爾梅克人奪取了察裡津要塞,不僅在伏爾加河西岸打下了一個鍥子,還能據此為基,召喚隱匿於西岸草原深處的部族同胞,從而增加其人口規模。同時,他們還籍此打開了頓河下遊的通道,與克裡米亞韃靼人連成一片,將位於南岸地區的俄軍和居民點徹底隔絕開來,成為他們甕中捉鱉的對象。
而克裡米亞韃靼人在攻占了波爾塔瓦後,向東可以威脅哈爾科夫重鎮,往西北可以側擊基輔,往西南可以與第聶伯河南岸的韃靼部隊夾擊第聶伯羅要塞,奪回第二次俄土戰爭期間占領的西岸領土。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波爾塔瓦對俄羅斯帝國極具政治意義。當年,大北方戰爭期間,偉大的彼得大帝就是在此殲滅了瑞典軍隊主力,一舉扭轉了整個戰爭的局勢,並為最終為戰勝瑞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繼而初步確立了帝國在波羅地海地區的霸權。
現在可倒好,韃靼人竟然趁帝國不備之際,奪取了這座重要的據點,讓整個帝國陷入極為被動的局麵。
“米尼赫元帥,摩爾達維亞方向有什麼動靜?”比隆公爵穩定了一下心神,轉頭朝陸軍院院長、軍政首席大臣布爾哈爾德·克裡斯托夫·米尼赫元帥問道。
“摩爾達維亞方向的奧斯曼人沒有任何動靜。”米尼赫元帥搖搖頭說道:“公爵閣下認為,奧斯曼人會向帝國發起大規模的進攻?”
“回顧帝國與奧斯曼人的幾次戰爭,都是在克裡米亞和摩爾達維亞兩個方向展開的。”比隆公爵憂心忡忡地說道:“現在,韃靼人從克裡米亞方向進軍,突襲攻占了波爾塔瓦要塞,那麼奧斯曼人是不是正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從摩爾達維亞方向殺出來,與韃靼人遙相呼應,奪取第聶伯羅或者基輔。”
“公爵閣下,你的推論是極有可能發生的。”米尼赫元帥點了點頭,認同他的觀點,“為今之計,我們需要向陛下共同發出建議,立即在帝國境內實施軍事總動員,以應對奧斯曼人的大舉進攻。”
“軍事總動員?”樞密院首席大臣戈羅金公爵怔了一下,猶豫道:“奧斯曼人至今為止,尚未向帝國正式宣戰,他們的軍隊也未越過摩爾達維亞邊境,我們就立即實施軍事總動員,是不是有些冒失了?”
“公爵閣下,克裡米亞韃靼人一直都是奧斯曼人的附屬國,更是他們發動擴張戰爭的急先鋒,若是此次大舉偷襲,是他們自行組織並發起的軍事行動,而沒有得到奧斯曼人的授意,這是很難讓人信服的。”米尼赫元帥鄭重地說道:“所以,麵對韃靼人的迅猛攻勢,我們有理由認為,這是奧斯曼帝國對我們俄羅斯帝國策劃的一次正式入侵。是的,我們兩國之間的戰爭已經開始了。此時,我們應該不容任何質疑,立即展開全麵的軍事總動員,以強大的力量擊退敵人的進攻。”
戈羅金公爵聞言,陷入了沉默,他內心深處是不太相信奧斯曼人會貿然撕毀二十年前所簽訂的《普魯特和約》,然後不宣而戰,對帝國展開大規模的軍事進攻。
這個時候,奧斯曼因為與齊國生隙,被人家斷了經濟援助,整個國家財政陷入極度惡化之中,哪裡還有多餘的精力對我們俄羅斯帝國發起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而且,近年來,奧斯曼人因為鎮壓波斯尼亞天主教徒叛亂一事,正跟奧地利人在邊界地區劍拔弩張,進行緊張的武裝對峙,怎麼會有“閒情雅致”地在烏克蘭地區再開一局?
戈羅金隱隱覺得克裡米亞韃靼人的進攻,以及伏爾加河流域卡爾梅克人的暴起,很有可能是齊國人在搗鬼,疑似針對正在爆發的波蘭王位繼承危機,試圖通過兩場局部的短促突襲戰,將帝國的注意力從波蘭的身上轉移過去。
4月21日,彼得·彼得羅維奇·拉西元帥愛爾蘭人)率領一萬二千餘俄軍在波蘭境內與六千瑞典軍糾纏數月後,最終在數千波蘭軍隊的配合下,於沃姆紮小鎮一舉將其擊潰,隨後便堅定地朝華沙挺進,被選為波蘭國王的列琴斯基逃往但澤,受到當地波蘭眾多貴族的庇護。
這眼見著,隨著俄軍攻占華沙,就能立馬將符合俄羅斯帝國利益的奧古斯都二世扶立為新的波蘭國王,卻總不能因為要應對奧斯曼帝國的大舉入侵就半途而廢,將提供給拉西元帥的後續物資支持轉向西南,從而白白浪費了這般大好時機。
再者而言,瑞典王國在波蘭境內吃了大虧後,已經開始將更多的兵力調往卡累利阿和芬蘭,隱有入侵俄羅斯帝國本土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