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服裝、鐘表、槍支彈藥,謝菲爾德的鋼鐵,倫敦的家具和樂器,還有轉口齊國的精密五金器件、圖書、茶葉和絲綢。
幾十年間不斷增長的貿易大潮,為宗主國帶來了紅利和就業,也間接貢獻了財政和稅收。
說到稅收,就不得不提一下,這絕對是英格蘭王國最大的缺失,或者說一個難以言表的心病。
比如,從馬裡蘭和弗吉尼亞運回本土的煙草,國王和議會通過向煙民們加收關稅和消費稅而獲得了可觀的財政收入,但殖民地的居民卻隻向政府繳納非常少量的稅金,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要知道,英格蘭皇家海軍每年要耗費數十萬上百萬英鎊用於保護大西洋之間重要的航道,還要為整個北美殖民領地提供軍事保護,但大部分時間,這個問題都被視為隱蔽的和技術性,被殖民地的人們自動忽略了。
在他們眼中,隻要英格蘭本土與殖民領地之間的貿易持續擴大,船隻往來不斷,那麼這片殖民領地就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
再者說了,殖民領地創造出的財富也是間接地讓王國政府的腰包鼓了起來,因為,日益頻繁的兩岸貿易,使得英格蘭本土經濟也變得愈發繁榮,繼而增加了國內稅收,充裕了國庫。
這就是我們殖民領地最大的貢獻!
至於國王和議會想要在我們殖民領地收稅,那是堅決不允許的。
連想都不能想!
然而,17251728年,英格蘭王國與齊國爆發了一場可怕的戰爭,很不幸的是,英格蘭慘敗於齊國之手,海軍損失近半,愛爾蘭獨立,新斯克舍、紐芬蘭、伯利茲、巴哈馬等諸多海外領地被割讓與齊國。
更讓英格蘭政府難以承受的是,這場戰爭的失利,不僅讓政府承擔了七百萬英鎊的戰爭賠款,而且還背負了超過三千二百多萬英鎊的沉重債務,每年光利息就有一百五十萬英鎊,使得內閣財政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幾欲瀕臨破產。
所以,作為王國的子民,大不列顛的海外殖民領地,包括新英格蘭地區在內的所有北美地區,在這個時候,是不是應該為母國貢獻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五年前,英格蘭內閣財政委員會副主席、科納爾伯爵拉斐爾·沃諾克奉命訪問了北美數個殖民領地,在充分考察和研究了當地的實際情況後,便給內閣和議會提供了一份較為翔實的經濟調查報告。
當時的波沃爾政府便據此做出了一個決議,並得到大部分議員的支持,那就是在北美十三塊殖民領地征稅。
在齊英戰爭期間,英格蘭本土稅率大幅上漲,最高占據了約8的國家總收入。
以後世的經濟標準來衡量,這個數字其實並不大而且是可控的,但在這個時期,勞動人民的生活幾近赤貧,而且也沒人相信齊國那種大政府模式,自然是不願意沒完沒了的繳稅。
所以,這個稅收已經不能再高了,否則就可能引起議會和街頭的動亂。
在戰爭期間,啤酒、葡萄酒和杜鬆子酒的消費稅攀至新高,一度引發了倫敦市民的集會抗議。
因此,由財政委員會提交議案,首相波沃爾牽頭,王國政府試圖整改他們的海外殖民領地尚處在自主開發狀態中的北美十三州。
英格蘭必須重建其借債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化解日益嚴重的財政問題。
在財政重建的任務中,北美十三塊殖民領地則首當其衝。原因很簡單,本土財源已壓到了極致,若是繼續竭澤而漁,擴大征稅幅度,怕不是要將王國子民逼反了。
而北美殖民領地被“養”了這麼多年,民間殷實,商貿繁盛,平均生活水平比本土還要強上那麼幾分,這個時候自然要做出應有的貢獻。
想當年,愛爾蘭為王國殖民領地的時候,他們雖然極度貧窮,但依舊要為駐紮在他們中間的英格蘭軍隊支付一切開銷。
作為英格蘭王國的嫡親兒子,你們北美殖民領地難道就不該為宗主國付出必要的犧牲嗎?
1733年開始,在議會的全力支持下,波沃爾內閣政府任命了新的監督官員、法官和一個總部設在波士頓的進出口關稅征收委員會。
為了不過分刺激殖民領地敏感而又脆弱的心理,倫敦當局僅對蔗糖及其附屬品征收進出口關稅,待這幫自由慣了的家夥適應了王國政府的稅收政策後,再行擴大征收範圍。
卻未料到,北美殖民領地卻為了這麼一個小小的征稅問題,直接就炸毛了。
雖然,諸多殖民領地沒有因此爆發激烈的暴力衝突,但各個殖民領地的議會卻更加有效地給倫敦當局製造了無儘的麻煩。
有無處不在的律師大肆抨擊,還有報紙媒體的煽風點火,加上當地的慣例和對本地的了解,移民們跟任何想要他們遵守規矩、照章納稅的王室官員和稅務征收官玩起來五花八門的障眼法。
各種偷稅走私行為,濫罵、汙蔑,施以種種阻礙手段,竭力阻止王國政府的征稅行為。
更有激進的地方團體和政治領袖在大發牢騷後,竟然叫囂著脫離英格蘭王國,要獨立建國,跟大洋對岸的宗主國一刀兩斷。
當熊伯鈞等一行陳國使團抵達波士頓時,在市政廣場就看到了一場大型集會。一名叫做伊利沙·庫克的黨派領袖在演講台上,公然批評英格蘭王國政府對馬薩諸塞地方事務的粗暴乾涉,認為此舉跟斯圖亞特王朝當年迫害新教徒的行為毫無二致。
最後,他高聲呼喊著,讓馬薩諸塞的人民行動起來,一致反對國王和議會的征稅行動。
若是不加以改變,那麼國王將失去民眾的信任,也將得不到殖民領地的效忠。
“這些英格蘭人瘋了嗎?他們竟然敢跟母國對抗,分明是想要造反呀!”熊伯鈞坐在馬車上,透過車窗看著廣場上喧鬨的場景,嘴裡喃喃地說道。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