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自不量力_漢風再起之帝國時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75章 自不量力(1 / 2)

在浩瀚無垠的印度洋上,不論是陸地,還是島嶼,到處都分布著齊國人的海軍基地或者殖民據點,要麼就是被齊國人所控製的傀儡國家或地方軍閥。

從豐盈富庶的漢洲大陸,到人口眾多遍布財富的印度,從再次“複興”的波斯薩法維帝國,到炎熱乾燥的阿拉伯半島,從狹長而又繁盛的紅海黃金水道,到神秘而又古老的非洲大陸,齊國的赤色黃龍旗無不高高飄揚在它們的上空,宣示著齊國人的赫赫威勢。

曾經為東印度群島政治和商貿中心的荷屬巴達維亞已在十餘年前,被荷蘭人恭順而又謙卑地移交給齊國人;雄霸北大西洋的英格蘭王國更是早在五十多年前,在齊國強大的武力威懾下,完全放棄了他們在印度的貿易商站,順服地融入齊國所主導的印度洋經濟圈。

更為弱勢的葡萄牙人,在齊國步步緊逼之下,陸續放棄了葡屬果阿、第烏,以及位於非洲南端的葡屬莫桑比克和葡屬安哥拉,幾乎成就了齊國人的印度洋帝國。

嗯,之所以是用“幾乎”這個詞語,而非是“完全”這個肯定的詞語,蓋因,在印度洋地區,仍有幾處非齊國人所控製的歐洲殖民據點仍舊頑強地存在著,從而打破了齊國人欲圖將勢力完全覆蓋至整個印度洋野心。

沒錯,法屬波旁島即留尼旺)、多凡堡和塔馬塔夫就是齊國欲成就印度洋帝國最顯眼的三處“疥瘡”,使得整個印度洋無法形成一個統一的“色調”,讓齊國人頗為遺憾。

其實,早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時期,齊國在加入了英、荷、奧、葡等反波旁聯盟一方,向法、西兩國宣戰,首次介入歐洲大陸事務,本來可以趁勢拔除法國於印度洋地區這三處殖民據點。

但齊國人卻並沒有這麼做,甚至都沒跟法國軍隊發生正麵衝突,他們反而在戰爭期間跟法國人眉來眼去,並通過海上不斷給路易十四的軍隊偷偷輸送戰爭物資,為法國單挑整個歐洲提供了不小的支持。

結果就是,齊國在戰後獲得了路易十四信任和好感,拿到了原本屬於尼德蘭人的市場,還從西班牙王國身上撕下幾塊肥美的鮮肉。

同時,齊國也通過這場歐洲大戰,向交戰雙方大肆傾銷本國商品,經濟的觸角愈發深入歐洲大陸,齊國也籍此開始介入歐陸事務,其影響力也逐漸開始擴展。

可能,在齊國人眼裡,法國人在海陵島所建立的多凡堡和塔馬塔夫,以及那個波旁島實力都太過弱小,並不會對齊國的印度洋戰略構成威脅。

1604年,法國人開始侵入波旁島,建立殖民據點。到了1642年,法國東印度公司宣布該島為其殖民領地,隨後未幾年便正式命名此島為波旁島。

而位於海陵島東南方向的多凡堡也於1642年為法國東印度公司所建立,六年後,又在海陵島東部沿海地區,開辟了塔馬塔夫殖民據點。

可以說,法國人在印度洋地區的殖民曆史不僅要早於荷蘭人荷屬毛裡求斯島建立於1598年,但並未展開移民拓殖,而且在1652年開普敦殖民地建立後,該島一度遭到荷蘭人的廢棄),更是比晚到的齊國人早了十五年齊國於南非地區第一塊殖民據點昌寧建立時間為1657年),妥妥的殖民先驅者。

但是,法國人殖民卻有一個壞習慣,雖然在很多地方都是趕了個大早,但其後往往會在所占據的殖民領地出現投入乏力現象,不論是殖民據點的人口,還是其自身的造血能力,比起英、齊兩國而言,簡直弱爆了。

比如,法國北美殖民領地新法蘭西,尼瑪的發展了一百多年,偌大的一片殖民地人口才不過五六萬人,經濟類型也以皮毛為主,而臨近的英屬北美殖民領地,僅馬薩諸塞一地,就擁有人口數量達二十多萬,有造船、冶煉、釀酒、木材加工等諸多經濟產業,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

而位於印度洋地區的法屬殖民領地的發展情況又如何呢?

雖然法國人沒有公布具體數據,但通過經常往來三地的齊國商人觀察和探聽是的,齊國商人有時候就是兼職的間諜),大概也能了解到法國人的一些基本情況。

波旁島大概有七百到八百人受齊國刺激,人口數量要多於原曆史時空),主要分布在島嶼南北兩端的堡壘據點中;多凡堡人口僅有四百人左右,僅在沿海一處岬角建立了座堡壘,而且建築材料也以木頭混雜著少量磚石為主;至於塔馬塔夫,人口更少,應該不超過三百人,僅有一座簡陋的木質堡寨。

就算法國人通過傳教和經濟誘惑,控製了一些地方土著部落,但實力應該是相當有限,能動員的武力最多不會超過一千人。

而齊屬海陵總督區有多少人口呢?

三萬五千多人!

當然,齊法雙方在海陵島上具有如此大的差距,除了漢洲本土距離該島比較近,可以更為便捷的移民拓殖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齊國所占據的西海岸地區屬於熱帶草原氣候,溫熱乾爽,不至於引發大規模的熱帶傳染疾病,使得齊國在殖民過程中人口損失率不是那麼大。

反觀法屬多凡堡和塔馬塔夫,則位於海陵島東海岸,屬於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終年濕熱,季節變化不明顯,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到處都生長著茂密的熱帶植物和森林。這就使得法國殖民據點各種熱帶疾病頻發,人口死亡率畸高,波旁島的情況也基本類似。這就造成法國移民的生存環境極為惡劣,遇到稍微大的瘟疫或者熱帶急性傳染病,就能一波將所有法國移民帶走。

你說,就憑雙方之間巨大的實力差距,法國人哪來的勇氣跟我們齊國人爭奪海陵島的控製權?

是梁靜茹嗎?

在泰平十九年1723年),齊國政府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協商轉讓接收位於印度洋和東印度群島所有荷屬殖民地時,曾經也向法國政府提出了同樣的要求,希望以一個“合理”的價格購買法屬波旁島和法屬馬達加斯加領地。

但是,齊國人的請求卻遭到法國政府的拒絕,堅持要將這三處印度洋領地置於法國統治之下。

是時,法王路易十五剛剛年滿十三歲,被巴黎高等法院宣告成年,結束攝政,由奧爾良公爵就任首相。但此君首相位置還未坐多久,便於1723年12月病逝,還沒來得及就齊國提出的要求做出任何回應。

隨後,剛剛上台的波旁公爵擔心海外王國領地的失去,會大大折損他的威信,遂回絕了齊國人“購地”要求,繼續保有法國的印度洋殖民領地。

被傲慢的法國人削了麵子,齊國政府很是不爽,立即指示海外殖民事務部和對外經濟貿易部設法將法國印度公司法國東印度公司在1719年與塞內加爾公司、中國公司等合並,更名為法國印度公司)排擠出印度洋地區,砸了他們的飯碗。

在這種情勢下,法國印度公司很快便無力維持東方貿易,經營狀況也是愈發艱難,最終於1725宣布解散在原有時空,該公司在1769年解散),所屬印度洋領地並入王室。

正當齊國人準備再接再厲,通過貿易封鎖和限製,徹底搞垮法屬印度洋殖民領地時,齊英戰爭爆發了。


最新小说: 大齡軍官會疼人,八零嬌媳又三胎 鬥羅:穿成雪清河姐姐,我欲成神 嫁給賀先生 共感後,師兄們被瘋批師妹拿捏了 靈魂交易所 入夜淪陷 情陷囍帖街 信鴿觀察守則 春風得意,馬蹄疾 開局契約一隻金翅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