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唐兵發陘城第二天,昭襄王在大殿中來回踱步,思慮如何才能交好蒙氏,又不顯得刻意為之。畢竟心甘情願留在秦國效忠遠比封賞收買人心要更長遠,封賞到最後便是功高震主。
看著心不在焉的昭襄王,宦官誤以為昭襄王心情不佳,便提議可:“大王,上幾日行宮督軍來報,主動加入行宮修建的民夫增多了不少,倒是內務府的石材木料倒有些慢了,大王不如去行宮看上一看?”
昭襄王眼前一亮,出宮巡查不就是理所當然的借口!昭襄王立即命人傳詔安國君、範睢等人入宮,隨自己出城巡查行宮。
臨行昭襄王暗中授意安國君,安國君事無巨細交代給了車府令,才隨昭襄王一道上了王輦,其餘文臣武將各自蹬車拱衛。
車府令得了安國君授意,安排了一隊王宮禁衛肅清道路中間的販夫走卒,乍一看就是萬民夾道恭迎秦王車輦。無論昭襄王還是群臣看著這眾星拱月的場麵,突然心中生出一個念頭:這才是權貴士族該有的排場。
當車輦走到蒙府不遠處,昭襄王遠遠看到看到蒙府大門緊閉,紅木大門上掛著一段丈長紅綢,昭襄王下令停了車輦,後麵武將文臣見秦王王輦停下,紛紛趕到秦王車輦周圍。
看著蒙府,昭襄王佯裝不知對安國君和範睢開口問道“那是誰家府邸?為何白天掛著紅綢,還大門緊閉,可是有何喜事?”
範睢自然知道蒙驁府邸所在,連忙俯身拱手回答“大王,那是蒙驁的府邸。閉門掛紅綢,那是府內主家增添新丁的意思。”
“蒙驁父子為我大秦鎮守北疆,善待我大秦子民。既然蒙府有喜事,孤又恰逢其會,那就去蒙府小坐片刻,誰去叫門?”
不待諸人搭話,安國君直接下了王輦走過去叩響蒙府大門。
稍時,蒙府中的衛兵大門微開,看見安國君一身華服,頭戴金冠,貴氣十足的站在大門邊。
“這位大人,我家少夫人昨夜臨盆,老夫人和少將軍通夜未眠此刻正在休息,不便見客,還請見諒。”
“無妨,你去通知蒙武,就說大王到訪!”安國君微微一笑,身子朝旁走了一步,衛兵向前一看,正好是秦王車輦和環繞在秦王周圍的諸多文臣武將,衛兵連忙將大門全開,順手敲了幾下門邊銅鐘,單跪在地。
片刻後庭院裡響起一片整齊有力的腳步聲,一隊蒙家親衛持矛站在行道兩側,皆都是單膝跪地恭迎秦王。
內侍攙扶著秦王下了王輦,徑直走入蒙府,看著兩側單跪在地的蒙家親衛,以秦王等人的眼力不難看出,這些蒙家親衛都是以一敵十的好手,即便王宮禁衛也不是這些人的對手,諸人心中都驚羨不已。
秦王一聲輕歎“若是我大秦之兵都是這般雄武,何懼五國聯兵。不知諸位可否到我大秦軍隊中效力?”
“多謝大王抬愛,小人世代為蒙家護衛,一身本領都是將軍所授,將軍出戰之時我等自會跟隨。”護衛隊長起身回複秦王。
“拜見大王!”一道女音響起,打斷正欲開口的秦王,隻見蒙母懷抱嬰兒帶著蒙武等蒙家眾人從客堂迎了上來,眾人對著秦王行禮。
“蒙夫人不必多禮,蒙夫人眼中血絲未散,打擾蒙夫人休息,孤之過錯。”昭襄王王見蒙母走來也不再對蒙家護衛多說。
蒙母連稱不敢一番客套後,昭襄王才走進客堂,昭襄王對蒙府眾人說道“孤今日巡遊行宮路過蒙府,見蒙府大門紅綢高掛,恰逢大喜之事,前來叨擾一番!”
“大王太客氣了,大王駕臨寒舍,實屬寒舍之幸。昨夜府中家人太過勞累,所以今日閉門謝客,倒是怠慢大王!”蒙母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無妨,無妨。蒙將軍有功於大秦,蒙家有喜,孤又恰逢其會,豈能過門而不入?”昭襄王身子微微前傾,看向蒙母手中繈褓。繈褓裡的睡熟嬰兒似有所感的睜開兩隻大眼,一眨不眨的盯著秦王。
“可有取名?”
“回大王還不曾取名,若得大王賜名,蒙家三生有幸!”
昭襄王思慮片刻,饒有深意的說道“劍眉英目,氣宇不凡,他日必是良才,神色無懼,恬淡自處,單取一恬,丞相覺得如何?蒙家添丁之喜,也是我大秦之喜,賞金十斤。七日之後蒙武隨安國君北上,家中瑣事若有所需,老夫人儘可差人入宮。”
範睢等人聽到秦王之言,臉色微變,蒙武心裡則是一震,眾人都在揣摩昭襄王言語裡的暗裡所指。
蒙武謝過秦王之後,昭襄王以巡遊鹹陽為名離開蒙府。
五日之後,前方快馬傳來捷報,張唐三萬精兵攻下韓國陘城、皮牢、平陽三城。昭襄王、安國君大喜,立即命王稽、鄭安平領兵十萬隨同張唐攻趙國武安、太原兩城。
安國君和蒙武押糧北上之日,趙信一路逍遙的趕到鹹陽,一番通傳之後趙信才進王宮便看見站在安國君身後的蒙武,趙信麵色不改的將蒙驁散糧賑災之事添油加醋的上奏昭襄王。
見昭襄王、安國君臉上出現怒意,趙信自以為是的認為昭襄王對蒙驁大為生氣。暗自欣喜,便繼續開口暗指蒙驁有私通匈奴之嫌。殿下的蒙武聽趙信所說,手心冷汗直冒,心裡卻明了如果立馬反駁趙信反而落了下乘,強作鎮定的站在那裡。
“住口!”昭襄王怒斥,“膽敢誣害大將,理應當誅,並夷三族。若非蒙武得子不宜見血,孤必斬你,今日姑且饒你死罪,來人將趙信帶下去服刑役十年。”
見昭襄王大怒,趙信連忙跪在地上分辨,安國君對身後的衛兵揮揮手,將趙信拖出大殿。
衛兵拖走趙信,昭襄王寬慰了蒙武幾句,安國君便開口了“大王英明!蒙武將軍今日險受冤屈,臣鬥膽為蒙武求大王封賞。”
蒙武急忙上前“多謝大王、太子殿下厚愛,蒙武本無功,何來封賞。官府之中向來多嫌隙,本來尋常,為人臣當行忠君之事。”
昭襄王臉上怒氣頓消,一臉笑意的看著蒙武“話雖如此,太子既然開口了,更何況這大殿中都是我大秦支柱棟梁,若是不賞罰分明如何安人心!加封蒙武為公大夫。即刻隨安國君運糧北上。”
安國君、蒙武領命離開王宮,直接來到內史府核查糧草籌備數目。
安國君命門下將領負責看管糧草輜重,自己則邀蒙武同行。安國君一馬當先走在軍隊前方,蒙武緊隨其後,出了鹹陽向北快速行軍。
沿途安國君與蒙武交心而談,談及天下之勢蒙武的謀略讓安國君尤為驚喜,心中招攬之意更大。
夜幕將至,安國君命門下將領人紮好營帳,在營帳中來回踱步,苦思如何將蒙家招募到麾下,卻不小心撞上木椅,腰間所掛玉佩應聲碎裂,散落在地,看見散落在地的碎玉,安國君心頭一亮,立刻命人備好酒菜傳蒙武前來。
蒙武跟隨安國君侍從進了安國君營帳,安國君招呼蒙武坐下用膳。酒過三巡之後,安國君問道“蒙武,你覺丞相為人如何?”
蒙武不假思索回道“丞相厚德高才,我蒙氏入秦,也全仗丞相相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對於丞相,蒙武不便多言,安國君見諒!”
“哈哈,好你個蒙武。先說丞相之好,又以不便言談度我之意,可進可退。”安國君爽朗一笑,接而一聲輕歎“哎,丞相此人,有恩厚待,有仇必報,但是卻也眼裡難容他人,白起並非有不臣之心,丞相卻怕白起因為功高與自己平坐,借白起違背王命而上奏大王削他爵位,白起被貶令我大秦痛折一將。”
“為將為臣不聽王命,本不應該。白起將軍雖然被貶,但得安國君力保,性命得以保全,日後還可以得到起用。”蒙武不知安國君言下之意,也不敢隨意回話。
“蒙家世代為將,被齊所負。雖然丞相舉薦於大王,但是根基不穩,勢力頗微,容易被人誣害刁難,今日趙信便是一例,若是今後再有此等事情,命人帶此令前來見我,我必保你蒙家無恙。”安國君從懷中掏出自己令牌推到蒙武身前。
蒙武受寵若驚,卻不敢接。安國君自然明白蒙武心中有所顧及,直接將令牌塞到蒙武手中“我雖為儲君,但如今秦國大將卻沒有一人屬我麾下,丞相雖然對你蒙家有恩,但蒙家效忠的始終是我大秦王室,蒙家有謀略才能雖然深藏不露,但也不是無跡可尋。”
蒙武側身拜跪在地“一日為將,誰不想建功立業,若不遇明君一切都是枉然。士為知己者死,蒙武願追隨王太子。”
見蒙武願歸於自己麾下,安國君也是大喜,連忙扶起蒙武,兩人一直到談到深夜蒙武才告退離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