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政歪著腦袋瞅了瞅子楚,子楚走到趙政身邊蹲下身來,趙政傻傻一笑撲到子楚懷裡,脆脆的喊了一聲。
這時趙姬才留意到侍衛們已經遠遠退開,便開口提醒了子楚一句,子楚回頭朝著蒙武尷尬一笑,帶著妻兒走了過去。
“夫人,這位是大將軍蒙驁之子,蒙武將軍!父王拜師蒙驁將軍之事雖說絕密但夫人理當知曉,蒙武也不是外人,蒙武背上的孩子就是他的獨子蒙恬與政兒同歲。”子楚向趙姬說道,蒙武和趙姬相互見了個禮,趴在蒙武後背熟睡的蒙恬卻醒了過來,看了一眼四周的陌生人,最後定格在跟自己差不多大的趙政身上,趙政同樣看著蒙恬,兩人從小都是父親遠在他方,都沒有同齡玩伴,突然間見到跟自己大小差不多的孩子,也難免如此。
蒙恬從蒙武掙脫下來,走到趙政跟前,雙手負背,一副成熟穩重的模樣繞著趙政轉了幾圈“小子,你多大了?跟我學武吧!”
“我不用學武,侍衛會保護我的!”
“男人還要靠彆人保護,如果保護你的人不在呢?”
趙政想了想“還是不學,你以後一直保護我就行了,我給你封大官!”
“多大的官,有我爺爺官大麼?”
“很大很大!比趙王還大。隻要我在就沒人比你官大。”
一段簡單的對話,引得眾人大笑不已,誰都沒曾想到,童言成真。
子楚邀蒙武父子一同回府,蒙武本想拒絕卻挨不過子楚的一再邀請。
回到府邸,子楚安排好一切,才獨自前去太子府拜見安國君和華陽夫人,將趙姬母子回到秦國的消息。安國君子嗣眾多倒是平靜,華陽夫人則不然,華陽夫人遭人下毒,終生難孕,視子楚如己出,聽見孫子歸來自然欣喜不已,迫不及待的要去看看自己的孫子。
安國君讓華陽夫人和子楚先行回府,自己則匆匆趕往王宮。
年邁的昭襄王聽說趙姬母子歸來,差隨身宦官傳詔奉常卿入宮,安國君則扶著昭襄王回到寢宮。
昭襄王坐在椅榻之上閉目養神,“贏柱,既然仙師所說的真龍已經歸來,如今我已年老體衰,明日開始你便隨我一道處理朝政大事。有生之年難見天下一統實乃遺憾。”
“父王才德兼備,一統宇內也隻有父王才能做到……”
“好了,好了,不用安慰我了。我這麼多兒子中隻有你至孝至仁,我不是仙師那般神人終究難逃一死。”不等安國君說完,昭襄王笑著打斷安國君。
宦官領著奉常卿來到寢宮,昭襄王讓宦官端了兩把椅子“族老、贏柱坐下吧!族老你侍奉鬼穀仙師多年,無心政事,長居宗廟。如今真龍已回,族老有何打算?”
“大王看來是看上我這宗廟之主的身份了,大王放心,我雖然無心政事,但是宗室之中還是無人敢對我陰奉陽違,我會替大王看好宗室之人。”
“恩,那就好。那就煩勞族老代我主持我那孫兒認祖歸宗之禮。至於有些事切不可讓他人知曉,你們退下吧。”
安國君、奉常卿離開王宮直接去了子楚府邸,一番禮儀之後,趙政才算認祖歸宗,改名贏政。
用膳之時,呂不韋得到眼線回報,趙姬母子已經到了鹹陽,整頓衣衫前去拜會子楚。
傳言贏政乃是呂不韋骨肉,安國君早有耳聞,從看見贏政第一眼安國君便知贏政的確是子楚之子,贏政的外貌幾乎就是自己幾個孩子年幼時的翻版。當然安國君也對趙姬高看了幾分,子楚回到秦國就將趙姬助自己回秦之事對安國君詳細稟告了一番。
聽到侍衛前來稟告呂不韋求見,安國君在此,子楚也不好多說。安國君心中不喜,遂以贏政認祖歸宗不便與他人相見為由讓侍衛前去打發呂不韋離開。
用之時膳,安國君將蒙武安排在自己右側上位,奉常卿則在左側上位,而贏政和蒙恬則被安國君留在自己和華陽夫人身邊。
席間,奉常卿目不轉睛的看著趙姬,欲言又止,旁人未曾留意,高居上位的安國君自然留意到了,安國君對奉常卿使了個眼色示意奉常卿不可多言。
安國君和奉常卿以要去宗廟為故先行離開,兩人到了宗廟,安國君才開口問道“族老,可有不妥之處?”
“沒有什麼不同,我在趙姬身上看到鬼穀術法的痕跡。”
“族老,此言當真?”
“當真,看來是鬼穀先生的小弟子或者是徒孫一輩的人出山了。無須擔憂,鬼穀一脈能修術法的皆知天命,不會胡作非為,我侍奉仙師多年也隻得一點皮毛而已。你且告知子楚讓他打探那人的下落。”
安國君點點頭,心裡卻有了擔憂。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