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珺自告奮勇每天幫大家才買物品,去廚房裡幫忙準備膳食。李管事欣然同意,又想起她先前說徐州府也有認識的人,便道讓鐘保帶她出去尋一尋吧。
李珺推辭自己也不確定,其實她還是存著一點小心思,她隻是想先找到李家看一看,並不一定要去相認。
第二日,她就趁著去街上采買的時間,憑著一點點印象去大街上找尋,隻記得李家對麵有一個賣酒的鋪子,還有一座很大的酒樓。可是,這麼大海撈針,差點誤了送菜的時辰也沒找到。
李珺有些著急,自己也琢磨這麼些年過去了,酒樓、酒鋪子都可能換了。看來得換個法子。
翌日,她正沿街尋而不得,靠在路邊一小店裡歇息,忽然聽到一個老漢同掌櫃的聊天“今日普慶街那可熱鬨了!”
“怎的?”掌櫃地撥了一半的算盤停在那裡。
“聽說是一位老太太過大壽,擺了半條街的布施攤子,要讓讓路過的人都沾沾喜氣。”
“哦,那可是大排場。”
“是,老漢我領了五個饅頭,還有……”老漢說著,打開旁邊的背褡子向掌櫃的展示。
“每人都發這麼多?”掌櫃地驚訝。
“不,年紀小的隻得兩個,因為老漢我在隔壁酒樓裡幫工,那廚子也在那裡幫忙,臉熟。”老漢得意地笑笑。
李珺耳朵豎起來認真地聽著,布施她小的時候見過一次,那是李家不知哪個長輩辦壽宴的時候,她覺得很好玩,還同娘親一起去幫忙。
於是她鬼使神差地湊過去問那兩人“請問,那普慶街上可有一戶姓李的人家?”
“姓李?”那掌櫃似乎有些難回答。
那老漢卻熱情地說“普慶街上姓李的可多了,布施的那戶好像就是?”
“真的?請問怎麼過去?”李珺的心中一喜,急忙問道。
“就從這往南邊走到巷口再右拐,過一條街就到了。”老漢介紹。
“多謝多謝!”李珺一麵道謝,一麵就默念著老漢說的方向。
“現在去可能那攤子已經要撤了!”老漢還在後麵喊著。
李珺哪裡還聽得到。
好不容易尋到了那普慶街,老遠就能瞧見幾個掛著紅色綢布的攤位,但是攤位上主家已經開始收拾東西。
還有小孩、衣著襤褸的乞丐端著破碗在那吃食攤位前徘徊。
主家的一個嬤嬤一邊把竹籃子倒在地上敲打了幾下,用紅繩利索地串起來,一邊吆喝著讓乞討的明日趕早。驀然抬頭見一個小子站在攤位前欲言又止,也揮揮手道“今日都沒了,明個請早吧。”
李珺知道她誤會了,遂客氣地問道“在下不是來要施舍的,隻想問一下這布施的主家是姓李嗎?”
“是啊。”那嬤嬤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小哥有什麼事兒嗎?”
“那主家有沒有一位做官的,是叫李茂晟的大人。”李珺問了父親的名諱。
“李茂晟?”這嬤嬤疑惑地愣住。“咱們家大人並不是這名兒。”
“你問的是那邊李家的狀元大人?”旁邊的少年湊過來回答。
“狀元?”李珺反而驚訝了,父親後來中了狀元嗎?
那少年的攤子也收拾的差不多了,乾脆介紹道“張媽媽不認識嗎?就是那前麵酒樓對麵的李大人家。”
“哦,就是家裡有大官的那戶?”那嬤嬤終於想起來了。
“是啊,還是京裡的大官呢!”那少年一臉豔羨之色。
京裡?父親不是在福州嗎?難道……李珺心裡一下子冒了很多個問號。
“那老身知道了,就是上次……”那嬤嬤突然聲音變小了說道“瞧,說曹操,曹操就來了。”
她指的從攤位麵前路過的一個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