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邊,正當趙懷安琢磨怎麼和李師泰再吃一頓酒,說說這個事的時候,那邊趙六已經和王鐸過來了。
清點完物資,趙六的嘴角一直沒壓住過,他把冊薄遞給了趙懷安,然後指了指王鐸,誇道:
“趙大,這位王君是實誠人,運來的物資都頂好,額們得好好和人家吃一頓酒。”
趙懷安哈哈大笑,他就愛組酒局,他一直信奉,酒到位,人到位,那事就到位了。
這邊剛吩咐趙六去整一盤席麵,趙懷安就拿起了冊薄看了一眼,隻看了前幾行,他手就一抖。
隻因為上麵寫的:
“鐵鎧三十領、皮甲四十副、戰袍四十領,長槍百條,牛皮長盾二十麵,馬軍團牌四十麵,弩二十張,弩弦四十條,弩箭兩千支,牛角弓百張,弓弦三百條,弓配箭三千支,射甲箭四百支,弓袋百副,橫刀八十口,陌刀二十口,鐵箍木棒二十根,馬軍斧鉞、鐵骨朵四十隻,套索二十條。”
隻是這些,趙懷安就驚住了,這是百人的裝備?大唐老祖宗打仗都是這麼富裕的嗎?
他自己辛辛苦苦攢,才攢多少,現在一個收編,光這些就比得上他的家當了。
好啊,好啊,老宋是真愛我,老嶽也沒騙我,這是真大禮啊。
冊薄上的內容還沒完,還有一些旗幟、金鼓,這些都是趙懷安所需要的,之前沒這些東西,他連隊伍訓練都做不到。
除了這些軍備,還有一些服裝帳篷,什麼布襖子、黃衫、末額、麻鞋,草鞋、布靴、綿袴、長衫、襆頭,都是按照百人份補給。
然後還有帳幕、鍋、馬盂、麩袋、刀、銼、鉗、鑽、礪石,這些輜裝,更是人均四五件。
不僅是這些物資,大營還送來了一些大牲口,不過並沒有戰馬,都是一些馱馬、驢和騾子,攏共二十頭,負責拉那二十輛輜車。
對此趙懷安還是很不滿意的,他可知道川西不缺馬,這些年和吐蕃茶馬貿易換回的馬匹少數幾萬吧。
也不知道老宋摳什麼,這麼多東西都給了,還差十幾匹戰馬嗎?
哼!
……
趙懷安將整個冊薄都看完了,就發現這些東西,不僅是武器裝備,還涵蓋了衣食住行方方麵麵。
合著大唐的軍隊真的是一個家啊,大家一起合夥過日子。
趙懷安忍不住了,直接跑到輜車那邊,掀開覆在上麵的乾草,拿起一雙步靴比劃了一下,然後扔給趙文忠:
“來,都把鞋換上,衣袍這些直接換了,咱們這一次是發財了。哈哈。”
輜車來的時候,韓通他們和牛禮那些銅山眾就已經眼巴巴的看了,因為他們這些人是穿得最寒酸的,連雙草鞋都沒有。
現在一聽趙懷安下令,各個爭搶。
趙六看的急了,直接跳到驢車上,大喊一聲:
“牛禮、韓通、錢鐵佛、韋金剛,你們四個站在前頭,其他各管帶也都站在前頭,各自所屬都站在他們身後,一個個來領。”
在趙懷安現在的隊伍中,還沒有明確的編製,但已分出各管帶了。
目前並沒有建編製,還是按照親疏關係帶著人。
像阿奇墨就領著牛禮帶著剩下的銅山眾二十五人,他們算是後勤人員,既負責做飯、打柴、也負責看護牲口輜重。
之後是趙六,他算是軍中大管家,一應雜事都管,然後手上直屬的有六個工匠,都是一些皮匠、竹篾匠、布匠這些匠人,目前還沒有識文斷字的能幫他。
然後像楊茂、孫泰、趙虎、王離、何文欽五個都是趙懷安的門徒,也是義社成員,他們是直接跟在趙懷安身邊的,睡也睡在趙懷安帳篷附近。
此外,趙懷安還直接帶著趙文忠這四個義子,還有之前在市場上買回來的十二個銅山郞。
他們都因為年齡較小,算是非戰鬥人員。
然後剩下的,就是趙懷安這個團隊的主要戰力了,它大概分成三類,分彆是山棚、原保義軍丁以及此前被俘的唐軍。
山棚是由張歹帶領,領著隨他一起留下的六個山棚黨。然後是原保義軍的雄邊子弟,韓通、錢鐵佛、韋金剛是三個管帶的,也領六七人。
然後剩下的就是陸仲元、周德興、陳法海、郭從雲四個,這四人是全隊教頭,陸仲元教橫刀、周德興教陌刀、陳法海教戰陣隊列、然後郭從雲教騎射馬槊。
然後這些人也各自帶了七八人,也是管帶。
這裡麵,郭從雲那邊最特殊,團隊八匹戰馬有四匹在他那,隊裡也是此前被俘唐軍中善騎的,是趙懷安的寶貝疙瘩。
現在大營給了趙懷安一個“保義都”的編製,那後麵肯定是要按照唐軍編製整編的。
他手下有八個管帶,正好一人帶一夥,然後他身邊的門徒就由他直領,也算一夥,這樣算下來就是九個夥的戰兵編製,差不多三個夥的後勤編製。
這些加起來,勉強能搭建一個百人都的架子。
看來老宋對自己的實力很了解嘛,不多不少,給了百人的裝備。
此時,趙懷安就看著八個夥還有門徒們挨個領裝備,看著他們換上絳色的軍袍、各管帶也披上紅披風,頭上係著紅抹額,心中難免一股豪情。
咱老趙的隊伍也算兵強馬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