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方淑的媽媽看見女兒吃個飯都在走神,不免有些擔心道:
“小淑,是不是大學生活讓你不適應啊?”
“沒有啊媽媽,挺好的。”方淑收斂思緒,朝著媽媽搖搖頭。
隻是全家人都看出了她的不對勁,又怎麼會相信這種明顯是敷衍的解釋呢。
就聽餐桌上年紀最小的方慧接著道:“姐,你從回來之後,就一直魂不守舍的,還嘴硬呢,不會是大學第一天就被同學給欺負了吧?”
“胡說什麼呢你。”
方淑瞪了這個妹妹一眼,起身道:“爸媽,我吃飽了,你們慢慢吃,我先回學校了。”
方母還想繼續打聽一下大女兒在大學裡的情況,但是方淑不想說,自然是什麼也沒有問出來。
於是在方淑走後,方母把氣撒在了光顧著吃飯,一句話也不說的方父身上。
“我說你個老頭子,咱家小淑這樣子,分明是在學校裡遇到了什麼事情,你這個老子怎麼好像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呢?”
方父吃飽喝足,擦擦嘴道:“女兒長大了,有心事瞞著我們不是很正常嗎?而且我了解小淑,她要真是受了委屈,肯定不是這個樣子。”
“那是怎麼回事?難道是感情問題……”
方母旋即又自己否定了這個想法:“不可能,小淑昨兒個剛去大學,怎麼會遇到感情問題呢。”
方父聽著妻子的碎碎念,趕緊泡了杯高碎茶後溜進了書房。
當然他也不是真的不關心自己女兒,第二天上班的時候,方父就特意打電話給北電的校領導打聽了一下情況。
這一打聽,還真讓他打聽到了一些東西。
“啥?之前刊登在《燕京文藝》雜誌上的那篇《牧馬人》是你們北電這一屆的一個新生寫的?”
“對啊,關鍵對方才18歲。”
“18歲,這麼年輕?這位小同誌叫什麼名字?”
“好像是叫什麼陳耀東,對,就叫陳耀東。”
“好,謝謝啊老朋友,打擾你了。”
方父掛斷電話後,安靜的給自己點了一支煙,想著大女兒對《牧馬人》的喜愛,忽然便猜到她昨天下午回家吃飯時的心思了。
煙霧繚繞當中,方父看了眼手裡這次很快就變成煙屁股的大前門,輕輕歎了一口氣:
“欸,女大不中留啊!”
……
話說陳耀東是《牧馬人》的作者辰東這個消息,其實早在昨天下午《燕京文藝》的編輯周豔茹來找他的時候,就已經以一個驚人的速度在校園裡傳開了。
反倒是很多校領導知道的要晚一些。
如果說在此之前,陳耀東這個名字留給北電師生心中的印象隻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導演班新生。
那麼在他《牧馬人》的作者這層馬甲曝光之後,立馬就成了北電第一個出名的名人了。
後世北電的教育‘理念’一直都奉行‘出名要趁早’。
陳耀東覺得,自己這也算是第一個踐行者了。
雖然這個理念如今還沒有被提出來。
當然成名也是有代價的。
比如說這一天下來,隻要不是上課時間,陳耀東的身邊總是會圍著一群人,他們有本班的同學,也有其他班級的人。
當然,這些人圍在他身邊,不是把他當猴看,而是找他或是交流《牧馬人》的讀後感,或是打聽小說該怎麼寫,也或是問一些五花八門的問題。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