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江文泰、江文明、江文忠三兄弟當天晚上,就同吳定發四兄去了吳尚榮家,當天晚上,他們就把柴刀、背架準備好了。
第二天淩晨五點,吳尚榮的奶奶在吳尚榮家煮好了早飯,並用麵粉給幾個人烙好了烙餅,七個人吃了飯,帶上烙餅就上老林背吊柴去了。
開始三天,天氣炎熱,七個人頂著烈日沒有退縮。
第四天,天氣陰涼,回來時半路上下起了毛毛雨。
接下來三天,天天下雨。七個人頂著大雨去,頂著大雨回。晚上賣了柴回到家中時,身上無一處是乾燥的。
他們不顧山路濘瀝,陡坡打滑、風雨無阻。心目中隻有一個信念,背吊柴,掙錢,不能讓他們的親人無錢治病,不能讓他們的侄兒帶殘疾。
也許是他們的誠心感動了上帝,他們的決心喚起了神仙的同情心,第八天、第九天,連續兩天七個人判好了柴去找天麻時,人人有收獲,每個人都找到了天麻,並且每個人找到的天麻都不少,相當於四五天吊柴的錢。
第十天,縣城逢集。他們七個人提前結束了背吊柴的工作,把這些天找到的天麻背到縣城去買了,居然有九十五元錢,加上七個人九天的吊柴錢,一共有二百七十六元錢。
每天賣柴的錢是吳三叔統一管理的,每個人一天隻花費了九分錢,用來買一包等外香煙。
吳三叔說:“懷三哥連跑了四五天,已經給尚榮把免費申請跑下來交給縣醫院的收費室了。”
“那麼按原來的估計,可能最後還要交給院方一百元錢。”
“加上他們母子二人的生活費,再給他們留下一百五十元錢已經足夠了。”
“剩下的一百二十六錢,我們七兄弟一個還可分到十八元錢。還好,下了幾天雨雖然背柴更費力一些,但是收莊稼的時間推遲了,沒到農忙季節,我們也不用交給集體。”
“今天,江大哥他們趕回去。明天誤不了生產隊的農忙。”
於是,每個人高高興興地分得了十八元,到醫院去把剩下的一百五十元拿給江文英。
誰知道,江文英說,用不了這麼多了。
學校的文校長、衛老師、丁老師都來學校看望了吳尚榮,每個人都給了江文英二十元錢,說一定要把孩子的腳治好,不能讓娃娃這麼小就帶殘疾。
他們三個人還說,他們與吳尚榮的爸爸本身就是好朋友,好同事,吳尚榮又是你們看好的好學生。
所以,文校長說:“吳尚榮家有困難,我們決不會放任不管。”
江文英還說,吳定懷、吳尚興、吳尚寬三個人前天來看望吳尚榮時,每一個人又給了她五元錢。
江文英說:“他們三家都很困難,我不要他們的,他們說是我嫌少了,我沒有辦法,隻得收下。
吳三叔說:“是啊,關鍵時刻,你就可以看出哪些人是真心對你好的。收下就收下吧,這份恩情我們家記住了。”
“特彆是懷三哥,這幾天為尚榮的事跑上跑下的,煙都沒有抽我們一支,還倒拿了五元錢。加上那一年的事情,懷三哥對尚榮他們的恩情,他們兩兄弟長大後夠抱一輩子了。”
吳二叔說:“既然大嫂這裡又多出了七十五元錢,那我們每個人再多拿十元回家補貼家用,大家以為如何?”
眾人同意吳二叔的提議,吳三叔又給大家各發了十元錢,把剩下的八十五交給了江文英。
這樣,經過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吳尚榮的醫藥費終於湊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