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要錢。
他現在是孤軍奮戰,不靠自己的技術積攢啟動資金,靠誰?
從古至今,無數企業家的第一桶金都最難,有的帶著血腥味,有的沾滿汗水,有些人的甚至很肮臟。
他一不偷,二不騙,三不搶,靠自己的技術積攢本錢,理直氣壯,不需要跟任何人解釋。
他會堅定不移的照著自己規劃的線路前進,誰也不能阻止和改變。
打電話來程時這裡谘詢緊密零件的加工港城和外資廠家忽然多了很多。
畢竟程時的東西跟進口的零件質量一樣好,精度一樣高,價格卻低好多,而且從下訂單到取貨的周期也要短得多。
程時的廠子越來越忙。
程時幾天前給他們發了第一個月的工資。
就連程永進,蔡愛萍和程娟都有。
張自強和於大東他們都笑得嘴都合不攏。
特彆是劉光榮,程時說他良品率高,給他額外發了一筆獎金。
另外兩個工人小趙和小杜,拿到工資也很驚訝。
他們其實一開始是抱著“反正也沒有更好出路”的心態,來這裡的。
加上他們還沒跟程時簽正式的勞動合同,所以不是那麼賣力。
結果程時給的比之前許諾還要多。
兩個人領工資的時候,問程時:“程總,我們能不能跟劉工一樣簽正式的用工合同。”
程時淡淡地說:“可以的,三個月試用期過了,表現好,可以轉正式的。”
言下之意,就是:劉光榮之所以一個月就賺了,是因為他肯下苦力。
你們要是不用功,三個月試用期一到,能不能繼續留下都未必。
小趙和小杜麵麵相覷,臉上發熱。
小趙:“之前是我有點懶了,從今天開始,一定努力提高技術,多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小杜也表態:“我也是。”
程時點頭:“好的,好的,兩位加油。”
他從來不太在意彆人說什麼隻看彆人的行動。
說再多漂亮話,不付諸於行動,也沒有屁用。
這個消息很快傳開,來程時這裡求職的人也忽然增多了。
可是程時隻有兩台機床,這麼大一點地方,雖然訂單多到做不完,卻沒辦法擴產,所以招人也沒有用,所以全部回絕了。
雖然不在意彆人背後蛐蛐他,但是他有些頭疼。
晚上於大東拎了個大豬腳過來蹭飯。
自從紡織廠的食堂取消之後,他來蹭飯的頻率明顯高了。
程時說:“你最近有空幫我打聽打聽,哪裡有廠房可以租。”
於大東:“昂?這裡不好嗎?”
程時:“我要更大的地方。”
於大東:“多大。”
程時:“至少要能擺二十台機床吧。”
於大東怪叫:“二十台?你這裡才幾台?”
他打聽了一個月都沒問到哪裡還有機床。
程時步子邁這麼大,就不怕扯著襠嗎?
程時:“我要預留地方。這一次搬了,至少三五年都不挪地方。”
於大東心說:十年你都用不了這麼大地方啊。機械廠多少年,新的舊的機床,歸攏到一起都沒有十台。
再說,你們搬走了,我怎麼辦.......
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幾個合得來的朋友,有了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