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懷著忐忑的心看向許柴佬,現在他隻希望許柴佬能夠說一些好消息出來,他可不想一上來就壓力那麼大啊。
許柴佬見所有人的目光全部看向自己,不卑不亢的站起身來,拿出一大摞書冊,這些他也是早就有所準備的。
“稟王爺,呂宋的區域主要就是這塊小島,下方還有兩塊島嶼,不過如今並沒有人去管理,基本都是土著人居多,漢人很少。
呂宋島上如今有漢人三萬六千七百九十八人,土著有兩萬一千三百六十二人,這是去年五月統計出來,並且載入戶冊的。
有一半的人口集中在這座城內,以及城外周邊莊子,有兩萬六千餘人,城內有一萬兩千五百餘人。
另外的人口分布在島的中部,以及南部,中部最少,隻有九千餘人,不到萬人。
南部則主要集中在巴姥酋、古淚、答陪幾地,另有巴吉弄、麻逸、加麻延、勿來瑕等地還沒有被納入管理。
這是戶冊、丁冊,請王爺過目。”
朱高煦聽著這些,一陣頭皮發麻,總人口加起來不到六萬,他帶來的人都比這裡的總人口還要多了。
朱高煦知道這裡的人肯定不多,但也沒有想過這麼少啊,他記得在明末時期,呂宋的漢人不是都已經高達十萬之數了嗎?
怎麼如今才這麼點人?還是把土著給一起加上的。
當翻開戶冊看了之後,朱高煦兩眼有些發昏,一個呂宋的人口,連大明的一座大城的人口都比不上?
隨後翻開丁冊一看,好家夥,丁冊上隻有兩萬一千九百七十二人。
也就意味著十六歲以上,六十以下者隻有這麼些人。
明朝成丁的年紀是十六歲的標準,秦朝、南宋成丁的年紀是十七,隋朝楊堅時期二十一歲成丁,唐朝天寶年間是二十三歲。
丁涉及到徭役與賦稅等等,每個時期的標準都不一樣,需要徭役多的,年紀設置就比較小,也是能夠體現民間百姓疾苦的一個片麵因素。
朱高煦看得是真的一點興致都沒有了,這麼點人,他拿頭來搞發展啊?
許柴佬看著臉色不好的朱高煦,也是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再次開口。
“王爺,這些是登記入冊的人,在呂宋,還有更多的人沒有登記入冊,包括漢人也有沒有登記的。
若是將那幾個沒有控製的地方算上,估摸至少有百萬眾。”
“可當真?”
朱高煦目光灼灼的看向許柴佬,得到確認後,心頭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他就說嘛,一個呂宋,哪怕隻是如今這個時期,又怎麼會隻有這麼點人,那可不就是鬨了天大的笑話了。
原來沒有納入戶冊的,還有至少百萬眾,有這些人,起碼不會出現他剛才想的那種情況了。
許柴佬的聲音繼續傳來。
“因為納入戶冊後,需要上交賦稅,同時還有徭役,加上臣開始督辦的時間也不久,如今隻有這些人,不過從去年五月到現在,登入戶冊的會更多,隻是還沒有統計出來。
若是重新統計,應該又增加了兩萬人左右。”
朱高煦點點頭,如今知道了這裡有這樣的人口,就足夠了,至於那些不願入籍,不願被管理的人,他後麵自有辦法。
糖和棍棒一起下,他可不信這些人都想死。
“人口的事情本王知道了,那些沒有納入管控的區域,本王後麵會處理,此事你無需去管,你接著說其他的。”
人口這個問題雖然依舊沒有達到他的預期,但至少有這個基數,還算是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