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雨推開林教授家地下室鐵門時,37.2℃的暖風裹挾著防腐劑氣息撲麵而來。這是人體血液的溫度,精確得令人戰栗。手機電筒光束掃過牆壁,成排的玻璃罐在陰影中閃爍微光——每個罐底都沉著灰白色粉末,標簽上手寫著:“1987.5.12&bp;左心室“、“1991.8.23&bp;海馬體“......
“彆碰第三層。“蒼老的聲音突然從背後響起。小雨轉身時,林教授正扶著輸液架站在台階上,渾濁的眼球倒映著罐中物質的磷光。他枯枝般的手指按在溫度計表麵,水銀柱頑固地停在37.2刻度。
“周小滿女士的......“小雨的嗓音卡在喉間。老人突然劇烈咳嗽,痰液在瓷磚上濺出星狀圖案,顯微鏡下可見骨針狀晶體——這是長期吸入磷酸鈣粉塵的特征。
地下室的照明燈突然頻閃,玻璃罐裡的物質開始發出淡藍色熒光。林教授顫抖著指向角落的日立牌老式冰箱:“她的眼睛......在第三層......“
冰箱門上結著奇特的霜花,紋路與便利店三號冷櫃完全相同。當小雨拉開冷凍室抽屜時,助聽器突然接收到17.4Hz的次聲波,震得她耳道發麻。在冰霧繚繞的第三層,羊脂玉瓷瓶正在滲出細密水珠,表麵溫度計顯示恒定的37.0℃。
“骨灰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鈣。“林教授用棉簽蘸取瓶身冷凝水,“遇到氟利昂製冷劑會發生吸熱反應:Ca3(PO4)2&bp;+&bp;6CH2F2&bp;→&bp;3CaF2&bp;+&bp;2H3PO4&bp;+&bp;6CH3Cl&bp;+&bp;Q......“
手機突然震動,護理學院的文獻推送恰好彈出:《人體灰燼熱力學性質研究》。小雨看著公式裡的負Q值,突然明白這持續二十年的恒溫源自怎樣瘋狂的執念。
瓷瓶底部刻著行小篆:“請連我的份活到櫻花再開。“當她的指尖撫過銘文時,地下室突然響起八音盒旋律——正是便利店冰櫃傳導的《紅河穀》變奏版。玻璃罐集體共振,粉末在液體中繪製出腦溝回圖譜。
“這是小滿最後的腦切片。“林教授撫摸著1987年的標本罐,“我用了二十年時間,把她的記憶編碼進鈣磷結晶......“
櫃頂的老式收音機突然自動開啟,播放起1993年的實驗室錄音:“......第723次記憶固化實驗失敗,小滿的θ波出現衰減......“背景音裡隱約有金屬齒輪的咬合聲,與周伯的呼吸機節奏嚴絲合縫。
小雨的護士表突然發燙,裂紋間滲出淡藍色液體。她驚恐地發現瓷瓶上的冷凝水正逆著重力流向表盤,在表麵形成櫻花狀的結晶圖案。林教授的眼眶裡湧出同樣色澤的液體:“每當櫻花開放,這些結晶就會釋放儲存的記憶脈衝......“
地下室燈光驟暗,玻璃罐內的熒光物質突然升空,在磁力作用下排列成DA雙螺旋。小雨的手機彈出警告:“檢測到強電磁場,傳感器失效。“她摸到口袋裡的青銅鈴鐺,發現它在高頻振動——這是鄭阿婆描述的撈屍人遺物,此刻表麵溫度正與瓷瓶同步上升。
“快走!“林教授突然推翻輸液架。在葡萄糖液浸濕地麵的瞬間,所有玻璃罐同時爆裂。骨灰顆粒懸浮在空中,組成三十七個發光的日語假名——連起來正是便利店粉色小票上的請求:“請把醃蘿卜埋在石榴樹下。“
地下室的溫度開始失控飆升。小雨拽著老人衝向出口時,看見瓷瓶在高溫中裂開蛛網狀紋路,瓶口湧出的不再是水汽,而是帶著柴油味的淡藍色煙霧。這些煙霧在天花板凝結成周伯的臉,機械義齒開合著吐出摩爾斯電碼:“救...小...滿......“
當消防車的警笛聲響徹街道時,小雨癱坐在馬路牙子上,手裡緊攥著塊瓷瓶碎片。路燈下,那些鋒利的碴口正滲出37℃的液體,在瀝青路麵蝕刻出便利店的三號冷櫃結構圖。而在標注蒸發器的位置,浮現出枚帶鏽的齒輪——正是周伯呼吸機上缺失的零件。
手機突然收到加密郵件,附件是三十七張腦切片掃描圖。在編號723的標本上,鈣磷結晶排列成櫻花枝椏的圖案,每個花苞裡都蜷縮著個嬰兒的虛影——那是林教授永遠停留在1993年的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