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也是華夏曆史名城,春秋時期始建,名為啟封。
後為避漢景帝劉啟名諱,改名開封。
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元朝,才被改為汴梁路。
三月徐達率軍攻克汴梁,繼而拿下整個河南。
五月,朱元璋借著督促北伐的理由來到汴梁,並將其恢複古稱開封。
然而隻有極少數人知道,他來開封的真正目的,是為遷都做準備。
隻是等他到了開封才發現,這裡已經是一片廢墟。
元朝為了防止漢人聚城造反,下令拆毀天下城池,開封的古老城牆也未能幸免。
元末幾十年動亂,將民居都摧毀了十之八九。
整個汴梁路人口都不足十萬,百業凋敝,土地荒蕪。
因年久失修,宋朝花費巨大人力物力開挖的漕渠,也基本被淤平。
如果將都城放在這裡,等於是從零開始。
遷徙人口、營建城池、開挖漕渠……
這麼大的工程,彆說是新生的大明,就算是一個家底豐厚的大帝國都得元氣大傷。
而且朱元璋考慮的更多,黃河改道之後,開封失去了阻擋北方敵人的唯一防線。
一旦草原敵人繞過燕雲十六州,開封就是不設防的城池。
所以,不論從哪個角度考慮,這裡都已經不適合再作為都城。
朱元璋也不得不放棄了遷都的打算,然後將精力放在了處理軍務上。
帥帳,朱元璋正對著地圖,推演天下局勢。
這一戰旨在平定天下,明軍兵分數路,可謂是傾巢而出。
各軍也沒有讓他失望,捷報頻傳。
徐達這一路隻用兩個月就拿下河南全境。
不久前馮勝攻克潼關,李思齊、張思道等逆賊望風而逃,平定關中不過是時間問題。
楊璟也順利攻克永州。
廖永忠攻克梧州,潯、貴、容、鬱林諸州皆望風而降。
可以說,大明離真正一統天下,不過是時間問題。
以朱元璋的城府,臉上也不禁露出開心的笑容。
就在這時,禁衛趙二虎來報:“陛下,徐、常二位將軍求見。”
朱元璋猛的抬起頭,問道:“在哪呢?”
趙二虎回道:“就在帳外等候……”
話還沒說完,朱元璋就三步並作兩步來到帳外,果然見到了等候在這裡的徐達和常遇春。
“哈哈,天德、伯仁,你們終於來了。”
“上位,我們來看您了……”常遇春也大笑著就想上前。
卻被徐達一把給拽住:“徐達參見上位。”
常遇春這才反應過來,連忙收回腳步下拜道:
“常遇春參見上位。”
朱元璋上前托住兩人的胳膊,佯裝不悅的道:
“誒,你們兩個這是和咱疏遠了。”
徐達順勢起身,說道:“上下尊卑有彆,請上位勿怪。”
常遇春又不是真憨,也大聲說道:
“您現在是皇上,天下之主,我們當臣子的得守規矩。”
“誰敢不守規矩,我老常一拳把他腦殼打碎了。”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有你們兩個在,咱才能高枕無憂啊。”
“走走走,進帳再說。”
君臣三人一起來到帳內,分君臣落座。
三人關係非是一般君臣,並沒有直接談正事,而是先拉起了家常。
徐常二人先關心老朱的身體,又問候了馬皇後和朱標。
朱元璋也叮囑兩人要照顧好自己,大明還需要他們。
同時也給他們講了各自家裡的近況,讓他們放心打仗。
徐達再次表示謝恩。
常遇春在高興之餘,又有些生氣:
“上位您彆安慰我,常茂那臭小子的事情我在前方也聽說了一二,您回去幫我狠狠揍他一頓。”
朱元璋笑道:“不用咱出手,皇後來信說朱樉和常茂一起惹事,被她扔進應天府大牢反省去了。”
“皇後親自管教,你心就放肚子裡去吧。”
常遇春一聽這話,非但沒有擔心,反而大喜道:
“哎呀,娘娘出手,我就更放心了。”
朱元璋臉一拉,說道:“怎麼,你相信皇後,不相信咱?”
常遇春嚇了一跳,連忙道:“沒有沒有,上位您可彆冤枉我。”
朱元璋笑著搖頭道:“咱和你說笑呢,看把你嚇的。”
說到這裡,他正色道:“咱準備在宮裡建一座學堂,供太子學習之用。”
“到時會從百官將領子弟中遴選優秀者陪讀,到時也讓常茂跟著一起去學。”
這就是當太子的同窗心腹,隻要不出問題,未來朝堂必有一席之地。
即便自家女兒是準太子妃,常遇春依然非常高興:
“謝上位恩典。”
徐達在一旁不禁有些羨慕,照理說他的兒子肯定也是有資格當太子陪讀的。
奈何,他長子徐允恭今年才四歲,遠未到進學的年齡,也隻能乾看著眼饞了。
然而,朱元璋是什麼人,豈會忽略了他這位軍方第一人。
與常遇春說完,就轉頭看向他笑道:
“天德你可彆怪咱厚此薄彼,誰讓你家老大生的晚呢。”
“不過放心,再過幾年等咱有了大孫子,就讓允恭給咱大孫子當玩伴。”
徐達笑著說道:“那咱們可就這麼說好了,伯仁你給做個見證。”
常遇春壓根就沒聽進去他的話,笑的眼睛都看不見了:
“嘿嘿,陛下的大孫子,那也是我的外孫啊。”
朱元璋和徐達皆啞然失笑。
聊了一會兒家常,三人就將話題轉到了軍事上麵。
先是就整體局勢進行了探討,確定了整個大局的攻伐戰略。
之後就是徐達和常遇春的任務。
朱元璋鄭重的道:“你二人是我最信任之人,任務也最重。”
“北上,以雷霆之勢拿下大都,徹底斷絕蒙元再興的可能。”
“如此,我們才能說自己得了天下。”
徐、常二人肅然領命:“請上位放心,我等必不負使命,拿下大都。”
又聊了一會兒打大都的具體戰略,朱元璋就以舟車勞頓為由,讓二人下去歇息了。
事實上是他預感到,應天的奏疏應該就要送到了。
倒不是他能掐會算,而是每天差不多都是這個時辰,奏疏就會送來。
果不其然,徐常二人離開不久,應天的八百裡加急信使就到了。
接過裝有奏疏的密匣,仔細檢查確定沒有被打開過。
然後才拿出鑰匙打開。
他一眼就看到了奏疏最上麵那封信。
看筆跡是馬皇後親筆。
朱元璋冷峻的眼睛裡,浮現出一抹溫柔。
將密信拿起,意外的發現比往常厚了許多。
莫非是妹子思念咱,給咱寫了很多體己話?
朱元璋心裡不禁浮想聯翩,臉上也不自禁的露出笑容。
守在門口的趙二虎,馬上就知道,定然是娘娘又給陛下寫信了。
也隻有看到娘娘的信,陛下才會露出這副模樣。
陛下和娘娘真是伉儷情深啊。
朱元璋並沒有拆開馬皇後的信,他準備處理完所有公務徹底閒下來,再細細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