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他緩緩轉過頭,注視著朱標,道:
“我可以見他,將我的觀點說與他聽。”
朱標大喜:“謝馬兄……”
馬鈺擺擺手,說道:“你先彆高興,我有個條件。”
朱標並不意外,說道:“有什麼條件馬兄儘管說,隻要我能做到,必不推遲。”
馬鈺嚴肅的道:“如果你能逃得過朱元璋的屠刀,有機會走上高位,請善待百姓。”
朱樉一愣,他本以為馬鈺會要美酒美食什麼的,或者死後和家人葬在一起。
沒想到竟然是善待百姓。
這不禁讓他想起了前幾日,馬鈺滿臉痛苦的念‘百姓苦’的畫麵。
原來他竟然如此心係百姓。
朱標也不禁肅然起敬,之前發生的事情他也知道,還知道馬鈺念的是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
不過他畢竟不在當場,感觸並不是很深,也沒有太過放在心上。
今天不一樣,一切都是親曆。
馬鈺願意直麵宋濂的壓力,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之前對他的照顧。
這是義。
然後所提的條件,竟然是善待百姓。
這是仁。
要知道,他可是死囚。
馬鈺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想到萬民,這才是真正的仁義啊。
再想到自己偽裝身份,一次次欺騙他,朱標心中更是羞愧:
“馬兄請放心,將來我一定會善待百姓,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事情談妥,朱標也沒有多呆,很快就離開返回宮中。
等他離開,馬鈺卻坐立不安起來。
剛才是被情緒左右,答應了見宋濂。
此時冷靜下來,心就開始慌了。
這可是宋濂啊。
雖說兩人差距太大,自己被單方麵教育是很正常的。
可這不意味著,他不想有所表現。
至少也不能太丟人啊。
可他實在不知道,要如何說才能不丟人。
總不能真的將教員他老人家搬出來吧?
就在這時,朱樉在一旁說道:“呦,這會兒知道害怕了?”
“之前看你高談闊論,天老大你老二的樣子,還以為多厲害呢。”
相識這麼多天,馬鈺早就知道了他的性格,也沒有生氣,而是反擊道:
“嗬,我至少敢直麵他,不像某些人就隻會耍嘴皮子,真見了他屁都不敢放一個。”
朱樉被戳中痛處,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
“什麼叫屁……我那是尊師重道……”
“尊師重道的事兒,怎麼能叫不敢反駁。”
接著就是諸如‘疾學在於尊師’、‘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之類的話。
惹的馬鈺哈哈大笑。
朱樉更氣了,指著他怒道:“馬鈺你休要得意,真見了宋濂彆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就行。”
馬鈺也來了興趣,決定逗一逗他:
“哦,如果我能與他正常交談你當如何?”
“那我就……”朱樉話才出口,猛然醒悟過來。
這馬鈺很邪門,搞不好真的能和宋濂正常交流,於是及時改口道:
“能與他正常交流的多了去了,我也能,還經常當麵反駁他,所以這老頭才討厭我。”
“你與他正常交流不算什麼,能與他正麵交鋒才算本事。”
馬鈺順著他的話說道:“有道理,那如果我能做到呢?你待如何?”
朱樉說道:“我答應你一個條件。”
馬鈺接著說道:“那如果我能說出個一二三,讓他無話可說呢?”
朱樉嗤笑道:“就你?真是癩蛤蟆打哈欠,口氣大。”
馬鈺心道,這年頭就有這個俗語了嗎?
他當然不認為自己能說的過宋濂,這麼說純粹是為了逗李武玩。
“你先彆管我是不是說大話,就說我要是能做到,你待如何。”
朱樉也上頭了,說道:“你要是能做到,以後我唯你馬首是瞻。”
馬鈺一拍大腿,說道:“好,君子一言。”
朱樉也一拍桌子:“駟馬難追。”
與朱樉這麼一鬨,馬鈺心中的壓力小了很多,終於可以冷靜下來思考。
很快就有了主意。
辯論最重要的就是發揮自己的長處,攻擊對方的短處。
自己的長處自然是穿越帶來的信息差。
宋濂的短處則是名氣和年齡,你好意思欺負我一個小孩子?
用道德將他架起來,為自己營造一個有利的主場。
說白了,就是道德綁架。
具體怎麼做,就等見到宋濂之後再臨機而動了。
即便如此,他也不認為自己能贏。
不過他也不是很擔心。
還是那句話,這就不是什麼論道,自己隻需要將想法說出來就足夠了。
宋濂認不認同其實都無所謂。
而且以他的地位,隻要自己不是胡攪蠻纏,大概率也不會拉下麵皮狠狠地折辱自己。
心中有了底,他反而不慌了,悠哉悠哉的吃起了炒黃豆。
他篤定的模樣,反倒是讓朱樉有些慌了。
這小子不會真的有什麼殺手鐧吧?
幾次想要套話,都被馬鈺給無視了,隻能坐在一邊生悶氣。
要不是怕我娘和我哥生氣,勞資早就把你腿打斷,手打斷。
再把皮剝了撒上鹽……哼哼。
這麼一想,他心裡頓時覺得痛快了不少。
朱標回到皇宮,將經過與馬皇後說了一遍。
重點說了提條件的事情。
得知馬鈺提出的條件竟然是善待百姓,馬皇後也沉默了許久。
雖然什麼都沒說,但再提起馬鈺,眼神裡卻多了幾分柔和。
馬鈺已經同意,接下來就是說服宋濂了。
馬皇後隻是告訴他,‘教壞’太子的人找到了,問他要不要去見一見。
他馬上就答應了。
之後,馬皇後就將馬鈺的身份告訴了他,當然是有所保留的。
隻告訴了他某一部分。
宋濂有多震驚可想而知。
接下來他的反應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娘娘,如此大才就這樣處死實在可惜,還請娘娘看在事出有因的份上,饒他一命。”
馬皇後非常驚訝,道:“宋先生不是責備他教壞太子嗎?為何還要替他求情?”
宋濂正色道:“我隻是不認同他的觀點,並不否認其才華。”
“能在這般年紀就有此等見識,我當年亦是不如。”
“他學入歧途,當是受到師長影響,並非是他的錯。”
“若加以引導使其重回正途,未來必為國之棟梁。”
馬皇後讚道:“宋先生真乃君子也。”
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宋濂既然愛才,自然也不會反對去見一見馬鈺。
非但如此,馬皇後也決定親自去旁聽一番。
隻有親眼見到對方,有些事情她才更好做出決定。
幾日後的一個夜晚,馬皇後、朱標、宋濂三人,借著夜色來到應天府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