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炒麵條?跟生炒排骨一樣嗎?”
莊一舟是蘇南人,生炒麵條這個詞兒對他來說多少有些陌生。
朱勇這個湖北人也有些意外,他知道炒麵怎麼做,但生麵條直接炒,那能吃嗎?
一旁剛剛偷吃了幾口炒餅的馬誌強反而懂生炒麵條,一聽做這款麵條,他當即來了精神:
“廚師長多做點啊,在京城闖蕩這幾年,也沒吃過老家的生炒麵條呢。”
剛剛的炒餅魏乾也沒吃太飽,他點頭說道:
“放心,這次我換大鍋,多弄點,讓朱勇和莊師傅也嘗嘗,這玩意兒除了費工夫之外,彆的方麵不比炒餅遜色。”
朱勇和莊一舟原本對生炒麵條不感興趣,覺得味道不會太好了。
但一聽味道跟剛剛吃過的美味炒餅不相上下,當即就來了精神。
隻要好吃,那彆的就好辦了。
“莊師傅你切肉,我去找老季要點麵條,越細越好是吧魏乾?”
“也不是越細越好,薄一點的,比細麵條寬一點,就是那種韭菜麵,薄點好熟,寬點勁道。”
要是幾位廚師吃,那肯定是怎麼好吃怎麼來。
但這是當成炒餅賠償給老板娘的,麵條自然越像餅絲越好。
朱勇去往麵點部之後,莊一舟拿起一塊五花肉,按照魏乾的吩咐開始切薄片,至於魏乾,這會兒正在挑選配菜。
“做生炒麵條一般都是芹菜配黃豆芽……但老板娘好像不吃黃豆芽來著,還是換成彆的吧。”
魏乾挑選了幾根嫩一點的芹菜,又拿了半個洋蔥,配菜方麵就算是齊了。
放洋蔥能增加麵條的甜味,吃起來會更鮮一些。
回到灶台前,肉已經切好,朱勇也端來了四五斤的麵條,季明輝一邊擦手一邊走了過來:
“你們幾個不是吃過晚飯了嗎?咋又突然跟麵條乾上了?”
“魏乾說麵條可以生炒,我們不信,他就主動要求做一鍋給大家嘗嘗鮮,我們就幫著準備了。”
“對,攔都攔不住,還說生炒麵條隻要一口就讓人欲罷不能。”
幾人默契的沒提把林旭剩下的炒餅絲吃完這回事,而是聊起了生炒麵條。
嗯,可不能讓他知道做炒餅的事兒,畢竟吃的時候沒喊他,這會兒做炒麵反而讓他出力,多少有些說不過去。
魏乾把洋蔥切絲,芹菜先豎著劃成細條,再用刀切成一寸多長的小段。
切好後再準備點蔥薑蒜,做生炒麵條的配料就算是準備好了。
外麵卡座上,林旭不知不覺把一小盆炒餅絲吃了個大半,碗中的蒜瓣也吃得隻剩下了一半。
這種麵食配著蒜瓣,真是讓人停不下來。
他起身回到廚房,準備給自己盛碗雞蛋湯,光吃餅絲多少有些噎得慌,得喝口湯順順。
剛進去,就看到魏乾端著炒鍋往灶上放。
而朱勇等人則圍在周圍,一副看熱鬨的架勢。
“你們擱這兒乾嘛呢?”
林旭端著一碗雞蛋湯喝了一口,好奇的走了過去。
季明輝說道:
“魏乾要做生炒麵條,我們是過來學經驗的。”
生炒麵條?
咋突然想起做這個了?
林旭看了眼盆裡給沉寶寶剩下的餅絲,才發現原本剩下的一小盆餅絲,此時已經不見了蹤影。
他瞬間明白了做生炒麵條的動機。
這是把炒餅吃完了,所以找了個補救的辦法是吧?
不過做生炒麵條也不錯,沉寶寶應該沒吃過,沒想到魏乾居然會做這種老式炒麵,這年頭可不多見啊。
如今的炒麵大多都選用機製的熟麵條,跟配菜在鍋裡翻炒一兩分鐘就能出鍋,簡單快捷,而且還便於保存。
但實際上,在這種機製的熟麵條之前,還有一種流行於華北幾個省份的生炒麵條。
這種炒麵的做法就相對繁瑣和複雜了,需要先把肉和菜炒好做成鹵湯,再把麵條抖散放入鍋裡煎。
煎到兩麵金黃的時候倒入鹵湯和菜,小火燜幾分鐘。
等湯被麵條吸收,就能出鍋裝盤。
這種炒麵味道超級棒,比什麼燜麵鹵麵好吃多了,但就是太費廚師,所以時至今日已經瀕臨失傳。
其實也不算失傳,會的廚師還不少,隻不過沒人願意做這道麵食了而已。
費工夫不說,還浪費時間,顧客等得也不耐煩,因為吃炒麵的,都是因為趕時間,你上來得十幾分鐘,這誰等得了啊。
當然,最關鍵是的是,這麼費勁搭力的做出來,要價低了還不夠廚師工資呢,但要價一高,又沒顧客吃了。
所以乾脆換成麵條店買的熟麵條,炒一分多鐘就出鍋,簡單快捷,利潤有保證,顧客也不用久等,一切都恰到好處。
林旭對炒麵一點不陌生,這是老媽陳美娟的拿手菜。
過去放學回家,中午來不及做飯,就切點肉丁或者炒幾個雞蛋,然後再把生麵條煎一下再倒入料湯。
沒多久,一頓有菜有肉有主食的午飯就做好了。
雖然飯店裡的廚師嫌炒麵慢效率低,但在家裡做飯的話,十來分鐘內做出一份色香味俱全的主食,這種老式炒麵還真挺符合要求的。
除了對廚藝要求高之外,彆的沒缺點。
做這道菜首先要確定鍋不會粘,一旦碰到粘鍋那這麵就算是廢了。
另外要懂得根據麵的量靈活調整鹵湯多少,要確保燜幾分鐘後,鍋裡的湯能被煎得香酥的麵條全部吸收掉。
炒麵跟燜麵不同,燜麵菜更多,吃起來要柔軟,菜和麵要結合起來。
而炒麵則要求口感乾香,麵條煎酥之後又稍稍被鹵湯泡軟了,所以麵條入口後依然有焦焦的感覺。
這就跟炒餅和燜餅的區彆一模一樣。
林旭感慨一番,端著雞蛋湯又喝了一口:
“等會兒給我來點啊,好久沒吃過炒麵了。”
“好嘞,季師傅弄了四五斤麵條,絕對夠。”
魏乾拿著一口炒菜鍋比劃一下,覺得太小,煎不下五斤麵條,隨即便把他常用的單柄炒鍋換成了大號的雙耳炒鍋。
先滑鍋,接著往鍋裡加入一點料油。
用料油來做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出麵條的香味。
其實最傳統的做法是抓一點花椒和一個八角放在鍋裡炸出香味,撈出後再煸肉片。
不過飯店廚房的灶頭火力太猛,加上這一步有點繁瑣,就直接用料油替代了。
油熱後把五花肉倒進去煸炒,煸到兩麵焦黃時,下入蔥薑蒜爆香。
接著順鍋邊淋入一點生抽,再放入一小勺食鹽和一小勺白糖,讓肉片有個底味。
最後加入芹菜翻炒,炒得差不多的時候往鍋裡倒入一小碗高湯和四碗清水。
今天麵有點多,所以湯也得多點。
把水倒進鍋裡,再依次放老抽、十三香以及洋蔥,小火煮開。
季明輝好奇的問道:
“這會兒把麵條蓋上去,是不是就是燜麵了?”
馬誌強點了點頭:
“對,燜麵和炒麵的區彆就是,燜麵是菜在下,麵在上,麵是菜湯的蒸氣熏熟的,所以吃起來有些軟,而炒麵是麵在下菜在上,兩者完全相反。”
約莫鍋裡的芹菜和洋蔥斷生後,魏乾端著鍋將菜和湯一塊兒倒出來。
把鍋重新洗刷乾淨,放在灶頭上,反複滑鍋三次,確保麵條鍋已經完全潤透之後,魏乾往鍋裡加了一大勺植物油。
加了之後把鍋端到一邊灶台旁邊,離開灶頭。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了。
魏乾把麵條零散的抖落在鍋裡。
麵條太多,他隻能把麵條儘可能的散開。
全部抖散後轉動一下炒鍋,讓鍋裡的油脂先把貼著鍋底的麵條潤一下。
麵條雖然有水分,但不多,火力稍大一點就又能湖掉。
所以煎的時候要萬分注意。
魏乾將灶上的火調到最小,一邊煎一邊轉動炒鍋,儘可能的讓炒鍋的每一麵都沾上有油脂,避免湖掉。
為了防止鍋底油脂不夠,他特意舀了一點食用油順著鍋邊淋到麵條上,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讓麵條保持油潤,不至於湖掉。
朱勇抱著膀子說道:
“這麼煎一下,彆說麵條了,抓一把樹葉子放進去也是香的。”
他對這道生炒麵條越來越期待了。
要是好吃的話,哪怕店裡不上新呢,也能讓魏乾在準備員工餐時候做點解解饞。
莊一舟好奇的問道:
“鍋裡的油有點多啊,這吃著不膩嗎?要在直播間,絕對一群不會做飯的人刷致死量之類的彈幕。”
林旭說道:
“麵條煎好會把多餘的油潷出來,不會讓口感過於油膩。”
沒多久,鍋裡的麵條也基本上已經塌架,這一麵基本上已經煎好,因為在魏乾轉動鍋的時候,有熱油從麵條之間的縫隙中浸出。
開始翻麵。
對在場的人來說,給麵餅翻麵都沒問題。
但現在鍋裡的麵餅巨大,還真不好翻麵。
魏乾抓著炒鍋的一隻耳朵,先前後晃了晃,確定麵餅沒有粘在鍋底上,便用力向前一推,鍋中的麵餅被拋了起來。
麵餅在空中翻了個麵,隨即落到鍋裡。
麵餅的底部已經被煎得金黃,偶爾還有一點看著就饞人的焦褐色。
不過香味很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