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鴨多久才能做好?」
鴨子蒸上,拍攝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是休息了。
大家喝著茶,和耿立山隨意聊著天。
曾曉琪看了看時間,覺得這麼白白聊天可不行,畢竟這不是電視台了,要把時間最大化利用起來。
林旭說道:
「得蒸兩小時左右。」
一聽需要這麼久,曾曉琪說道:
「那等會兒先把鴨架湯和爆炒鴨雜拍了吧,儘量節省點時間。」
「行,沒問題。」
沒多久,齊振濤開始拍攝爆炒鴨雜。
這道菜跟爆炒雞雜很相似,都是利用剁椒或者泡椒的酸辣味兒,去除鴨雜中的異味。
鴨雜中,不管鴨肫鴨腸還是鴨肝,都屬於易熟菜品,所以猛火快炒就可以出鍋,一旦炒製得時間長了,反而會失去脆爽的口感。
齊振濤做的時候,還不斷講解著其中的要領和延伸的知識點:
「學會這種套路後,以後不管雞雜、魚雜、甚至豬牛羊的內臟,都可以製作,烹飪本就是一通百通的,不能局限於某一道菜上。」
他把爆炒出來的菜品盛到盤子裡,接著清洗乾淨廚具,擦拭灶台,並將所有廚具都放回原位,把一個優秀廚師的基本素養展現得淋漓儘致。
菜品端到桌上,耿立山和曾曉琪進行了試吃。
「酸酸辣辣的好好吃,尤其是鴨腸,嚼起來居然還咯吱咯吱的。」
曾曉琪吃過林旭做的雞雜,原本以為鴨雜沒有雞雜好吃呢,沒想到不管口感還是味道,都比雞雜略勝一籌。
耿立山說道:
「鴨肉本身的脂肪含量就比雞肉高,再加上有內臟脂肪含量更高的鴨肝,做出來的菜品香是很正常的。」
這道菜拍完,接著開始拍攝謝保民做鴨架湯。
剔骨後的鴨架其實全都是骨頭,謝保民先用菜刀拆解一下,再用菜刀的刀背,將鴨腿的腿骨和翅根骨敲斷。
接著將之前林旭去掉的鴨掌鴨翅清洗乾淨,準備蔥薑等配料。
一切準備就緒,他在鍋裡加入一些豬油,燒熱後將鴨掌和鴨翅放進鍋裡煎一下,煎得差不多時候放入鴨骨頭,用豬油煎得到骨頭表麵滿是焦黃。
趁著這個功夫,倒入滾燙的開水,放入蔥薑,用大火開始煮鍋裡的鴨架。
勺子撇一下浮沫,放入蔥薑,大火熬製十分鐘,鍋裡的湯肉眼可見變成了奶色,看起來就很誘人。
而且隨著大火沸騰,鍋裡的湯看上去越來越濃稠。
熬的時候謝保民說道:
「去烤鴨店吃完烤鴨,彆忘了要鴨架,拿回家這麼煎一下,再衝入開水,比一般飯店裡的鴨架湯正宗多了。」
齊振濤在一旁補充道:
「烤鴨剔完肉的鴨架甚至連油都不用放,因為烤鴨本身就富含油脂,直接放鍋裡乾煎,反而會把鴨油煎出來,那樣衝出來的湯更香,更醇厚。」
….
大火煮沸十分鐘,蓋上蓋子轉小火。
用大火煮製是為了讓湯色好看,而這會兒小火燜製,則是為了把鴨肉的香味融入到湯裡麵。
這道湯非常簡單,除了蔥薑,鍋裡不用放任何配料。
大火煮十分鐘,再小火燜十分鐘,掀開鍋蓋,一股香味從鍋裡飄出來。
謝保民往鍋裡加入一小勺食鹽和兩小勺胡椒粉,攪拌均勻,關火出鍋。
他先用快子把鴨翅和鴨掌挑到準備好的湯盆裡,再拿一個密漏放在湯盆上方,將鍋裡的湯倒進去,濾掉骨頭和碎渣。
倒進盆裡後,捏一撮香菜葉放在中間
,這既是點綴,同時也是為了增加湯品的賣相。
曾曉琪嘗了一口,頓時被湯的味道給驚住了。
誰能想到,幾塊骨頭和鴨翅鴨掌配在一起,居然能做出這麼美味的湯,而且鴨翅和鴨掌還不浪費,還能夾到碗裡吃。
這簡直讓人不可思議。
她嘗了一口湯說道:
「之前做,彈幕上老說廚師浪費,其實這是完全不存在的,因為廚師是最愛惜食材的群體,一隻鴨子做出了兩菜一湯,一般人還真做不到這些。」
耿立山讚許的點了點頭:
「對,中餐就是很靈活的,沒有什麼菜必須要用某種配料和食材,都是可以變通的,就像現在灶上蒸著的八寶葫蘆鴨,裡麵的餡料就可以靈活調換。」
拍完了兩道附帶的菜品,林旭再次係上圍裙,趁著葫蘆鴨還沒蒸好,開始用胡蘿卜和萵筍凋刻小葫蘆。
這是比較細致的活兒,尤其是在林旭用菜刀凋刻的情況下。
他切了一段胡蘿卜的頭部,先用菜刀將底部粗的部分凋刻成橢圓,看起來像是葫蘆的底部。
接著再把中間的腰線凋刻出來。
最後修飾頭部,一個一寸來長的小葫蘆就做好了。
擺在盤子裡,大家都圍過來拍照。
「哇,看起來真的一樣,惟妙惟肖的,好漂亮!」
「林老板這手藝真是厲害。」
「上次比賽時沒親眼看到內酯豆腐凋雙魚,一直覺得遺憾,今天好了,見到了另一種精美刀工。」
把質地均勻的食材凋刻成葫蘆不難,但要凋刻得惟妙惟肖,甚至連葫蘆底部的凹陷也凋出來,這就有點厲害了。
而且用的還不是凋刻刀,而是最普通的菜刀。
接著,林旭又用萵筍凋刻了幾個綠色的葫蘆,凋刻好放在一邊,最後點綴用。
鍋裡的鴨子蒸了兩小時,林旭把火關掉,蓋著鍋蓋又燜了兩分鐘,這才開始出鍋。
掀開鍋蓋,一股濃鬱的鮮香味從鍋裡飄散出來,讓人一聞就覺得好饞。
將瓦煲從大號蒸鍋裡端出來,小心放在工作台上,拿來一個空盤子,提著瓦煲中的竹篦,小心將葫蘆鴨提出來,擺到盤裡。
這會兒的葫蘆鴨色澤紅潤,香味十足,渾身上下酥爛,是萬不可能直接動手拿的。
….
放到盤子裡,拿一個長條形的盤子扣在葫蘆鴨身上,快速翻轉,這樣鴨子就倒扣在了另一個盤子裡。
拿掉最上麵的盤子,去掉竹篾網,再用剪刀小心剪斷葫蘆鴨上麵係著的蒲草。
用快子小心給葫蘆鴨擺個造型,接著就該澆汁了。
把蒸鴨子的原湯隔著濾網倒進鍋裡,大火燒開,用勺子不斷在鍋裡攪動,勾入一些土豆澱粉調成的澱粉水。
等湯汁變得粘稠時,往鍋裡加入一些熟雞油。
八寶葫蘆鴨這道菜又是炸又是蒸的,加上用的是油脂豐腴的鴨子烹製,香味方麵是沒得說,就是鮮味還略顯不足,所以要用熟雞油把鮮味提上去。
雞油倒進鍋裡,用勺背在上麵慢慢轉動,讓雞油慢慢融開。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讓湯汁變得更明亮,同時雞油的鮮味會緩慢釋放出來,鮮味更持久。
要是上來一陣攪和,鮮味會在第一時間揮發出來,而且勾過欠的湯汁快速攪動也容易澥掉。
紅潤粘稠且又油亮的湯汁調好,用勺子小心淋在葫蘆鴨上麵。
整隻鴨子的賣相立馬躍升一個台階。
原本隻是造型好而已,但現在卻像是加了特效一樣,油亮的湯汁讓葫蘆鴨多了誘人的色澤和香味。
最後,把凋刻好的小葫蘆放在盤子裡進行點綴。
這道寓意福祿的傳統菜品就製作完成。
「漂亮!師弟能把葫蘆鴨做這麼好,那魯菜另一道傳統老菜布袋雞應該也沒什麼問題了。」
齊振濤補充道:
「還可以做淮揚菜的中的三套鴨,林師傅這手藝真是讓人佩服。」
林旭笑了笑:
「不是我手藝好,是這道菜確實不難,除了脫骨麻煩點之外,彆的都是正常做菜水平,網友們休息的時候可以在家試試,絕對能成為全家最靚的仔!」
試吃環節開始,耿立山沒有直接吃,而是說道:
「吃這道菜,要會欣賞,不然廚師的良苦用心就白白浪費了,為什麼現在的廚師對功夫菜不感興趣,就算做也不下功夫,就是得不到食客的正麵反饋,整道菜花了很多小心思,結果食客牛嚼牡丹一樣吃下去……這種情況下,換我也會敷衍了事。」
曾曉琪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