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東西,你故意拆我台是吧?
沉佳悅咯咯笑道:
“燕寶,你還有什麼好說的?”
“我無話可說,隻想把車停在路邊揍某隻貓一頓……我們上g7高速了,最多半小時就能到迎春街,你們該準備就準備吧……對了,給我燙點青菜,我得繼續減脂,可不能像你們一樣胡吃海塞,一點都不注重身材管理。”
“對對對,我們不注重身材管理,然後注重身材管理的長出了小肚肚……”
陳燕沒等她把話說完,便掛斷了電話。
隻要我掛電話夠快,你就嘲諷不到我。
結束通話後,陳燕瞥了後座上躺著當大爺的墩墩,嘴裡都囔道:
“小肥貓,下次犯我手裡,看大姨怎麼收拾你!”
然而墩墩不為所動,甚至還懶洋洋的打了個哈欠。
下午四點半,店裡的晚飯正式開始。
林旭將灶上的火關掉,掀開鍋蓋,一股肉香夾雜著荷葉香味的水蒸氣便從鍋裡升騰而起。
有了荷葉的加入,濃鬱的肉香中多了幾分清鮮。
該說不說,聞著真挺舒服的。
用快子將表麵已經稍稍有些爛了的荷葉夾出去,鍋裡的菜品這才顯現出來。
其實關火後應該再用荷葉蓋著燜一會兒的,這樣食材中的鮮香味會更加濃鬱,但現在到了飯點,大家都等著吃晚飯,所以燜的步驟就省下來了。
林旭拿來幾個盆,用快子將裡麵的食材分開,青椒跟青椒放在一起,肉跟肉放在一起,全部盛出來後,再將鍋裡的湯分彆倒進幾個盆裡,這樣既能保持溫度,同時也能讓香味更濃鬱。
將這些盆全都端到外麵,再將米飯端出來,今天的晚飯就開始了。
車仔對把子肉比較熟悉,所以就成了打菜師傅,沉佳悅沒有立即吃,而是拿著相機,特意拍了一下菜品,為深夜放毒做好準備。
拍完,這才端著碗,每樣菜都要了一點,又要了一大碗澆上肉湯的米飯。
回到卡座前,她又拍了照片,然後開吃。
先將把子肉夾出來放在米飯碗中,小心去掉上麵纏著的馬蓮草,然後猛咬一口。
把子肉很好吃,肥肉部分入口即化,瘦肉部分勁道多汁,再加上軟糯的肉皮,一口下去,大口吃肉的滿足感就湧上心頭,非常過癮。
除了口感好之外,肉的香味也非常濃鬱,尤其是那種醬香味和甜麵醬若有似無的甜味,讓肉多了幾分鮮嫩。
吃一口肉,再扒拉一口澆上了肉湯的米飯,舒坦!
“不愧是把子肉啊,吃起來就是過癮,旭寶你趕緊來吃呀,超美味。”
林旭這會兒正在給老爸老媽打電話,讓他們回來吃飯,聽到沉佳悅的催促,便掛斷電話也準備來吃。
沉佳悅吃了兩口肉,覺得稍稍有些膩了,便夾起燉軟了的青椒咬了一口。
辣椒裡滿是肉湯,吃到嘴裡有種青辣椒特有的清鮮,還帶著一股甜味,緊接著,便是青椒特有的鮮辣。
這股辣味不僅讓嘴裡的油膩感一掃而空,同時還讓胃口大開。
呼呼……怪不得大家都說吃把子肉青辣椒是必點菜品呢,吃起來就是不一樣,跟米飯和把子肉簡直是完美搭檔。
林旭同樣端著飯菜走過來,坐在了沉佳悅旁邊:
“咋樣,好吃嗎?”
“超美味,吃著特彆過癮……吃飯之前覺得一大碗米飯就夠了,現在看來,一大碗根本不夠看,起碼得再來一大碗。”
沉佳悅夾著皮蛋咬了一口,蛋香味和肉香味混合在一起,那感覺,真是沒得說。
接著她又嘗了嘗彆的食材,不管是浸滿肉湯的豆腐乾,還是柔軟而不失筋道的手工麵筋,亦或者鮮香濃鬱的茄子,全都非常好吃。
感覺這肉湯跟有魔法一樣,將這些平平無奇的食材,變得更加美味了起來。
至於米飯那就更彆說了,澆上肉湯拌勻後,米粒被油脂包裹著,吃起來順滑又過癮。
一碗米飯感覺還沒咋吃呢,就變成了半碗。
再然後,就徹底見底。
一旁的林旭也沒想到把子肉會有這麼好吃,簡單的甜麵醬配醬油,居然把肉本身的香味給燉了出來。
豬肉濃香,配菜美味。
這麼配著吃真是無上享受。
難怪之前有人說濟南人幸福呢,每天都能吃到這種美味的把子肉,確實挺幸福。
“原本以為華北地區的人都不咋吃米飯呢,沒想到山東人吃米居然不次於南方人。”
“是啊,這米飯,這菜,很難相信這是北方美食。”
“超級過癮,等會兒我還得再來一碗,太好吃了。”
“我也是,過去吃飯從不回碗,但今天,要打破這個習慣了。”
“……”
員工們吃得很開心,不管把子肉還是配菜,都讓他們重新認識了山東美食,讓他們知道,齊魯大地除了自帶宮廷buff的魯菜之外,市井小吃也非同一般。
沒多久,陳美娟林紅旗以及沉國富兩口子、崔清遠兩口子、強哥小兩口以及耿樂樂耿立山等人全都到了。
既然店裡要做把子肉,自然要過來品嘗品嘗的。
大家取餐後,各自找地方坐下來開吃。
崔清遠就著把子肉扒拉一口米飯,看著耿立山問道:
“立山先生,為什麼南方的大米,會在山東生根發芽呢?”
耿立山咬了一口百葉結,笑著說道:
“因為這是大運河的流域,過去大運河是南北流通的重要渠道,把子肉這種美食,也跟漕運相關,那些船夫每次靠岸,都要趕緊吃點好的,而現成能做出來的,自然就是把子肉了……整個大運河沿線,其實都有類似的肉和飯。”
這話讓老沉動了心思,沿途都有?那回頭要是順著大運河旅遊一遭,這不頓頓有肉吃嘛?
他好奇的問道:
“還有哪有類似的肉啊?”
“濟寧甏肉、滕州大肉、徐州把子肉……以及大運河最南端的南京,南京雖然沒有把子肉,但卻有大刀肉,做法和大小,跟把子肉挺像的,區彆是南京一般配麵吃,反而不配米飯了。”
整個大運河流域,北方人吃大米,南方人吃麵,這恰恰反映了當時南北流通的現象。
南方人到了北方吃不慣麵,所以北方的酒肆飯莊想要賺他們的錢,就賣米飯,而南方同樣如此,想賺北方人的錢,就得做北方人愛吃的麵。
久而久之,這種習俗便被保留了下來。
導致現在水稻種植區的蘇南,麵食種類不勝繁多,而不怎麼種植水稻的齊魯大地,卻一直有吃米飯的傳統。
美食的傳承和發展離不開人類的遷徙繁衍、文明更迭。
所以研究美食,有時候也是研究曆史。
為什麼世情《金瓶梅》那麼受歡迎,就是因為書中描寫了當時的整個社會的人情風貌,物價、風俗、習慣、俚語粗話等等,可以說將整個明朝中期的風貌全方位的展示了出來。
而且開頭到結尾,物價方麵有明顯的崩壞,這也反映出了明王朝逐漸走向沒落坍塌的過程。
陳燕抱著墩墩進門的時候,剛剛吃過把子肉米飯的舒雲問道:
“燕寶寶要不要吃點米飯?配把子肉超過癮,你要想吃我不告訴彆人,隻要大家不知道,那不就等於零卡嘛。”
陳燕態度很堅決:
“不了,作為一個逆生長的美少女,我拒絕吃一切長肉肉的美食……給你乾兒子,給我當了一路配重,還跟我吵架拌嘴。”
舒雲很難相信一個大活人跟貓有什麼好吵的,她接過墩墩放在服務台上,笑著問答:
“餓不餓寶貝?乾媽上樓給你拿吃的,你乖乖等著啊。”
“喵嗷!
!
!”
一聽到吃的,墩墩立馬變得迫切起來。
陳燕跟著舒雲一塊兒上樓,她原本打算在所有人都吃肉的時候,自己優雅的吃著健康減脂的水煮菜,這在精神層麵,將會是對大家的一記爆殺。
但來到樓上,聞著誘人的香味,看著巴掌大的肉片,她覺得被爆殺的不是彆人,而是自己……
啊啊啊啊這把子肉看著也太誘人了吧!
突然不想減肥了……
————————
本章5200字,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