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章:東廠太監 2_我的極品後宮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同人動漫 > 我的極品後宮 > 048章:東廠太監 2

048章:東廠太監 2(1 / 1)

在明朝扮演反派角色最多的是什麽?恐怕隻有一個答案—太監。

偶爾也會有幾位有良心的好太監,但絕大多數的時候所碰到的,一定都是作惡多端的壞太監,而且級別越高的壞人,也大多都是級別越高的太監。在裏麵貪汙幾個錢,練幾招神功,殺幾個忠良,禍害幾方百姓,對這幫人而言都是家常便飯。而且越是壞事做絕了的,還越是不容易惡貫滿盈,經常是被人圍攻,卻怎麽殺也殺不死,把人恨得牙根子直癢癢,衝上去咬死他們的心情都有。

明朝的太監自然而然的成了這樣的一群人,什麽好事都不幹,什麽壞事都幹;什麽錢都敢貪,什麽人都敢殺。皇帝是他們連蒙帶騙教壞的,大明江山也是他們吃喝嫖賭禍害沒的,要找大明王朝的罪人,這一幫人第一個跑不了。

在大明王朝裏每一件比較丟臉的事情,甚至每一段比較丟臉的年代裏,都可以很輕而易舉的,從中揪出一個或者多個十惡不赦的太監來。從土木堡之戰的慘敗中可以揪出王振,從明憲宗近二十年不上朝的懶惰中可以揪出汪直,從明武宗一生的荒唐享樂中也可以揪出劉瑾,從木匠皇帝朱見深極品的作風中更揪出了魏忠賢,這四個人便是明朝大名鼎鼎的四大權閹。

明朝的宦官們,真的有這麽大的能量,強大到可以為一個王朝的滅亡負全責的地步嗎?假若是真的,對懷著報國之夢,渴望建功立業的有誌青年們來說,這些權閹們,恰恰將是他們麵對的最為直接,也是最為強大的對手。

要想戰勝一個對手,就要首先了解這個對手。所以要戰勝太監,就要首先了解太監。明朝的太監。他們的組織機構,他們的典型人物,最重要的他們為什麽會變得如此的強大?

在許多人眼中,那些後來如雷貫耳的權閹們,他們的發跡之路,是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的。難在那成為太監的要命一刀,而容易在於熬過這一刀後,機緣巧合拍對了皇帝或皇妃的馬屁,從此搖身一變,從一文不名身份卑微,變成呼風喚雨權傾朝野,很無恥卻也很幸運。

然而對於每一位權閹而言,在他們看似很無恥很幸運的發跡之路背後,卻都有著鮮為人知的,很艱難很辛酸,如同煉獄一般的拚殺。要了解這鮮為人知的拚殺,卻需要先了解他們拚殺的戰場,明朝的宦官製度。

明朝的宦官製度,在各級官職名稱,以及整個行政體製上,都與前朝有極大的不同。原因在於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最為忌憚的事情之一,便是宦官專權。所以在明朝建國後,即使是宦官中品級最高的人,也不過四品,俸祿不超過祿米一石。同時內宮宦官的權力分配,也極度細化,號稱內監二十四衙門,分為十二監、四司、八局。如此龐雜的機構,也令宦官權力極難統一。

這一條對於整個明朝宦官力量的消長,可說是貫穿始終,盡管朱元璋禁止宦官幹政的願望成為泡影,但是他的宦官製度的設定,卻至少保證了一件事,細化龐雜的宦官機構,使宦官權力自身也難於統一,像唐朝宦官那樣大權獨攬,甚至操縱皇帝如木偶的鬧劇,在明朝根本沒有可能。

也正是這樣的現實,確立了明朝曆代權閹們唯一的人生追求,操縱皇權不指望,借皇權狐假虎威才是真。

對於每一個初入行的宦官來說,即使是這樣的夢想,也是前路漫漫,艱險重重的。如果說升官如爬山,那麽從底層宦官,爬升到宦官中的頂層,則更像是爬喜馬拉雅山。艱難之處,正在於明朝宦官製度機構冗雜,等級森嚴的體係。

這個體係的第一個特點,就是山頭多,所謂的衙門,最高官職不過四品,山頭卻有二十四個,這其中的十二監,另外還有四司,以及八局,合稱為二十四衙門。

許多衙門的職能重迭,辦起事來相互掣肘,單個衙門能夠承擔的職能,更拆分給多個衙門。如此一來相互牽製,辦事效率勢必打折扣。可是朱元璋要的就是這樣的不科學,誰都專不了權,也就誰都威脅不到皇權。

無論走到哪個山頭,再仔細看看內部的等級結構,恐怕又會看到更不科學的景象。每一個單個的衙門裏,都有森嚴的等級設定,比如十二監中,最高級別負責人統稱為太監。在明朝太監一詞隻有宦官中最高一級的群體才可以使用,下麵分別是少監、監丞、奉禦、聽事各級名稱,最底層的為雜役。

而在八局之中,稱呼則大同小異,分別為經理、管理、監工等名稱,一樣的等級森嚴。可以想象,在這樣一個山頭林立,等級森嚴的體係中,初入行的宦官,從最低級別的雜役幹起,不說成為權傾朝野的大太監,即使是在他所在的衙門裏,熬得一個相對高一點的行政級別,恐怕也要把幾十年搭進去。

而從這樣一個體係中,自下而上熬上來,並最終成為宦官行業佼佼者,甚至能夠青史留名的宦官,無論正邪,都當屬其中能力最優秀者。

當然除了能力之外,運氣也很重要。有很多時候,一個宦官到底能夠混成什麽樣子,從他剛入這行時,究竟被分配到了二十四衙門中的哪一個單位開始,就已經注定了。因為二十四衙門雖然山頭林立,但論份量,也同樣是有差別的。

分量最重的就是十二監中大名鼎鼎的司禮監,在朱元璋時代,他的職能隻不過是掌管皇城出入關防,可是到了明宣宗在位的時代,他的地位便如一直蹭蹭上漲的股票,常年水漲船高,到明末的時候都是績優股。原因正在於從那時起,他掌握了大明中央的重要權力,奏折批閱權和蓋章權,尤其是蓋章權,同時在特務組織東廠成立後,東廠提督太監的職位,通常也都是由司禮監的二把手,即司禮監秉筆太監兼任。

在山頭林立的宦官體係中,司禮監既參與行政權,又掌握監察權,權位之重堪稱二十四衙門中的翹楚。而在級別設置方麵,司禮監分為掌印太監、秉筆太監和隨堂太監三級,外加他還掌管宮中負責印刷藏書的經廠,由司禮監提督負責,下屬級別為掌司,即使是初入司禮監的菜鳥宦官,行政級別也要高於其他衙門的菜鳥們,對於宦官來說,進入司禮監,等於少奮鬥十年。

而僅次於司禮監的,便是掌握大內兵權的禦馬監。禦馬監可稱為十二監第一署,在朱元璋時代,它隻負責宮廷養馬等事務,到了朱棣統治時代,開始從各地選拔精壯,組成由禦馬監掌管的宮廷禁衛騎兵,到了明宣宗在位的時候,它的規模進一步擴大,組成了擁有兩萬士兵的四衛軍,他們開始在戰場上揚名立萬,則是在北京保衛戰中,在明朝三大營精銳全軍覆沒土木堡的危機情形下,禦馬監騎兵在彰義門之戰中力挫驕橫的瓦剌騎兵,立下保衛北京的大功。

從此成為名動天下的強兵,除了直接擔負軍事作戰任務之外,禦馬監的宦官們,還擔負著監軍的責任,時常受命出外擔任監軍,並在各地擔任鎮守太監。對軍權的參與和話語權,使禦馬監的地位,自永樂時代開始扶搖直上,成為二十四衙門中的另一個重量級機構。而明朝山頭林立的宦官體係,也因此形成司禮監、禦馬監、東廠構成的權力三角形。

如果一個菜鳥宦官,有誌成為宦官行業中的領軍人物,那麽他的第一步,便是要進入這個權力三角形,否則一時得勢,也無法長久。

然而要進入這個權力三角形,僅憑運氣也是不夠的。說到某個宦官得勢的時候,總是喜歡把逢迎拍馬當做第一個原因,事實上在明朝得勢,就要進入這個權力的三角形,可是要進入這個權力三角形,僅會拍馬屁卻遠遠不夠的。因為在這個權力三角形裏,無論哪一角都屬於業務性極強的單位,隻會拍馬屁而沒能耐的進來,不止毀了自己,更是毀了單位。

這兩個足以令菜鳥宦官少奮鬥很多年的衙門,對成員的選拔標準,也是二十四衙門中最為嚴格的。明宣宗時代,明朝開始在內宮設立內書堂,由大學士教授宦官讀書。這可以說是明朝的太監培訓班,這樣的培訓班,也不是誰隨便可以進入的,通常都是從新進年輕宦官中挑選,優先選擇聰明或是肚子裏有墨水的。

權傾朝野的大太監王振,就是因為他入宮前有過教書先生的工作經曆,得以優先選用。禦馬監也是一樣,這衙門幹的是打仗的活,對武藝甚至軍事謀略都有要求,在這個衙門嶄露頭角的不少宦官,如正德年間平定安化王叛亂的張永等人,都是有打仗的真本事。

所以能在明朝混到呼風喚雨級別的宦官,拋卻人品不談,論能力,都是有專業水平的。他們走向權力高峰的每一步,除了低眉順眼的巴結外,更有咬牙切齒的拚鬥,刀光血影中結結實實的殺出來的。

興亡皆有因,盛衰豈無憑。朝代之末,政風腐敗,民德頹喪,此時往往有奸佞滋生,惡人當道,忠良反遭迫害。

當明朝走向衰落之時,也同樣出現了許多亡國敗政的奸惡之徒,而明末天啟年間魏忠賢專權則使宦官擅權亂政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他統領法外機構東廠、錦衣衛等特務機關,操縱朝野臣民的生殺予奪,魚肉百姓,心狠手辣,搞得國家無寧日,民不聊生,致使大明王朝最終走向滅亡。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亂世小軍戶 星際萬人迷,怪物們排隊跪求我契約 攝政王殿下,你家殺手缺根筋! 東京:幕後玩家 種出個帝國神話 春欲沉淪 佞臣他白日冷臉,夜晚爬榻偷親她 剜目斷掌慘死後,我攜權臣亂皇朝 教育的追夢人 抄家後,她賺瘋!權臣跪著求入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