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曹魯興周禮 晉室複生亂_東周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東周策 > 第057章 曹魯興周禮 晉室複生亂

第057章 曹魯興周禮 晉室複生亂(2 / 2)

公子赤回道:“非也,吾乃曹人!”

戎主麻裡耳笑道:“曹人請軍擊曹人,何其怪哉!”

公子赤亦輕笑道:“我屬曹人,曹非屬於我,擊之乃取曹也!”

戎主麻裡耳蔑言道:“如此說來,公子是利我戎族之力,為汝奪取君位!好個借刀殺人!汝察我願為出兵否?”

公子赤輕言道:“出兵與否,但看戎主有無侵吞天下之心!”

戎主麻裡耳不解問道:“此言何意?”

公子赤釋言道:“戎主若無長誌,我便說得再多,亦無濟於事,戎主若誌在天下,當知助我大益也!我若得曹,即可與戎族兩支鼎立濟水中遊,進而緩步圖強,進而出世爭霸,天下舍我其誰!

戎主麻裡耳聞言大喜道:“此語甚合我意,咱家便應了這不情之請,兩萬戎騎隨時聽候差遣!”

聞得此言,公子赤含笑拜謝,戎主麻裡耳隨之邀其共享盛宴。

不數日,公子赤返回南國有戎氏,並複言戎君風熹,戎騎一萬不日即來彙合,繼而共擊曹室。

是年冬月,戎族兩部合計三萬餘人,浩浩蕩蕩逼近曹室而來,關乎社稷存亡,茲事體大,曹公姬夷當即行朝議事。

群臣集畢,曹公姬夷當朝問日:“有戎氏通敵叛國,勾結番邦北戎,禍亂中原,我邑首當其衝,眾卿如何看待?”

大夫曹羈隨言諫道:“戎眾以無義,君請勿自敵也。”

曹公姬夷蔑言道:“如卿所說,戎興不義之戰,籍當必敗,其勢雖眾,我又有何懼?”

謂此,群臣止言,再無複語,曹公姬夷見狀即告退朝,出而整頓軍備,意待迎擊戎軍。

三日後,曹公姬夷佩劍掛甲,攜之兩萬精兵行將出征,大夫曹羈隨又臨城諫阻,伏地叩拜道:“君有血勇之氣,是為曹室臣民之幸也,然則臨事,亦需審時度勢,擇上謀而行之,今明知敵強於我,乃要直麵與戰,而行下下策,實非百姓之福也!望君謹念兩萬將士性命,罷戰退防,尋援退敵!”

曹公姬夷駐馬譏笑道:“卿言上謀,敢問何為上謀?”

大夫曹羈回道:“齊魯兩強,尋一出兵援助,敵必不戰而退,兵不血刃而退來犯之敵,不為上策乎?”

曹公姬夷傲言道:“齊魯正行聯姻之事,斷而他顧有違禮也!區區有戎氏,何堪擋我,我自退敵便了,不必勞駕齊魯興師動眾!”

聞言,大夫曹羈叩首誠言道:“君請三思!”

謂其如此糾纏,曹公姬夷焦躁不堪,慍怒道:“我意已決,膽敢阻大軍出征者,殺無赦!”說罷,即欲掣劍斬殺大夫曹羈。

隨行眾臣見此,趕忙上前將其拉下,一行人隻得目送曹公姬夷領軍行去。

行至南山之野,戎曹兩軍相遇到,隨即擺開陣勢,接住廝殺,一時間難分勝負。

大夫曹羈則與一邦文臣於朝等候戰報,不期前線戰報尚未傳來,城前卻傳來戰情,原是戎軍見之曹公領軍出城迎戰,料其後方空虛,遂兵分兩路,北戎戎主麻裡耳領本部戰騎迎戰曹軍於野,有戎氏戎軍風熹則另率一部,輕裝簡行直取曹都陶丘。

大夫曹羈無奈之下,隻得攜領兩千城防甲士,憑險駐守陶丘。

然有戎氏萬數敵軍來襲,實力懸殊太大,僅靠這兩千老弱部族,決難受住陶丘,大夫曹羈旋即著書曹公姬夷,諫日:“陶丘遇險,社稷將亡,祈請還師回防,及後從長計議,再尋破敵之策!”

信簡發出,大夫曹羈每日登城而視,期盼曹公姬夷回師來援,然則援軍毫無蹤影,大夫曹羈亦隻得率部苦戰,有戎氏部族幾番登上城,皆為大夫曹羈率眾拚死殺退。

如此堅守至第七日,城中守軍僅剩八百餘,曹公姬夷援軍仍未到來,趁得敵軍鬆懈,信使突入城中上傳曹公回複信簡,眾人展而閱之,見信書道:“有戎氏烏合之眾,眾皆不得驚慌,汝部堅守三日,待戰敗北戎,即刻回援,與之裡應外合,一舉殲滅有戎氏叛軍,如此可得全勝也!”

觀畢信簡,大夫曹羈一陣大笑,進而脫髻謂眾言道:“豎子惶瀆兵法,無根之木豈能活命,三諫之義已代我城,於國於君,我已仁至義儘,曹室將亡,眾尋去路罷!”言訖而退。

趁夜敵軍無備,大夫曹羈遂領得家眷逃往陳地。

豎日清晨,戎君風熹複功陶丘,因之城內守軍棄防,不及一個衝鋒,戎軍輕鬆破城而入,陶丘由是為其攻下。

再觀南山之野,戎曹兩軍激戰七日,儘皆人困馬乏,曹公姬夷窺見糧草殆儘,欲做最後一爭,遂親領三軍衝殺戎軍,不曾想又陷入纏鬥之中。

戰至黃昏,兩軍即欲歇戰將息,而見東側山後殺來一軍,察觀旗號乃是戎君風熹領軍殺來,曹軍儘皆心驚膽寒,頓時戰意全無,潰向四處逃散。

而見此景,戎族兩部合兵一處,愈戰愈勇,將之曹軍徹底擊潰,曹公姬夷亦戰死於亂軍之中。

隔日,戎軍兩部攜得勝之師開進陶丘城,更迎立公子赤為曹室新君,曹亂至此告一段落。

自此戎曹互成同盟,占據濟水中遊,大有呈強入世之勢。

此處事停,還觀北境晉室,曲翼兩族之爭方才落下帷幕,不過數年,竟又生內亂之像,謹見晉群公子謀殺遊氏二子。

何以有此?話待從頭說起,話說晉公姬詭諸繼位之初,秉承武公圖強之誌,予外擴張暨強,適時驪戎地近晉室,是為晉軍極易踐踏之處,晉公姬詭諸遂決對戰驪邑。

為君首戰,晉侯姬詭諸之才識還未顯漏,亟得臣民擁護,遂於出師之初,卜卦測定吉凶,乃命史蘇占之。

卜後,大夫史蘇上言道:“勝而不吉!”

晉公姬詭諸不解道:“此為何意?”

大夫史蘇:“觀卦象,雜亂無章,形似齒牙交錯,恰似戎晉之勢,兩者交捽其間,難分彼此,以晉之力戰戎,勝而不難,臣故日可勝,而驪戎之患,難以一戰平定,如若久戰不下,恐落人口舌,以致民心相背,公之君位動搖,臣故日不吉?“

晉公姬詭諸不悅道:“寡人伐戎,為國為民,即便耗得些許時日,亦不失為大功一件,何人敢口出不敬?但有口誅寡人者,我必使刑罰之,誰敢興之?”

大夫史蘇餒言道:“君使強權,自可禁閉眾人之口,甚或豎日可聞奉承之言,然則忠言逆耳利於行,亟當無人真心事君,君將難得良言,禍將起也!”

晉公姬詭諸不忿道:“寡人便不信了,為福社稷還能滋生禍端耶?”說罷,即著侍臣送客。

大夫史蘇一聲歎息,無奈拜彆。

時過半月,晉公姬詭諸統領車步大軍,共計四萬餘,踏上伐驪征城。

驪邑小邦,遇晉來襲,軍民無不亂了心神,驪君姬存與朝商議退敵之策,然則滿朝文武,言戰者,博名而爭以成仁,期與社稷共存亡,議和者,為利稱臣以求生,寄得爵祿存血脈,驪君姬存一時亦不知如何是好。

還至後宮,心煩意亂之際,得遇公主驪姬,驪君姬存向其傾述道:“生逢亂世,弱肉強食,驪室弱邦將為強晉所並,寡人將為亡國之君矣!”

聞其感傷之言,公主驪姬亦不知如何安撫,唯有伴隨之一聲歎息。

觀其麵色感傷,驪君姬存反而安慰道:“晉軍大舉來犯,寡人自知在劫難逃,這幾日我便差人護送阿妹及親眷去往彆國避難,好歹要我驪室留下血脈!”

謂其所言,公主驪姬置之不理,轉而言道:“阿兄既知與晉爭勝無望,那又何苦與晉一爭耶?”

驪君姬存搖首淒笑道:“我亦不願與人爭,然其來勢洶洶,誓要滅我社稷,寡人戮就君位,不爭又待如何?難不成棄卻百姓,一走了之!若此將負千古罵名,驪室後裔亦將為人看輕,人見人欺,寡人實不願見諸如此也!”

公主驪姬辯道:“阿兄若無與人爭勝之心,不爭便是有何不可?寄存驪室之法千千萬,何苦獨行死路一條!”

聞聽此言,驪君姬存淡笑道:“阿妹有何退敵之法,不妨說來,暨與阿兄解困!”

公主驪姬鄭重其事道:“並地入晉,謀勢代晉!”

驪君姬存止笑正色道:“甚是玄妙,何解?”

公主驪姬釋言道:“我意與晉議和,為臣為奴皆可,但求活著便好,及後於晉謀求發展,但問邦國根本,莫過於軍政要務也,寄得一日,驪人任掌軍政之職,覆晉為驪,易如反掌,今日之晉室,即明日之驪室也!阿兄以為可行否?”

驪君姬戎半認同道:“阿妹若覺可行,大可試行之,寡人卻是無法執行此法,我乃驪室脊梁,如若貪死降晉,驪人脊梁折斷,再也無力直起腰乾,何談複國之望?”

公主驪姬憤而起身,欲待再勸,卻見驪君姬存揮手止言道:“我意已決,與晉一爭驪室即是亡,亦要亡得壯烈,阿妹自行珍重!”說罷,起身而去。

公主驪姬於後,觀其身影,真就似頂天立地之鐵骨脊梁,遂於心底起誓,此生為人必似如此,爭做錚錚烈骨,匡扶驪室。

而驪君姬存,未遇到公主驪姬之前,實不知如何應對來犯之敵,聽聞驪姬講言“並地入晉,謀勢代晉”之後,乃覺得此舉是救驪室唯一之法,其亦知曉晉軍勢大,與爭必敗,然予求和,晉室大舉來犯定無和談之意,唯有以武促和,遂決意一死,以成公主驪姬救驪之法。

驪姬救驪之法,乃在保存實力,以退為進,驪君驪存推行以武促和之時,亦是竭儘所能保護軍民無傷,及之至次日朝會宣布對晉作戰,乃將驪邑之民全數遷出,安置於鄰邦諸侯,另將驪室三軍分做十支,棄守驪邑插入晉室腹地,占據晉室一地予以堅守,以圖後效。

君命下達,驪邑一夜空巷僅剩,得三千心腹隨君駐守驪邑,不數日,晉侯姬詭率軍兵臨城下,謂敵勢大,驪君驪存亦無守城之念,遂領三千親兵隨己儘出,迎戰晉軍。

兩軍城前擺開陣勢,晉公姬詭諸蔑言道:“數萬晉軍征伐至此,數汝竟引軍數千相抗,欺我耶?辱我也!”

驪君姬存大笑道:“戰後便知!”

晉公姬詭諸誠言道:“謂汝忠勇之士,寡人不忍殺害,勸汝早降!

驪君姬存摯言道:“驪室上下,人皆可降,唯我不可降,驪亡我亡,驪存我存!”

晉公姬詭諸隨即執劍在手,肅言道:“即如此,彆無可說,疆場分生死!”

驪君姬存亦無懼色,挺搶上揚道:“三軍備戰!”

待其音落,晉公姬詭諸順勢揮下長劍,斥師出擊,驪君姬存回搶縱馬領頭而出,引得驪室弱旅迎戰晉軍。

隨之戰鼓轟鳴,兩軍激烈絞殺至一處,即便是兩軍懸殊如此巨大,驪軍三千之眾仍能堅持與敵激戰一晝夜,堪將叛亂晉軍陣腳,斃敵近萬餘。

然以三千驪兵對戰晉室數萬大軍,其勝負不言而喻,曆經晝夜激戰,驪軍傷亡殆儘,驪君姬存亦戰死於疆場。

次日巳時,全殲滅驪軍,晉公姬詭諸麵展笑容沾沾自喜,即命三軍打掃戰場,以備開赴城中,恰在此時,晉室邊關戰報似如雪花一般飛入晉公姬詭諸手中,皆言驪人侵境請求援兵。

遇此突發狀況,晉公姬詭諸滯目望城,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值此進退兩難之際,適見城頭打出白旗,一將行出謂下言道:“驪邑公主,恭請晉君城頭一敘!”

驪城即破,邊界卻現驪軍擾境,直是怪也!晉公姬詭諸一頭霧水,適聞驪室公主請見,或可從其口中得知詳情,由是壯膽赴會,策馬入城。

上得城頭,隻見一女身著華服,倚欄而望,晉公姬詭諸按劍直言斥道:“汝今驅軍擾境,欲做與謂之爭耶?”

公主驪姬回身禮言道:“非也!乃向晉君請降也!”

觀其音容身形,隻見此女生的驚世容顏,小顰微笑儘妖繞,淺注輕勻長淡淨。晉公姬詭諸暗自驚歎,世上怎有如此尤物,然其身為一國之君,麵上乃要保持鎮定,遂接言道:“祈降於我,獻地臣晉即可,何故使軍範我疆界?”

公主驪姬回言道:“與晉相爭,驪室便傾全邑之力,亦難得勝!就地請降,又恐晉君不允,故做此舉,盼君應勢而為,準我降晉!”

晉公姬詭諸忿言道:“汝就不怕寡人因此怒而戮儘驪人?”

公主驪姬冷言道:“君將如此,小女子亦無能阻攔,不過晉君大可試之,餘皆不敢保證,小女子可保晉君半生不得安生,君自決之!”

晉公姬詭諸恨恨言道:“小小女子,竟有如此心計,汝待何為?”

公主驪姬歉言道:“小女子彆無長誌,餘不忍棄卻驪邑百姓,一心存驪而已,若君不信,小女子可入晉為質,嫁君做妾!”

晉公姬詭諸嗤言道:“汝雖貌美,然寡人後宮佳麗不比汝差,且寡人亦非饞美之人,汝一亡國之奴,有何資格入我晉室廟堂!”

公主驪姬麵不改色道:“小女子謹以一邑之地充作嫁資,軍民改籍入晉,試問晉宮佳麗,可曾還以如此厚禮?若得小女事君,驪人馴服為君所用,君亦可不戰而定驪戎之患,何克而不為!”

聞及此語,晉公姬詭諸一改峻容,隨之展言漏笑,輕執驪姬玉手,進而攜之轉身望向城下,謂對三軍言道:“驪已並地入晉,驪民即晉民,及後勿的作賤驪人,著即整裝,還師凱旋!”言訖,即攥公主驪姬同登軺車,於路即與驪姬行就好事。

至此,晉公姬詭諸遂克驪戎,獲驪姬以歸,有寵,立以為夫人,驪姬之亂自此而始。欲知後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最新小说: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全球詭異:我能提前模擬 申公豹:我都不爭了,你們倒來求我了? 從召喚魅魔開始加點升級 大宋文豪 奧特:掠奪詞條!開局升格黑暗皇帝! 擺爛繼父,養女越強我越躺! 玩家降臨,這個掌門我不當了 無限之諸天橫行 詭秘遊戲生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