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霓虹物語1980(7)_泡沫時代東京文豪_线上阅读小说网 

7 霓虹物語1980(7)(1 / 1)

80年代初的東京,如果是庶民傳統還在的町區,人情味還是很足的,遠不是幾十年後的‘迷失東京’,一切都那麼冷淡迷離。所以,即使是一個不太熟的街坊,能有這樣的好意也不奇怪。而林千秋也受此啟發,一下找到了賺第一桶金的方法!

是啊,職業圍棋賺第一桶金是不合適,等回報的時間太長了。可是業餘圍棋呢?

不得不說,八十年代的日本業餘圍棋還是很有搞頭的。因為這個時候日本經濟特彆好,帶動文化開始發力。而圍棋作為一個很好的文化項目,在這股風潮中和相撲一起被拔高到了‘國技’的地位(也有這段時間日本圍棋一騎絕塵,是絕對優勢的項目的原因,國民總是會對有優勢的項目更熱情)。

根據統計,此時日本的圍棋人口是1200萬,各大新聞媒體紛紛設立獎金豐厚的圍棋大賽(所以日本有名的圍棋大賽都是‘新聞棋戰’)。還有各路大企業,也非常樂於讚助圍棋,以提升品牌逼格。

這種潮流下,隻要能成為職業圍棋手,不說大富大貴,小康生活是穩穩的——就算是個職業菜雞,拿不到什麼比賽獎金,那平常下下收費指導棋,開開圍棋教室,在一些願意‘讚助’的企業掛職什麼的,也能很滋潤了。

不過,如果真的是職業圍棋手的‘底層’,其實收入是不如業餘棋手的頂層的。

因為日本圍棋職業化做的很規範,職業棋手不可能參加業餘比賽,而業餘比賽在這個圍棋大火的年代又多的是。而且職業棋手中的小透明可沒什麼商業價值,業餘棋手中的天王就不一樣了......

總之,這就是個‘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典型案例。事實上,這年代還真有定段成功,成為職業棋手,最後發現職業圍棋不好混,不要職業棋手身份,又回去做業餘棋手的呢!

而林千秋正是看中了業餘圍棋門檻低、來錢快的優點(對有實力的她來說是這樣),至於說天花板低,那倒不是問題。在碰到天花板前她肯定能攢夠‘第一桶金’,之後就會做彆的去。到時候業餘圍棋也好,職業圍棋也罷,就都和她沒關係了。

林千秋回家研究了一下那張傳單,發現‘德享杯’是一周以後開賽的一個小型業餘棋賽,舉辦地在東京千代田區,冠軍獎金是50萬円。另外,還有三天截止報名...最好的是,它對參賽者沒有任何要求,隻要付3000円的報名費,沒有任何段位證書都可以報名。

這挺難得的,正式的業餘大賽一般也會要求有個業餘段位,業餘三段、五段,甚至更高——想到這些,林千秋已經打定主意,等到拿下‘德享杯’,她就去棋院遞交棋譜,弄個業餘段位證書,以免一些合適的比賽沒法參加。至於獲得證書需要花錢,當是投資了。

是的,她已經決定靠參加業餘棋賽掙自己的‘第一桶金’了,也就開始規劃起來了。

林千秋行動力也是挺強了,周日下午2點得到這張傳單,三點半就到了千代田區的報名點報名——其實可以郵寄報名表,不過她人在東京,也擔心郵寄出問題,乾脆就現場報名了。這樣順便還能了解一下更具體的賽程安排,看看比賽場地呢!

賽程主要分為兩部分,即外圍賽和本賽。外圍賽是大部分報名參賽者需要經曆的,外圍賽階段,大量的報名參賽者經過殘酷的淘汰賽,最終隻有16名能夠進入本賽。

而進入本賽後,他們會和另外16名參賽者彙合。這16名參賽者就各有來曆了,他們有的是業餘高段位者,有的是棋院推薦的院生,而像是職業棋手的入室弟子,也不是沒有。

林千秋沒有這些‘來曆’,那就隻能勤勤懇懇從外圍賽打起了。不過這也不是沒好處,她現在正好對這個時代的圍棋不太熟悉,還能借此機會多和一些水平不高的業餘棋手交手,免得乍遇高手翻車。

另外,離‘德享杯’開賽還有一個禮拜,她也不是就什麼都不做了。報名回來的路上,她就順路去了一趟書店,買了一本最新的名局棋譜和一本死活題集。是打算這一個禮拜多打打這個時代的棋譜,做做這個時代的死活題。

了解這個時代的圍棋理念、流行定式也很有必要——雖然她看起來很自信,好像冠軍也不在話下,但實際也會擔心翻車。這就像是大學生做小學生的奧數題集,看起來應該遊刃有餘的,可到底怎麼樣,還是得上手了才知道。

考慮到之前在圍棋會所舉辦的小比賽上,還被人家的騙招給騙到(雖然最後靠硬實力都給平趟過去了),這種擔憂也不是沒道理的。

就這樣一番準備,等到一周之後的‘德享杯’外圍賽開賽時,至少林千秋自己是覺得胸有成竹了...如果將她這周的心路曆程寫成書,大概就是《八十年代圍棋一周速通,從入門到精通》這樣的。

嗯,都是半個世紀前的圍棋技術了,拿捏!

感覺有點兒過於樂觀了?不過從結果來說,好像也沒什麼問題。事實,林千秋的‘德享杯’從一開始就很順利:

‘德享杯’的外圍賽是分組循環賽,所有報名選手被分為了16組,每組一般是12人,隻有一個組有13人。組內打循環賽,每人賽11場或12場,按照勝負戰績算積分,組內積分第一的晉級本賽——如果出現並列,就看雙方勝負關係。

更極端一些,兩個並列第一的人是和局,則算小分。算小分也是入段時常見的,考慮到圍棋比賽和局比想象中多,互相之間隻賽一局的情況下,這種預案也不算杞人憂天。

林千秋所在的小組是12人的,她就有11場比賽要打。這11場比賽安排比較密集,賽程是一周之內結束,所以一天雙賽也很常見。

這在此時的職業棋賽中極其罕見,哪怕是快棋賽,也就是比賽用時少,也很少會一天安排兩場比賽,感覺那樣腦子都要燒壞了。

不過嘛,‘德享杯’不是職業棋賽,更何況這還是對參賽者未設下任何門檻的‘外圍賽’,真就是一群‘業餘低手’在競技。這種競技質量,一天雙賽也就不算什麼了,真要說的話,棋院院生們內部下棋,一天要下多少?那又是什麼競技水平?也沒見腦子燒壞啊。

反正林千秋是沒感覺一天雙賽給自己帶來了壓力...或許相比之下,她的對手更覺得壓力山大?不過這份壓力到底是一天雙賽帶來的,還是林千秋這個對手本身帶來的,那就不好說了。

——很快,林千秋就已經七戰七勝,而且每局比賽都是乾淨利落地取勝,讓人一眼就看出她和對手有著不可逾越的實力差距,在本組內真正是氣勢如虹!

現在這局的話,是今天的第二局棋賽,她本組內的第八戰。同時,她的對手是六勝一負,排在組內第二。誇張點兒說,這算是本輪‘焦點之戰’了。

而在棋賽正式開始前,作為她對手的棋手,一個三四十的男性社會人,雖說是有些緊張,但也不認為自己一點兒勝算都沒有。他之前也看過兩張朋友幫忙記的林千秋的對局棋譜,覺得她強是強,自己卻也不弱.......

隻能說下棋是這樣的,且不說‘看棋漲三段’,看棋譜和真正自己下完全不同,經常會出現高估自己、低估彆人的情況。就算除開這一點,棋力差距過大、圍棋理念有代差的情況下,出現誤判也再正常不過了。

當這個棋手真正和林千秋麵對麵下棋,才切身體會到,之前和林千秋下棋的棋手為什麼崩潰得那麼快——先不說時不時就會出現的奇怪棋路(不符合主流歸不符合主流,結果卻是每每效果不錯),就說那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氣勢,就讓他有苦難言了!

明明隻是個小女孩而已,氣勢卻沉著的像山嶽一樣。無論他出什麼招數,她都是一種平淡,甚至無聊的樣子。這不像是裝的,更不會是水平太低沒看出招數的精妙,所以無動於衷——對方好歹也是七戰七勝到現在的,有腦子也不該那麼想這個對手。

“那位林桑真是讓人印象深刻啊...”巡場的工作人員離開對局大廳,到外麵的休息室喝水歇氣時,就忍不住和同事說起了林千秋。

說實話,外圍賽這麼多參賽者,對局大廳裡一氣開了近百棋局,能讓人記住的棋手還真不多。

林千秋能位列其中,連勝戰績尚在其次(16個小組,擁有連勝戰績的有好幾個呢!這種都是業餘選手的循環賽,很容易個彆選手實力斷層地強,連勝就是這樣出來的),贏的都很輕鬆也不那麼出奇,關鍵還是她的棋在此時的專業人士眼中很‘怪’。

當然,怪是怪,也沒人覺得有什麼的。相比起‘中規中矩’的職業棋手,野蠻生長的業餘棋手就是容易出一些怪招嘛。

“是11組的林小姐嗎?”同事一臉認同的樣子:“和她下過棋的選手也都在說呢...說起來,真是年輕啊,這樣年輕就有這麼強的實力,我還以為是院生呢。”

“咳咳...如果是院生,大概就直接參加本賽了,不會從外圍賽打起了吧?”巡場中間休息的工作人員不以為然地說:“也不是說棋下得好就一定要做院生,以職業棋手為目標,這可是一條很辛苦的路。去做院生的少年都可以說是天才,可每年定段的又有幾個呢?”

“從這一點來說,這位林小姐沒有去做院生,其實也沒什麼。”

怎麼說呢,巡場的工作人員也隻是業餘棋手的水平而已,對林千秋的‘怪招’印象深刻是印象深刻,卻也沒覺得她實力強到‘少見’。很多事就是這樣的,發生的時候察覺不到其中厲害,隻有事後很久再去看,才能品味出一點兒來。


最新小说: 重生後太子妃每天都在虐太子 重生八零:山河獵戶,從家徒四壁開始 修煉擺爛,祖師讓我成劍仙! 越軌 極寒末世,黑絲禦姐求住我家 綁定廚神係統後,我成了全宗金大腿 雙大明對比:朱元璋求我當女帝 火影:誰讓他進砂隱的? 信醬的現代戰爭第三季 白月光的101種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