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萬廷隻在半山彆墅待了半日,下午就帶著秘書匆匆離開,華嫂一大早煲好老火湯盯著大少爺喝下一碗,這才眉開眼笑。
“華嫂,你們自己喝湯,在彆墅裡也不用太累著。”程萬廷同家人住在深水灣彆墅,來私產半山彆墅的時間不多。
一鍋老火湯剩下不少,最後便同以往一樣進了彆墅裡管家和仆人們肚子裡。
哦,這回多了個林小姐。
山藥和茯苓燉煮乳鴿,經過長時間的慢火煲煮,湯鮮味美,補齊健脾養胃。
林可盈早聽聞粵港一帶的煲湯出名,這回喝上一口,隻感慨名不虛傳。
華嫂嘰裡呱啦對著仆人阿梅說著話,林可盈聽不懂,隱約能分辨少爺這樣的字眼。她手中比劃,又指了指上午大少爺待的書房,問起華嫂大少爺什麼時候回來。
華嫂心領神會,雖說不知道這姑娘和陳少爺是什麼關係,又為什麼送到自家大少爺彆墅,可楊明輝叮囑過不要過問,她自然也不多嘴。
隻費勁解釋道:“過幾日肯定回來。”
畢竟每年太太祭日,大少爺都會離開深水灣彆墅,獨自來半山彆墅。
林可盈想著過幾日能見到未婚夫倒也安心,那位楊秘書沒說婚約解除的具體日期,她也不著急,畢竟補償款還沒加倍呢。
想到過陣子一百萬到手,再俯瞰港城,她同阿忠叔費勁解釋一番,表達了自己想要出去轉轉的想法。
來都來了,怎麼能不見識見識八十年代繁華的港城呢?
來者是客,大少爺也沒讓拘著林小姐,阿忠叔貼心地替林可盈找了一份港城地圖,瞧著那與港城格格不入的背影消失在半山彆墅的林蔭道路上。
港城在這幾年飛速崛起,已然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騰飛,遍地高樓,一片繁盛。
半山彆墅位於港島,林可盈離開半山彆墅後用阿忠叔提供的五十蚊硬幣打了輛的士。
的士一車刹到皇後大道,花了林可盈十二港幣。
港城股市發達,雖說經曆了七年前的股災,受重創,可經曆幾年修複,恒指慢慢攀升,仍舊擋不住全港市民發財的夢想。
林可盈掂了掂手中剩下的三十八港幣,毅然走進了遠東交易所。
作為港城第一個華人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門庭若市,不止精英高官流連往返,無數師奶,門衛阿伯,賣菜阿嫂都對股票興趣高昂。
全民炒股,人人深陷其中。
雖說準備拿到解除婚約的補償款就離開,林可盈還是準備趁著這個空檔來掙點錢傍身。
畢竟原身身上隻有一塊多,還是人民幣,在港城壓根沒法花。
交易所熱鬨得堪比菜市場,無數散戶正同紅杉仔確認購股信息,一點點邁進發財夢。
林可盈沒有港城戶口,自然是沒法購買股票,她尋覓四周,瞥見不遠處正對著大堂正前方黑板上股票信息猶豫不決的師奶,正用不太流利的粵語同其他幾個師奶打聽股票行情。
無數當著全職主婦的師奶也有炒股夢,隻是炒股有風險,跟風買哪股才是正確的?著實令人糾結。
待人落單,遲遲下不了決心,林可盈這才靠近,試探著開口:“阿姐,你是大陸過來的?”
剛剛聽聞的幾句話就已經令林可盈猜了個八.九分,這位大姐的粵語明顯是後學的,口音明顯。
二十年前偷渡到港城的何秀雲聽到這話先是一驚,同林可盈交談幾句,尤其是聽林可盈從大陸聊到港城如今最火爆的八點檔電視劇,猛然生出親近之感。
何秀雲同丈夫都是偷渡客,在港城安頓下來也隻是從事著最底薪的苦力活,後來丈夫乾苦力,她支了個地攤賣糖水,加之養了兩個孩子,申請了狹小的如同鴿子籠般的公屋。
如今女兒生病,能借的人都借遍了,仍是攢不夠手術錢,眼看孩子即將停掉治療,兩口子這才準備鋌而走險賭一把,攥著僅剩的五百港幣來到股票交易市場。
林可盈能理解人在走投無路之際的賭徒心理,轉而看向黑板上書寫的各股信息。
她記得自己穿越前的頂頭上司曾經感慨過,當年去港城做生意沒有買股票的眼光,遺憾錯過了六月初的九龍倉股票大漲。
算算時間,再看一眼現在黑板上九龍倉每股價格十蚊,她心中堅定,將自己的三十七港幣也交了過去:“何阿姐,買九龍倉,我這三十七蚊也跟你一起下。”
就留了一蚊坐巴士。
要不是回彆墅的路途遙遠,林可盈連這一塊錢都不想留下。
何秀雲本分慣了,初次買股票不免膽戰心驚,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這才應下:“行!”
同紅杉仔確定了買股信息,交錢。
與此同時,遠東交易二樓VIP廳內,持有巨額股票的大客戶們身居其中。
房門緊閉的屋子裡,楊秘書正向程萬廷彙報:“大少爺,九龍倉股票已經分散購入一百萬股。”
“嗯。”程萬廷站在玻璃窗前,餘光瞥見最外圍一抹深藍色碎花的身影,眼神微動,“劉誌高要出手了,九龍倉股票馬上就會大漲。”
雖說準備讓劉誌高和怡和先鬥,可程萬廷不準備袖手旁觀,趁機先賺一筆總是可以的。
和何阿姐從遠東交易所分彆離開,林可盈揣著僅剩的一蚊港幣準備去尋覓巴士車站,誰料車水馬龍的中環繁華交錯,路邊的豪車先吸引了她的目光。
更加吸引她目光的還是一身利落西裝,準備上車的高大男人,那不是自己的未婚夫是誰!
“大少爺!”林可盈喜不自勝,小碎步靠近。
按照劇情,她可得多和未婚夫接觸,表達愛慕,這樣才能引得他心煩,提高補償款到一百萬。
不過現在,林可盈更高興的是應該有車搭了,一蚊錢也省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