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以瀧師的威望跟境界,他入京後也未曾真正的想跟王陽明立刻爭個對錯。
理念之爭這種東西絕非是一朝一夕之事。
一個學說的誕生也絕非是幾句話就能做成的。
王陽明這段時間為何一直沒有什麼大的動靜,便是因為他在找尋在大奉推行致良知、知行合一理念的切實可行的方法,所謂致良知,最為關鍵的便是如何讓人們意識到心中良知的存在,而後便是讓人們遵循心中的良知做事。
比如說知曉上官貪腐,那麼是否敢於遵循內心的良知站出來製止?!
在外界的壓力之下,又如何堅守自己的良知?!
這都是需要研究跟切實了解大奉情況的。
因而,瀧師還有足夠的時間去更加細致的了解致良知、知行合一。
也能慢慢的尋找對抗的辦法。
但無論如何對抗,最終還是要落到實處來。
何為實處?
便是取得陛下的信任,唯有讓陛下重新信任儒家。
方才能夠談理念之爭的事情。
否則一旦陛下拉偏架,他們又如何能抗衡王陽明的攻勢?!
而取得陛下信任這點,恰恰是瀧師所最擅長的。
一百二十年的首輔生涯絕非是虛度!
“這幾日,你們暫時安分守己。”
“但老夫跟王聖談好,再想辦法取得陛下的信任。”
瀧師說罷,他身形便是消失不見。
這卻是去找老朋友會麵了。
以瀧師的智慧,自是能夠判斷出來,如今要想取得陛下的信任,絕非單純依靠世家儒家就能夠的,而是需要寒門儒家、世家儒家聯合起來,一同發力。
方才能夠讓陛下重新信任儒家,或者說讓陛下不得不信任儒家!
至於說內閣首輔?
瀧師並未打算立刻入內閣跟那位聖人爭鋒。
他之所以今日入京,也是因為局勢不等人。
否則以瀧師的性情,必然是會在等數日,局勢明朗之後方才入京。
..........
兩個時辰之後。
沈楠剛剛結束修煉便得知了王聖、瀧師抵達帝都的消息。
亦是知曉了兩人會麵的消息。
根據高力士的彙報。
兩人見麵的時候氛圍可不算太好,隻是在瀧師說了幾句話後,王聖便是隨之一同入府商談許久,沒人知曉他們說了什麼,畢竟兩尊儒家十二境的亞聖要想私下商議什麼,以宗人府跟韓生宣所掌握的宦官,根本不可能打探到分毫。
對此。
沈楠也懶得多想什麼,無非就是世家儒家想要跟寒門儒家合力而已。
這點任誰都是能推敲出來的。
甚至瀧師之所以光明正大的跟王聖會麵,也隻是光明正大的施壓而已。
寒門儒家跟世家儒家若是合力。
那麼就是整個儒家再度融為一體。
沈楠以前利用楊柯來推動寒門儒家跟世家儒家交鋒的手段。
如今也是不可能再用了。
隻是....
以沈楠目前的威望又何須用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