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卷將披風還給了他,畢竟車裡沒有風,暖和得很,陸明禮也不推脫,直接就披上,坐在最前麵。
他的馬跟在旁邊跑。
也不知道他是怎麼做到的,速度不慢卻平穩很多。
到小吃店門口,花卷說:“這衣服是趕製出來打樣的,過幾天做好了新的我再給你送幾套過去。”
陸明禮點點頭:“過幾日我要北上,屆時為你尋幾塊好點的玉石,你拿去賣著玩。”
此時,有一位女人正拘謹地立於小吃店門前,望見花卷,她向前挪了幾步,好像下了極大的決心,說:
“花老板,我夫家姓劉,原先在繡坊裡打下手……。”
花卷認出她來,的確在繡坊裡見過她。
劉氏夫家原先是做豆腐生意,平日她丈夫負責磨豆腐,她就負責賣。
後來一路逃難,做豆腐的家夥什都沒拿上,到了這邊,又跟著花卷做了彆的營生。
她婆婆是個精明的,前幾天看見阿毛在花卷這裡開了個燒烤攤,她也有了主意,何不把豆腐攤子也做起來?
小吃店門口客人這麼多,如果在這支個攤,那些客人一人買一塊豆腐,錢都不少了!
於是劉婆子拉著劉氏,叫她趕緊在一旁弄個攤位,越靠近小吃店越好。
劉氏覺得,這是花老板的地界,怎麼能隨意占了人家的地做生意呢?於理不合啊。
劉婆子不管那麼多,態度強硬:“你不抓點緊,萬一位置被彆人占了怎麼辦?再說了,我們又沒用她的方子,隻是在旁邊做點小生意,她能有什麼意見?”
說著竟然找人借了錢,把擺攤的桌子都打好了。
劉氏思來想去,怎麼也要跟花老板說一聲,這才有了現在這一幕。
她心裡還是忐忑,畢竟是在人家的地盤擺自己的攤,拒絕也是情有可原。
還好,花卷對這個沒有意見,相反,她還挺高興又多了一個攤位。
隻是她還有顧慮。
“門口的人流集中在晚上,絕大部分食客又都是為了晚飯來的,恐怕沒有什麼人會買豆腐。”
劉氏也覺得有道理,可是家裡一直由婆婆拿主意,她勸也勸不動,隻能說:“我還是想試試,隻要有人買,我這小本生意就能做下去。”
既然劉氏都這麼說了,花卷也不再勸,隻是提議:“那你先少做一點,試試看。”
劉氏點點頭說:“您放心,我先做兩板出來試試看。”
回家後劉氏把事情告訴她婆婆,劉婆子得意洋洋:“我就說她不會有意見,你真是多此一舉。”
劉氏心裡不這麼想,那是花老板心善,換成彆人,肯定把攤子掀了。
第二天,劉氏的相公劉二正要出門去蓋房子,被劉婆子攔下來:“你彆去蓋房子了,又不是自己的屋,你操什麼心?趕緊去集市上把磨和黃豆買回來!把自家攤子做起來才是緊要事。”
劉二向來是個軟弱的,被自己母親這麼一拉,他沒辦法,隻好照著做。
買好了黃豆和磨做事雷厲風行,再找了幾塊木頭,打磨成模具。
到了晚上花卷開店的時候,劉氏就送來了整整一板豆腐。
“花老板,這是第一板豆腐,請您收下。”
布剛一撩開就能聞見濃鬱的豆子香,花卷感歎:“石頭磨的豆腐比機子打的香多了!”
花卷拿出五十文要給劉氏,可她說什麼也不肯收下。
在人家的地盤上做生意,這點人情世故還是要講的。
花卷看見她執意要把豆腐送給自己,隻好收下,劉氏見狀,反而安心地出去支攤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