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是姬蘅的仇人,注定不死不休。”
屋中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蠟燭在燈籠裏搖搖欲墜,仿佛下一刻就要傾倒,連著燈籠一起燒得精光。
薑梨伸手扶了一下燈籠,殷之情像是才反應過來,她道:“你以為我會相信你的鬼話?我們殷家早已在雲中生活多年,何以會和肅國公有仇,殷之黎擄走你是他理虧,卻不是你隨口汙蔑殷家的理由!”
“還要什麽理由?”薑梨淡淡道:“殷家離開燕京,就是理由。殷家沒有傷害姬蘅,難道就沒有傷害過姬蘅的家人?恐怕不見得吧。”
殷之情氣的渾身發抖,薑梨越是氣定神閑,便越是顯得她無理取鬧,有心想為殷家辯解,卻又不知從哪裏起。越看薑梨越是刺眼,不知為何,她脫口而出,“就算你的是實話,未免也太過高看自己了!你以你一人成為威脅肅國公的把柄,這如何可能?世人都知肅國公無情無義,最愛袖手旁觀,你不過是皇帝賜給他的夫人,高門官家之間交易的籌碼!他怎麽會為了籌碼身陷險境,所以你也不必自作多情,大可以放心,他不會為了你來甘心受人擺布,也不會為了你有性命之憂!”
“是麽?”薑梨反而笑了,她的語氣幾乎稱得上是柔和,隻道:“平陽縣主,你沒有見過的東西,不代表世上就不存在。你得不到的東西,也不是別人都得不到。姬蘅自己同皇上求的賜婚,就算是交易的籌碼,我也有價值,你不如我,否則他就會同陛下求娶的是你了。”
“你……”殷之情目瞪口呆,薑梨的話在她腦子“轟隆”一聲炸響。她隱藏的心思,被另一個得勝者以這般的口吻出來,她再也在這裏待不下去,一下子撞開門跑了出去。都沒去管薑梨有沒有動食籃裏的東西。
她撞開門的一刹那,薑梨也看的清清楚楚,屋子的四麵都有官兵把守,是的,穿著甲衣的官兵。
薑梨重新在椅子上坐下來,意識到了事情比她想的還要糟糕。如果這件事是由殷之黎一手主導,尚且好,和殷之黎見過幾次麵,且不論心機如何,這人性情有些優柔寡斷,還有些心軟,薑梨還能找得到機會。但看樣子,殷之黎隻是接受了這件事,安排此事的,是殷湛無疑。隻有殷湛才會毫不猶豫的砍下海棠的指頭來威脅薑梨,字裏行間都是狠辣。
殷湛安排好了一切,殷之黎隻是按照殷湛的安排做事。所以殷之情才會對此一無所知,薑梨所焦慮的是,她沒能見到殷之黎,因此也無法得知司徒九月,葉明煜他們的消息。
不過有件事可以肯定,既然是殷湛的安排,便是殷之黎的這條路是殷湛的後路,如果殷湛現在正在和姬蘅交手,必然離此地不遠。以便於一旦結果發生,殷湛能命令殷之黎準備第二個計劃,便是拿自己來威脅姬蘅。
薑梨忍不住握緊拳。
明知道姬蘅就在這附近,卻不知道姬蘅到底在什麽地方,現在又是什麽情況。可她什麽也不能做,唯一能盼望的,也就是殷之黎能遵循約定,放過葉明煜等人。
否則……她看向桌上的食籃,碟子摔碎後的碎片,亦是鋒利無比,這世上活著不簡單,死卻很容易。
這門交易,她總不能滿盤皆輸。
……
青州的雪,下的很大。
長河以北為北,長河以南為南。青州位於長河邊上,春日像南國,花紅柳綠,冬日如北國,雪滿長空。
但即便是蕭瑟的冬日,紅樓裏仍然一派溫暖而熱鬧,踏足走進,仿佛讓人以為仍舊是煙花三月。年輕的女子們穿著薄薄的紗裙,赤足踩在雪白的地毯上,手上腳上綴著細細碎碎的銀色鈴鐺,各個溫軟窈窕,嬌媚動人。蠟燭被雕成芙蓉花的形狀,隨著燭心的燃燒一層層盛開。紅帳金粉,笙歌曼舞,一座銷金庫藏了無數的珠寶,亦藏了珠寶也買不到的美人。
有穿官服的官員,也有白衣的書生,有背劍的俠客,也有浪蕩的公子。在這裏一夜,不過是為了冬日裏尋求慰藉和溫暖,高貴和低賤,沒有什麽不同。
二樓上,珠簾隔絕了每一間房。閃閃爍爍的珠簾在燈火映照下,仿佛傳中龍的宮殿裏四處飛舞的晶花。又像是冬日裏雪白大地外樹上掛著的冰淩,教人忍不住憐惜過不了多久,美景消融,春宵不再。
台上是一台戲。
紅樓裏,過去從未有過戲班子上台。隻有女子的歌舞琴聲,戲班子,是大戶人家夫人姐們愛看的東西,這裏一切為了男人,今日的戲班,自然也是男人的主意,而這位客人能夠讓紅樓的老板娘改變主意,可見是下了血本的大手筆了。
台上的戲班子唱的不是其他,正是許多夫人太太,最愛聽的《霸王別姬》。美人訣別英雄,自古以來都是令人淒婉的事實。人們為英雄扼腕歎息,也有人歎服美人的重情重義,亦有人認為成王敗寇,還有人認為一切不過是旁人的悲歡離合,戲一場,看過就忘。
大廳裏是美人,戲台上是美人,珠簾裏,還坐著一位紅衣美人。他紅色衣袍豔如流火,慢慢的鋪瀉下來。衣袍裏的邊領繡著黑蟒,給這豔色裏添了一份陰森。然而他的臉卻極美,比那台上畫著油彩,傳聞中傾城的虞姬還要美豔。一雙含情的琥珀色鳳眼似醉非醉,唇角含笑,芙蓉珠光倒映在珠簾上,劃過他長長的睫毛,挺直的鼻梁,落到他紅潤的薄唇上。他手裏握著一把華麗的折扇,不緊不慢的輕搖。
仿佛要驅散這屋裏的輕佻和熱意似的。
在他的身邊,還坐著一些其他人,皆是錦衣玉帶,仿佛再平常不過的公子哥兒,隻是麵上卻無甚笑意,皆成為不動的陪襯,一共六人。坐在紅衣男子左右的,赫然正是趙軻和文紀二人。
這珠簾裏的顏色,比整個紅樓裏的姑娘還要誘人,卻被珠簾擋住,隔絕了外人偷窺的目光。桌上的茶盅裏,清茶餘韻,邊上的香爐中,芬芳嫋嫋。
戲台上的人正唱道:“大膽闖虎穴,引龍入沙灘。難臣李左車見駕,大王千歲!”
隔壁的屋子裏,陡然爆發出一個“好”字!喝彩過後,便道了一聲“賞”,從二樓某間裏,兀的飛出一錠金元寶,飛過了戲台子唱戲的戲子頭頂,落到了最前麵一張桌,用來放茶壺的銀盤之上。端端正正,恰好位於左上角。
台下的人一愣,喝起彩來,紛紛往樓上看去。
姬蘅把玩扇子的手不停,微微側頭,好像要透過這珠簾,看向隔壁屋子裏的是什麽人。
戲台上的戲子卻不會在意這些,繼續唱下去。貴人們做什麽都不重要,哪怕是有人突然上台來行刺,隻要人沒死,就得把戲唱完。梨園子弟如此,否則惹惱了貴人,亦是一個淒慘的下場。
台上咿咿呀呀的唱著,隔壁珠簾裏的人“好”字叫個不停,一錠又一錠的金元寶朝樓下飛去,皆是端端正正的落在銀盤之上,不偏不倚,碼的整整齊齊。樓下的喝彩聲更大了。戲子們唱的更得勁,一聲一聲,期期艾艾,幾乎要繞的人熱血澎湃,寸斷肝腸。
當唱到“孤心已定,不必多奏,正是:今得先生必製勝,即日興兵破漢軍。”的時候,姬蘅收起手中的折扇,站了起來。
他撩開珠簾,走了出去。
屋子裏的其他人亦是跟隨,便見紅衣的年輕男子走到隔壁——總是拋出金元寶的那間屋子,以扇挑簾,不請自入。
那是一桌賓客。
桌上好酒好菜,皆是牛肉白酒,粗豪無比。一共七人,布衣皮靴,形容粗豪,仿佛出身行伍。為首的中年男人,高大英俊,剛毅粗獷,正手持匕首,用力割下一塊牛肉,放入嘴裏大口咀嚼,再仰頭灌上一壇好酒,隻讓人看的熱血上湧。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夏郡王,殷湛。
姬蘅和身後的六位錦衣男子走了進來。
殷湛喝畢,將酒壇子隨手一甩,抹了把嘴巴,道了聲痛快,這才看向姬蘅,他大聲笑道:“肅國公也在,請!”
姬蘅沒有拒絕,悠然坐了下來。
這間屋子極大,極寬敞,而張長桌,殷湛的人隻坐了一半。好似專門剩下另一半讓姬蘅的人做,好像早就知道姬蘅會來。他們二人分坐於長桌兩頭,殷湛朝姬蘅舉起酒壇,姬蘅輕輕一笑,文紀遞上一方酒壺,他便一手支著腦袋,仰頭去接酒,端的是風流豔色,瀟灑無邊。
一杯敬。
姬蘅勾起嘴角,“夏郡王真叫人一頓好找。”
“還不是被肅國公找到了。”殷湛毫不在意的一笑,“長江後浪推前浪啊!”再舉壇:“請!”
外麵女子的笑聲,男子的調侃,看客的歡呼,隻在頃刻之間,全都不見了。除了珠簾裏的這桌賓客,就隻有外麵戲台子的戲子們還在唱個不停。
“明滅蟾光,金風裏,鼓角淒涼。憶自從征入戰場,不知曆盡幾星霜。何年得遂還鄉願,兵器銷毀日月光。”虞姬轉了個身,聲音哀婉淒涼:“西楚霸王帳下虞姬,生長深閨,幼嫻書劍;自從隨定大王,東征西戰,艱難辛苦,不知何日方得太平也!”
“虞姬啊虞姬!”這句話,卻是殷湛嘴裏出來的,他的神情悵然,仿佛想起了什麽,悶頭喝了一杯酒。
姬蘅看著他,似笑非笑道:“夏郡王有感而發,不知道是想起了林柔嘉,還是我的母親,虞紅葉。”
殷湛拿著酒壇的動作僵住,片刻後,他才看向姬蘅,朗聲笑道:“紅葉!紅葉生的兒子,可真是像紅葉一樣聰明。”
姬蘅拿著酒壺,給自己斟了一盅酒,他抿了一口,笑道:“可惜再聰明,也死在了夏郡王的手中呢。”
這句話不輕不重,滿座原先談笑的賓客,皆是不話。不管是麻布皮靴的粗豪男人,還是錦衣玉帶的公子哥,都像是沒有聽到這句話般。依舊該吃吃,該喝喝,但不話。
宴上的氣氛安靜到詭異,從詭異裏,又生出一種淒慘。
外麵的戲還在繼續演,直演到韓信十麵埋伏立功勞,下得馬來登山道。八漢將執旗布陣,李左車引項羽入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