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458年夏,番澤王宮“棲凰閣”。
另一王後,陸穎王後臨鏡而坐,身姿優雅宛如畫卷。她手持眉筆,正精心描眉,每一筆都精準而細膩。發間那支玲瓏金簪,在燭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隨著她輕柔的動作微微晃動,似有若無地散發著貴氣,簪上鑲嵌的寶石流光溢彩,更添幾分華麗。
鏡中清晰映出她那堪稱絕美的麵容,恰似春日初綻的繁花,奪目而動人。一雙柳葉眉,如翠柳扶風,纖細且柔美,恰到好處地彎在雙眼之上,為她的麵容勾勒出溫婉的輪廓;丹鳳眼微微上挑,眼眸猶如藏著一泓秋水,波光流轉間,嫵媚與英氣並蓄,隻需輕輕一瞥,便能勾人心魄。唇上輕點的那一抹朱砂色,鮮豔欲滴,宛如雪中紅梅,在白皙肌膚的映襯下,明豔得攝人心魂,為她整個人添了幾分熱烈與嬌俏。
一旁的侍女正全神貫注地為她梳理如瀑長發,手中動作輕緩且謹慎,每一下都生怕有絲毫差池扯痛了尊貴的主子。王後靜靜地坐著,周身散發著一種與生俱來的雍容氣質,舉手投足間儘顯皇家風範,美得令人屏息,仿佛時間都在她麵前放緩了腳步,隻為細細雕琢這傾世容顏與優雅姿態。
“聽說西梁國使者昨日又來了?“陸穎突然開口。
侍女手一抖,梳子卡在了發結上:“回娘娘,是為兩國聯姻之事...”
陸穎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她抬手示意侍女停住,從妝盒中取出一枚鎏金鳳釵把玩著:“宓姐姐那個會彈琴的小丫頭,叫什麼來著?”
“歐婕。”
侍女低聲回答,“據說是宓娘娘從樂坊親自挑選的,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陸穎輕笑一聲,鳳釵尖頭在掌心輕輕劃過:
“精通好啊...西梁王就喜歡多才多藝的。”
陸穎雖是新晉王後,卻因王上更偏愛才情出眾的宓蔓而心懷嫉恨。宓蔓不僅深得聖寵,連她的貼身侍女歐婕也因主子得勢而目中無人,對陸穎毫無敬畏之心。這讓陸穎怒火中燒,決定先拿歐婕開刀,以削弱宓蔓的勢力。
她突然轉身,“去請王上,就說本宮有要事相商。”
當夜,番澤王在“棲凰閣”留宿。陸穎倚在君王懷中,指尖在他胸口畫著圈:
“...西梁雖小,山人卻善戰。若能聯姻結盟,青周再不敢輕易來犯。”
番澤王閉目養神:
“愛妃可有合適人選?宗室女子中...”
“何須動用宗室?”
陸穎聲音柔得像蜜,“宓姐姐身邊那個歐婕,模樣周正,又通音律。給她一個身份,讓她去更顯我番澤誠意。”
番澤王睜開眼:“歐婕?宓蔓會舍得?”
陸穎坐起身,紗衣滑落肩頭:
“王上,國事為重啊。”她俯身在君王耳邊輕語,“再說...宓姐姐向來識大體。”
三日後,禦花園賞荷宴上,番澤王當眾宣布聯姻決定。宓蔓正在撫琴,聞言指尖一頓,琴弦發出刺耳的嗡鳴。坐在她身後的歐婕猛地抬頭,圓臉上血色儘褪。
“愛妃以為如何?”
番澤王看向宓蔓。
宓蔓緩緩起身,裙裾紋絲不動:“王上聖明。”
她聲音平靜得可怕,“隻是歐婕跟了臣妾七年,還請允臣妾親自為她備嫁。”
陸穎笑吟吟地插話:
“這是自然。本宮也會命尚宮局好好操辦。”
她意有所指地補充,“畢竟...代表番澤體麵。”
宴席散後,宓蔓徑直回到“靜梧宮”,緊閉殿門。歐婕跪在殿中,肩膀微微發抖。月光透過窗欞,在她身上投下斑駁的影子。
“起來。”
宓蔓聲音很輕,“讓我再看看你。”
歐婕抬頭,驚見宓蔓眼中噙著淚。七年來,她從未見主子如此失態。
“娘娘...”
宓蔓突然取下自己發間的白玉簪,示意歐婕轉身。當梳齒穿過歐婕濃密的黑發時,宓蔓輕聲道:“記得你剛來時,連《陽關三疊》都彈不全。”
歐婕咬住嘴唇:“是娘娘手把手教奴婢《鳳求凰》。”
“那時候你總說...”
宓蔓聲音微微發顫,“琴弦太硬,割得手指疼。”
一滴溫熱落在歐婕後頸。她不敢回頭,怕看見主子落淚的模樣。
出嫁那日,天剛蒙蒙亮。送親隊伍候在宮門外,歐婕穿著大紅嫁衣,懷中抱著宓蔓賜的焦尾琴。臨上轎前,她突然回望宮牆——
最高處的觀星台上,宓蔓一襲素衣,正在撫琴。晨風送來斷斷續續的《鳳求凰》,正是七年前她們初遇時的那首。歐婕死死攥住嫁衣下擺,直到掌心傳來刺痛。
“歐姑娘,該啟程了。“禮官催促道。
隊伍緩緩駛出王城時,陸穎正在“棲凰閣“梳妝。侍女匆匆進來,在她耳邊低語幾句。
“什麼?宓蔓親自去送?“陸穎手中金簪一頓,隨即冷笑,“也罷,反正人已經送走了。”
————————————
世代458年秋,番澤王宮“棲凰閣“。
陸穎王後猛地打翻藥碗,瓷片在地毯上迸裂四濺。她劇烈咳嗽著,脖頸泛起不正常的紅疹,手指死死攥住床幔:“快...快請王上...“
半刻鐘後,番澤王疾步踏入內室,太醫正為陸穎施針。美人雲鬢散亂,眼角掛著淚珠,見到君王便掙紮著要起身:
“王上...臣妾怕是...遭人暗算了...“
番澤王按住她肩膀:“愛妃彆動。“
轉頭厲聲問太醫,“怎麼回事?“
老太醫跪伏於地:
“回王上,娘娘中的是"朱顏散",此毒微量可美容養顏,過量則...“
他偷瞄了一眼陸穎,“會令人容顏儘毀。“
陸穎聞言,突然從枕下摸出一支珠釵:“今早宓姐姐遣人送來的...說是西梁國進貢的珍寶...“
她聲音哽咽,“臣妾歡喜戴上,不到兩個時辰就...“
珠釵在燭光下泛著詭異的幽藍色。番澤王眼神一沉,轉身時袍角帶起一陣冷風:
“傳宓蔓。“
當宓蔓踏進“棲凰閣“時,滿室寂靜。番澤王背對著門站在窗前,陸穎半倚在榻上抽泣,地上散落的瓷片還沒收拾。她目光掃過那支被擱在案幾上的珠釵,唇角幾不可察地繃緊了一瞬。
“臣妾參見王上。“
宓蔓行禮的姿勢如常優雅,雪青色的裙裾紋絲不動。
番澤王緩緩轉身:
“宓王後可知陸王後中毒一事?“
“剛聽聞。
“宓蔓抬眼,目光清澈如水,“願陸妹妹早日康複。“
“康複?“
陸穎突然尖聲道,“姐姐送來的珠釵浸了毒,現在裝什麼慈悲!“
她轉向番澤王,“王上,臣妾命太醫驗過了,珠釵上的毒與宓姐姐宮中那盒"朱顏粉"成分一致!“
宓蔓聞言,反而輕輕笑了:
“陸妹妹既然查得這麼清楚,可曾問過尚宮局?西梁貢品入庫都有記錄,這支珠釵...“
她頓了頓,“本宮從未見過。“
番澤王眼神微動:“去查尚宮局記錄。“
等候期間,陸穎的貼身侍女春桃突然跪地:
“王上明鑒!奴婢親眼看見靜梧宮的夏嬤嬤前日鬼鬼祟祟去了太醫院!“
宓蔓不慌不忙地理了理袖口:
“夏嬤嬤去太醫院,是為本宮取安神香。“
她看向番澤王,“王上若不信,可召太醫院院正對質。“
氣氛劍拔弩張之際,宓蔓忽然走到窗前,望著院中一株將謝的菊花:
“臣妾幼時讀《莊子》,有句話印象頗深——"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她轉身,目光平靜地掃過陸穎,“做好事尚且不一定得福,做壞事又想求什麼呢?“
這番話如清泉瀉玉,番澤王眉頭微蹙。恰在此時,內侍捧著尚宮局記錄回來
——近三個月並無西梁珠釵入庫。
陸穎臉色霎時慘白:“不可能!明明是...“
“陸妹妹。“
宓蔓輕聲打斷,“你宮裡這位春桃姑娘,眼神不太好啊。“
她向番澤王盈盈一拜,“若無其他事,臣妾告退。“
番澤王深深看了宓蔓一眼,擺手示意她退下。待宓蔓離開後,他突然問陸穎:“愛妃今日用的什麼香?“
陸穎一愣:
“就...尋常的蘇合香...“
“是嗎?“
番澤王從案幾上拈起一點香灰,“朕聞著像"夢甜香"。“這種香料能令人產生幻覺,是番澤王最厭惡的禁品。
陸穎渾身發抖,春桃更是癱軟在地。番澤王冷哼一聲甩袖而去,既未追究宓蔓,也未嚴懲陸穎
——這種微妙的平衡,正是他駕馭後宮的手段。
世代460年冬,番澤國南境“北麓關“。
年峰站在箭樓之上,鐵甲凝霜。關外十裡,青周國的黑旗在風雪中若隱若現。三天前,青周軍周欒進攻北麓關,嚴朔輕敵不敵大敗,敗軍像潮水般潰退過城門。此次年峰受王命加急趕往支援,來不及有任何準備,即刻帶著五百年家軍前往北麓關。一到關馬上就投入戰鬥。好在支援及時,反擊青周周欒軍,周欒大敗,退十餘裡駐防。隨後的一段時間,青周軍不停的、反複的進攻。似乎有高人指點,年峰猜出應該是為了修民和薑旻西征西梁國爭取時間。
年峰突然有了想法,如若這樣,可嘗試突襲青周北境。
“將軍,王命到了!“親兵捧著鎏金漆盒奔上城樓。
年峰展開帛書,熟悉的朱砂印璽映入眼簾
——即日起複任南境都督,總領邊防。他冷笑一聲,帛書在掌心攥出褶皺。兩年前交還兵權時,也是同樣的印璽。
“備馬,我要巡視第三烽燧。“
年峰將王命隨手丟給副將,“另外...給夫人去封信。“
回到營帳,年峰提筆蘸墨,卻遲遲未落。溫玉送行時的話猶在耳邊:
“夫君此去,當心南境的"倒春寒"。“
她說著為他係上那枚繡著奇異符文的香囊——據說能防南疆瘴氣。
筆鋒終於落下:
「玉娘如晤:關外雪深三尺,青周軍凍死哨兵已見三起。此間將士聞我複任,士氣頗振...」
寫到此處,年峰筆尖一頓。他想起離都那日,溫玉站在長亭外,發間隻簪著他去年贈的白玉蘭釵。
「...昨夜夢回都城,見夫人燈下笑顏。醒時帳外刁鬥聲寒,恨不能立時策馬回都。待春冰解凍,必破青周,與夫人共賞...」
突然,帳外傳來急促腳步聲。年峰迅速將未寫完的信折好塞入懷中,親兵已掀簾而入:
“將軍!青周軍先鋒偷襲外圍糧倉!“
——————————————
番澤都城
雪下得比南境更安靜。
陸穎王後在宮中新晉,一直想除掉宓蔓王後讓自己獨寵。某日她安插在靜梧宮的眼線來報,說宓蔓近來常與年峰夫人溫玉一起。陸穎聞言冷笑:
“難怪那賤人近來行事滴水不漏,原是得了"鐵算娘子"指點。“
她想起前次陷害宓蔓之事,自己精心設計的局被宓蔓輕易化解,如今想來必是溫玉在背後出謀劃策。更令她忌憚的是,溫玉不僅精通謀略,有掌管大半軍權的夫君年峰,若任由與宓蔓聯手,自己在後宮的地位岌岌可危。陸穎把玩著一塊良玉,眼中閃過一絲狠毒:
“既然宓蔓的靠山是溫玉,那本宮就先斷了她的臂膀。“
某日溫玉倚在暖閣窗邊,指尖輕叩著算籌。案幾上攤開的南疆地圖標注著密密麻麻的記號。
“夫人,陸穎王後派人送來請帖。“
侍女小心翼翼呈上燙金帖子。
溫玉頭也不抬:“說我染了風寒。“
侍女欲言又止:“可來人說...王上今晚也會出席。“
算籌碰撞聲戛然而止。溫玉抬頭,窗外一縷雪光映在她驟然蒼白的臉上。
“備轎吧。“
當夜,王宮“棲凰閣“燈火通明。
陸穎王後一襲緋紅宮裝,金步搖在鬢邊晃出炫目的光。她親自為番澤王斟酒,目光不時瞟向末座的溫玉——那個女人依然穿著素淨的藕色襦裙,發間毫無珠翠,卻自有一種令人不安的從容。
“王上。“
陸穎突然開口,“臣妾聽聞南境捷報頻傳,年將軍真是國之棟梁啊。“
番澤王眯起眼睛:
“年峰確是用兵如神。“
“隻是...“
陸穎話鋒一轉,“臣妾有個遠房表兄在兵部任職,說年將軍私自擴編親兵三營,還截留了送往北境的軍械。“
她故作憂心,“若武人擁兵自重...“
溫玉手中的茶盞輕輕落在案上。聲音很輕,卻讓滿殿倏然一靜。
“陸娘娘。“
溫玉聲音如常清潤,“您表兄可曾提及,那三營新兵是用來看守青周俘虜的?至於軍械...“
她從袖中抽出一卷竹簡,“這是兵部批文副本,請王上過目。“
陸穎臉色一變。她沒想到溫玉連兵部內部文書都能弄到。
番澤王接過竹簡,目光在溫玉與陸穎之間遊移。最終他放下竹簡,淡淡道:
“國難當前,此事容後再議。“
宴會不歡而散。溫玉走出宮門時,雪已停了,月光照得青石板路泛著冷光。她攏了攏鬥篷,對轎夫道:
“去靜梧宮偏門。“
然而轎子剛拐過禦街,突然被一隊禁軍攔住。為首的將領亮出金牌:
“奉王命,請年夫人入宮問話。“
溫玉靜靜看著對方腰間的鐐銬,忽然笑了:
“王上剛在宴會上說"容後再議",這"後"來得真快。“
將領麵露尷尬:“夫人見諒,我們隻是...“
“走吧,彆讓王上久等。“
她最後望了一眼靜梧宮的方向。月光下,宮牆上積著雪的琉璃瓦像一排排冰冷的牙齒。
五日後,北麓關外鈴鹿坡大捷。
年峰率南境軍反襲火燒青周糧倉,周欒被迫退兵三十裡。慶功宴上,番澤王特使帶來嘉獎令,卻無溫玉回信。
“夫人近來可好?“
年峰攔住特使。
特使眼神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