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說這樣的作品表現了理性的脆弱和荒謬,飽含著對人性凶惡的憤怒和焦慮。
這就可笑了,中國傳統文化本來就講究兄友弟恭,家庭和睦,中國人也是最善良的那群人。就說這個時代,人性的光輝也在不斷閃現。
那麼,對人性凶惡的憤怒和焦慮又從何而來?
細究起來,此類作者的生活也是一帆風順,沒有遇到什麼大風大浪,更沒有機會接觸這樣的家庭,卻非要寫這樣的作品,不由讓人深思。
這個時代雖然不是最好的時代,但卻是大有為的時代。
中國人民需要文學作品不假,但他們需要的是昂揚的、奮發的,激昂的,絕對不是“黑深殘”,也不是“自輕自賤自疑”。
胡為民覺得,這就是他今後的創作風格,《孩子王》也會按照東方敘事風格去創作,去書寫。
當然,他這樣寫也許有人不喜歡。
畢竟現在的社會,尤其是知識分子流行的是反思文學。
你不僅不反思,反而自得其樂,豈不是要回到那個時代?
受歡迎,被批駁,不聞不問。
三種可能性,他覺得被批評的可能性更高,但他不在乎。
他還年輕,在文壇沒有地位和影響力,但他能保證自己不受那股奇怪風氣的影響。
如果更進一步,能影響到更多人,那就更好了。
也許是太想寫好這部新作,他下筆時思慮過多,使得創作進度慢了不少。
不過這都不是事,相比同時代的作家,他的創作速度實在是快了太多,太多。
……
十二月底,《故事會》編輯何成偉再次來到燕京。
來到門衛室前,何成偉羞愧難當。
因為他的不堅定,沒能和胡為民談好下一部作品的事宜,讓他在回到滬上後,受到了主編的批評。
雖然《甜蜜蜜》這部小說,《故事會》決定收下,但胡為民這座金礦,何成偉和他的領導都不準備放過。
這麼粗的金大腿,要是不抱緊了,被競爭者知道了,他們會被笑死的。
這次何成偉是帶著任務來的,說什麼都要拿下胡為民的下一部小說。
之前的《會說話的骷髏》那種風格就很好,故事性也強,非常吸引眼球,後來的《門》等也很不錯,非常符合《故事會》的風格。
唯一讓他們感到可惜的,這些小說都是短篇,不是中長篇。
《故事會》可太需要用一部中長篇,奠定雜誌在通俗領域的地位了。
《甜蜜蜜》是挺好,但總覺得差了點什麼。
抱著這樣的想法,何成偉擠出一絲笑容,敲響了門衛室的門。
“胡老師成圖書館管理員了?”
何成偉臉上閃過一絲錯愕,有意外,但又在意料之中。
之前他就想過,胡為民這種大才,窩在小小門衛室實在屈才了。
燕大圖書館管理員的職位雖然不怎麼樣,但這裡也出過大作家啊!
於是乎,他在登記後,問明圖書館方向,然後神色匆匆離去。
圖書館。
趙老師上樓,找到胡為民後連忙道:“小胡,樓下有個《故事會》編輯部的編輯,叫何成偉的找你。”
“哦,何編輯啊,我收拾好手頭的書就下去。”胡為民一邊說,一邊將一本書放進書架。
見何成偉是私事,他不想因公廢私,尤其是在之前請過近一周假的情況下。
趙老師點點頭,在一旁道:“小胡,快給姐說說,這個《故事會》又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也沒什麼,我之前往《故事會》投過幾次稿,他們可能覺得我的作品適合他們,就過來主動約稿。”胡為民實話實說道。
“《故事會》……”趙老師念叨兩句,猛然想到了什麼,她驚奇道:“你還在投過稿?我家小孩也看這部雜誌的。”
“小胡不聲不響又放了個大衛星,這要是傳出去,不知道會羨煞多少人。”
“我投的都是短篇,也沒什麼了不得的。”
幾分鐘後,趙老師先下去告訴何成偉,然後又過了一陣,胡為民忙完手頭工作才下去。
“胡老師,恭喜恭喜,沒想到咱們再次見麵,胡老師就成圖書管理員了。”
“這都是校領導愛護我們普通職工。”
兩人寒暄兩句後,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坐下。
胡為民也不再客套,坐下後便問疑惑:“何編輯,不知道你這次來找我是為了什麼?”
“我先告訴胡老師一個好消息,《甜蜜蜜》我們雜誌很看好,如果胡老師同意,我們決定在明年第二期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