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為民回來後,不等他安穩下來呢,查劍英和陳建公跑了過來。
兩人是得知他回來後,特意感謝胡為民的。
“胡老師,真是謝謝你了,要不是你,我們文學社還在小打小鬨呢!”
原來,在胡為民為文學社眾人的稿子點評過後,還真有兩個人的小說投稿成功。
雖然隻是在報紙上刊載,而不是文學雜誌,但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巨大的進步。
一時之間,文學社內創作氣氛濃厚,大家都想做下一個能在報刊上發表小說的人。
胡為民認真道:“不用謝我,我的建議隻是起到輔助作用,真正起到關鍵作用的,還得是你們自己。”
查劍英和陳建公兩人嘿嘿一陣傻笑,覺得胡老師人好,說話又好聽,他們可太喜歡了。
“胡老師,聽說你的小說要被拍成電影了?”
胡為民道:“剛完成劇本的創作階段,拍成電影可能還要一段時間呢。”
“哎呀,胡老師以後真要成文藝工作者了,那我們要怎麼辦啊!”查劍英既為胡為民高興,又為文學社好了個指導者而感到憂心。
“你這是想到哪了?”胡為民搖搖頭,感到好笑,“我又不是要去北影廠當編劇,今後燕大才是我的主戰場。隻要有空,我可以幫你們多審些稿子。”
陳建公激動道:“胡老師,你這麼說,我們可當真了!”
他沒想到來祝賀胡老師的小說要拍成電影,還能碰到這種意外之喜。
不說彆的,下學期文學社要是再招人,憑借胡為民的名頭,就能為文學社多招上不少人。
胡為民神情變得格外認真:“我這人你們又不是不知道,一個唾沫一個釘子,怎麼會說話不算數?我覺得咱們國家即將進入文學的黃金時代,文學社乃至燕大要是能多出些文學大家,也是好的。”
“胡老師,你真是我們文學社的恩人啊!”查劍英眼眶都紅了。
怪不得胡老師能成作家,作品還能被改編成電影,就憑這氣度和眼界,真就燕大年輕人中的獨一份啊!
……
回來這幾天後,胡為民除了上班,真就做到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專心窩在家裡寫他的新作《孩子王》。
新作胡為民寫的很用心。
為什麼?
因為老師是傳遞文明火種的人。
就是因為有老師這一職業,中華文明的火種才能延續下去。
他這一版的老師是有原型的,但又超脫了原型,他是新時代無數老師的集合體。
這就是薪火相傳!
主角當然不是一帆風順,在他的教學過程中,也會遇到挫折,會遇到不理解,乃至敵視。
但最終,在主角的努力下,在村支書的幫助下,在他和村名以及學生的交心中,大家理解了他,也成全了他。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有弧光的角色。
老師也是人,不是聖人,更不是神人。
隻要是人,肯定就有缺陷。
但胡為民不想寫缺陷缺點,也不是不寫,而是不著重描述,隻是一筆帶過。
以後世人的眼光看,這個時代的許多文化人仿佛陷入到魔怔中,作品中的美好很少,非常喜歡玩“黑深殘”那一套。
什麼是“黑深殘”?
就是說有些作品在氣氛、風格和劇情發展上的傾向,具體包括“黑暗”、“深刻”和“殘酷”。
就比如,於華出名後寫了部小說叫《現實一種》。
這部作品的先鋒性十分突出,它徹底顛覆了倫理文化和人性本質,小說敘述的是兄弟互相殘殺,以消滅對方子患為目的的故事。
古代都沒有的小說作品,結果出現在近現代作家筆下。
中國自古以來講究的就是兄友弟恭,一家人相親相愛。
是倫理,也是道德。
彆說中華文化的敘事,就說是西方文化敘事,也沒有這麼**裸講兄弟相殘,家人相殘的小說。
不敢說全世界都沒有類似事件發生,但很少有作家能那麼堂而皇之地將那樣的故事以文字的形式描繪出來。
就說美利堅吧,這個國家不說私下有多麼墮落,可他明麵上宣傳的也是愛和家庭的觀念。
為什麼?
國家是有一個個小家構成的,如果親人都變得互相猜忌,甚至以殺死對方為目的,那是會動搖統治基礎的。
西方國家都不宣傳這些,但奇怪的是在西方的有意引導下,東亞的幾個國家,尤其是中國、島國和南韓,特彆喜歡討論這些。
明明大家都是受儒家文化影響,“黑深殘”這一套卻能流行起來,甚至被搬上大銀幕。
仔細想想,讓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