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瑾最終還是和蕭衍分別,出了宮門,上了馬車,她不禁回頭看了一眼燈火通明的皇宮,秀眉微蹙。
分別前,她把隨身帶著的解藥給蕭衍。她希望蕭衍用不著。
皇帝移駕黛書房,眾人便也跟著移勤。
皇帝仔細地看了一遍兵部呈上的戰報,許久都沒有開口。
剛剛武賢妃聽到蕭懿受重傷,生死未卜時慘白的臉色歷歷在目;還有蔣蕙,咬著下唇紅著眼眶,忍著不失態的模樣
都讓他這個做丈夫,做父親的感到羞愧。
良久,皇帝放下手中的戰報,疲憊地對下首的人說
“北邊戰況眾卿也已有所瞭解,情勢不容樂觀,眾卿有何想法,不妨說出來。”
音落,黛書房沉默片刻。
容國公皺著眉頭分析道
“祁王身受重傷,蔣大將軍與容祈尚且能撐一些時日。但從長遠看,並不是良策,八萬大軍群龍無首,恐是不妥。”
兵部尚書梁永春是所有人中,除了蕭衍以外最瞭解戰況的人,連連點頭道
“容國公所言極是,當務之急,前線亟需一個能夠統領三軍穩定軍心的統帥”
沒有統帥的軍隊就猶如一盤散沙。
刑部尚書謝川聞言點頭附和
“燕王殿下沙場經驗鱧富,殺伐果決名號在外,無論多兇殘的敵人聽到都要畏懼幾分。更何況是寧世北寧辰親王,燕王殿下對其有一定的瞭解,說不定能看出對方戰衍上的破綻,”
謝川所言不虛,自蕭衍接掌兵權後,周邊大大小小的國家、部落都不敢輕易入侵,生怕成為“閻王”的刀下亡魂。
禮部尚書林鱧笑了笑,好心提醒謝川
“謝大人,您可別忘了,燕王殿下早就不是三軍統領。如今要讓皇上重新把帥印交到燕王殿下手上,那世人該如何評議”
世人該如何評議
世人敢怎麽評議
難道敢說皇帝出爾反爾,自相矛盾麽
就連史官那支筆,也要經過皇帝允許纔敢寫出來。
林鱧一向是太子哦不,瑞王蕭鸞陣營的人,如今蕭鸞受到重創,他倒是忠心,這時候還不忘打擊蕭衍。
梁永春聞言冷笑一聲,毫不留情地反駁
“照林大人這麽說,世人的無知議論,倒是比八萬將士和六座城池更重要了”
若是此次與北寧一戰不能取勝,到時候百姓怨聲載道,叫苦不迭評議,就不可怕了嗎
恐怕到時候,就不是“自食其言”這種評議,而是昏庸,無能了。
林鱧自然也聽出了這層意思,連忙對皇帝行禮誠惶誠恐道
“皇上,臣絕無此意臣隻是認為,大蕭人才濟濟,皇子們也都文武雙全,才智並存,燕王殿下並不是唯一人選。”
林鱧說著還不忘看了站在一旁的蕭煜一眼。
一直沉默聽著的戶部尚書孟成聽出了林鱧話裏所指,冷著聲音反問林鱧
“林大人此話何意莫非想讓康王殿下前往”
蕭煜聞言心中大驚,麵上強裝鎮定,沉聲道
“父皇三思,兒臣雖很想上陣殺敵,但心有餘力不足,恐弄巧成拙。”
林鱧見蕭煜明明害怕還死要麵子的模樣,忍不住反唇相譏
“康王殿下這是害怕了吧”
蕭煜被當場揭穿,臉不自覺地漲紅,嘴上卻還是不承認
“可笑不過區區寧辰,談何怕字,倘若父皇不在意兒臣沒有半點打仗帶兵經驗,那兒臣願意請纓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