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批評米哈伊爾的小說的聲音肯定是存在的,並且聲浪著實不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米哈伊爾竟然還真的幫正處於風口浪尖的果戈理分擔了一點火力。
要知道,果戈理和他的《死魂靈》已經快霸占了聖彼得堡文化界快好幾個月的熱搜了,至今為止熱度都一直居高不下。
能在這種情況下稍稍露個頭,在彆人眼中,米哈伊爾著實是相當不一般了。
至於說那些批評的文章,有些火力固然很是凶猛,但米哈伊爾壓根就沒往心裡去,看了之後直接就是一笑置之,根本不會被這個影響到。
彆人不知道誰對誰錯,米哈伊爾能不知道嗎?
一幫子塚中枯骨罷了。
當然,有些王八蛋借題發揮是真的可恨,隻是寫寫這樣的文章,都有人在把米哈伊爾往反賊、叛徒那個方向罵了,也不知道到底是為了博眼球還是真這麼想的。
米哈伊爾不太在乎,但關注著他的幾位朋友,卻是因為這件事專門來查看他的情況。
率先趕來的就是走路呼呼帶風、一臉擔憂的德米裡特,上來不等米哈伊爾說點什麼,就是對著米哈伊爾庫庫安慰,這也就罷了,解釋清楚就算了,關鍵是他說著說著,情到深處,就一把摟住了米哈伊爾痛苦的道:
“哦親愛的米沙,我知道你一定承受了很多壓力!你要是實在難受我們就去喝一杯吧!想喝多少都行,我一定把你好好的帶回來!”
米哈伊爾:“?”
好兄弟,你先鬆開我再說.........
至於說喝酒那就更是算了,米哈伊爾的酒量相當一般,加上他這個人心態還算良好,暫時不太需要用酒精麻痹自己。
當然,更多的還是不想解鎖斯拉夫人經典死法之一,即喝大了在街上被凍死.........
應對完德米裡特的關心後,涅克拉索夫也很快就摸上了門,關心一下米哈伊爾近來的狀況的同時,也送上了來自彆林斯基的問候:
“哦親愛的米哈伊爾,你最近還好嗎?我這次是專門來看你的,順帶傳達一下維薩裡昂的問候,你知道,他這段時間一直在忙著寫新的反擊文章,但也應該過兩天就會專門來找你。你現在還好嗎?”
“謝謝你們的關心,我好得不能再好了尼古拉。”
一般來說,雜誌上所謂的罵戰基本上就這麼一個流程,這一方這一期雜誌因為某篇小說或者評論賣爆了,那另一方下一期就專門來批評這篇文章走一波銷量,再到下一期,這一方再反擊.........
聽起來有點呆板,但實際上往往隻為了一個目的,除卻多賣點雜誌以外,更多的那就是占據輿論的高地。
當批評的聲音足夠顯眼的時候,那麼是不是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這種狀況,試著去做點什麼,乃至加入到改變世界的行列當中呢?
很多時候,評論家和政論家乾的就是這種活。
儘管這種變化往往隻在上層率先發生,很多時候都忽略了更廣大的民眾,但總歸也算是一種還不錯的開始。
彆林斯基或許就是懷著這樣的信念在努力地寫他那些文章,而寫作之餘,想想近來各大刊物上對米哈伊爾的小說的批評,彆林斯基多少還是有些擔心,因此就讓涅克拉索夫幫自己也看一下米哈伊爾的狀況。
而如今真的上門之後,涅克拉索夫一下子就知道自己和彆林斯基的那些擔心真的是多餘的,米哈伊爾看上去好的不能再好,甚至還跟他調侃了幾句那些批評的文章。
一副完全沒把這些事放在心上的樣子。
看到米哈伊爾是這種狀態,涅克拉索夫感到放心的同時,無疑也是對米哈伊爾更加感到欽佩。
遙想涅克拉索夫當年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詩集的時候,幾乎可以說是沒人關注,也就那麼幾個小報為了博人眼球專門把他的詩集拉出來嘲諷一番。
然後我們年輕的涅克拉索夫就破防了,當即就給人家寫了一封反駁的信,結果人家又把他這封信掛了上去一通嘲諷,這下可謂是裡子麵子全沒了。
好在就是這件事多少鬨出了一點動靜,恰巧這時的彆林斯基正好也看到了,認真的看過之後,深感不滿的彆林斯基當即就又是一通痛批.........
好在這件事多少算是一個契機,機緣巧合之下,涅克拉索夫就進入到了彆林斯基的圈子,還被彆林斯基帶著混吃混喝,然後因為這個才有了後麵的3p佳話.........
當然,這個暫且放後麵再談,因為估計再過兩天,米哈伊爾很快就要參與進去了。
嗯,是混吃混喝,可不是3p.........
而說回現在,看到米哈伊爾這種泰然自若的氣度,涅克拉索夫心裡麵也是再次意識到了人跟人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欽佩米哈伊爾的同時,涅克拉索夫也是在心裡麵暗暗下定了決心。
我也要在這方麵向尊敬的米哈伊爾看齊!
在看望完米哈伊爾之後,涅克拉索夫就匆匆離去,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不得不說,涅克拉索夫並不是陀斯綏耶夫斯基這樣的天賦型作家,一出手就頗為不凡,但他確實是一個肝帝,幾乎可以說是肝上長了個人。
就在如今這個時期,因為生存問題以及其它方麵的一些野望,涅克拉索夫幾乎可以說是什麼活都接,什麼東西都寫,據不完全統計,這哥們在手寫稿子的年代,一生當中至少寫了上千萬字,筆名無數、馬甲無數,多到估計連他本人都要忘了。
而送走肝帝涅克拉索夫之後,米哈伊爾也是開始檢查自己最近準備投稿的一篇小說。
寫作這件事基本上就等同於養望,隻要一個作家能夠源源不斷地產出好作品,等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後,便能逐漸贏得偌大的名聲和社會地位。
就米哈伊爾目前的規劃來說,他暫時準備以兩個月左右的頻率推出一兩篇短篇小說,長篇的話估計會放在跟涅克拉索夫合作的文集裡麵。
另外仔細算算,老陀好像也快在文壇上出現了,該把他的作品也放到文集了才是.........
米哈伊爾思考著這些事情,寫寫稿子,兩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而就在這一天的早上,老女仆娜斯塔西婭敲響了米哈伊爾的房門。
“米哈伊爾,你的信來了,似乎是邀請你去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