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的真情呐喊具有極強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那些第一次來酒館聽講的成員聽的熱血沸騰,隻聽了一遍就牢牢記住了這段對話。
瓦裡納再問:“工人要什麼?”
“工人要生存!”
“要合理的工資,要應有的權利,要活得有尊嚴!”
瓦裡納繼續鼓動:“我們要怎麼做?”
“我們團結一致,我們合理訴求,我們遊行示威!”
酒館裡的氛圍已經被完全調動起來了,先前的兩次成功也給他們帶來了極強的信心。
在洶湧激烈的情緒海洋中,瓦裡納保持著絕對的冷靜。
最後,他大聲問道:“我們的訴求是什麼?”
“廢除《穀物法桉》!”
情緒被鼓動起來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這股情緒引導出來,固化成行動的動力。
這需要提前準備好行動計劃。
瓦裡納在這方麵下足了功夫。
事實上,他在萌發了這樣行動的想法之後,就一直在不斷完善和調整具體的行動計劃;
這幾天,他又和新成立的黨派高層交流討論,查漏補缺。
演講之後,這些人就開始分散通告行動計劃,務必保證足夠有力的組織力量,保證遊行行動整體受控。
畢竟這一次的行動可不是前兩次的小打小鬨,要把刺激程度控製在極為微妙的程度上,才能起到預期的效果。
保證行動受控,這是保證人身安全和訴求傳達的重中之重。
……
2月10日,周六。
早上八點不到,碼頭工會附近的街道上就聚集了大量的人群,人數超過兩千。
八點鐘,瓦裡納和一乾組織人員現身,帶來不少橫幅和標語。
簡短的幾句動員以後,人群按預定線路出發。
從碼頭區開始,接著是東區靠碼頭區的綠茵路,再到黑棕櫚街……達拉維街,再到紅磚巷……橋區的白朗姆街,再到貝克蘭德橋……進入大橋南區。
人數從開始的兩千多,一路激增,最多的時候,人數接近十萬!
等出了東區,過了貝克蘭德橋,人群還有超過五萬之數。
進入大橋南區以後,人數開始緩慢減少。
當前方核心的兩千人踏上直通皇後區的國王大道的時候,人數還有兩萬。
也是在這個時候,他們遇到了第一波警察的阻攔和封鎖。
……
從八點到十一點,人群在東區遊行的時候,除了他們路過的區域,其餘地方都不受影響,很有一種無事發生的意思;
等人群走過貝克蘭德橋,位於西區和皇後區交界處的警察廳總署才得到電報通知,但這也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所以,等人群在大橋南區踏足國王大道的時候,前來阻攔的警察隻有近百人。
勉強夠封鎖住寬闊筆直的國王大道。
但是,他們麵對的是——
黑壓壓一大片,拉著橫幅,舉著標語,喊著整齊口號,一眼望不到頭的人潮。
他們有槍,但沒人敢開火。
封鎖形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