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連續多次的行為綜合判斷,楊昊的行為並不是失去理智的。
2、劉曉輝的行為。
(1)麵對突發狀況的真實反應。
在被人尋釁滋事前,劉曉輝曾試圖拿酒瓶對楊昊進行反擊,可以驗證他並不是一個有著極度城府的人,也就不存在利用正當防衛故意弄死楊昊的想法。
(2)被朋友製止。
在拿起酒瓶時,被朋友出言相勸後立刻停止了行凶的行為,並冷靜下來。
(3)麵對挑釁時的認錯行為屬於緊急避險。
在麵對楊昊的故意挑釁行為時,身為被侵犯一方的劉曉輝一直在道歉,賠笑臉,希望用這種方式來化解矛盾,是屬於緊急避險的一種。
4、其他人的口供,
從武協的口供來看,對於楊昊的出言威脅行為,有明顯的對比。
證據:酒吧老板口供第一頁有模糊描述。
雙方的朋友有明確描述。
視頻證據:
視頻:20:39秒到20:41秒。
其中,楊昊還將酒瓶對一個著想要上前來勸阻的人員進行威脅。
4、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本意就是阻止對方對自己的侵害,而案件中,楊昊故意挑釁麵對劉曉輝的道歉繼續酒後尋釁滋事,而劉曉輝一而再再而三的緊急避險後無果,又失去了朋友這個矛盾的緩衝點,長時間處於處於危險下的正常反應,其目的也隻是讓楊昊失去反抗的能力,阻止對方繼續對自己實施侵害。
整個過程中,楊昊與劉曉輝是屬於互相毆打的狀態,而毆打結束後,劉曉輝也沒有繼續實施毆打,反而放他離開。
整體事件:
楊昊先是語言挑釁,是過錯方,又以語言威脅讓劉曉輝不敢離開,屬於限製他人自由。
而劉曉輝的還擊手段,起行為應當屬於正當防衛,且目的也不是想讓被害人身亡,(視頻最後可以看出)所以不屬於防衛過當型故意傷害。
看到最後法官吳磊有些頭皮發麻。
雖然對方的行為隻是一個假設定義,但加上其他人的口供和視頻中的舉動作為支撐,這個假設也可以成為定性。
也就是說,楊昊本身的目的就是想要弄死劉曉輝。
你說伱不是?
周圍的人都不敢上來拉架,你還說你不是想要弄死他?
可最大的問題,被害人已經死了,對於本案的真正了解人又都害怕他真的行凶,這也是在變相承認了他的行為事實。
也在這時候,吳磊才明白為什麼二審會讓他們再審,而不是直接審理…
這是在給他們一審審判庭更改的機會啊。
“行了,我知道了,你可以回去了。”
放下答辯稿,法官吳磊看向李晨開口說道。
自己看完了,壓力就給到了地檢署那邊。
不過初步來看,地檢署贏的機會不大,除非超常發揮…
因為這玩意,就是完全性的死無對證,隻有被害人自己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想要弄死對方或者其他人是吧…
十點二十分。
齊懷安帶著自己的答辯稿來到審判院,成功會見吳磊。
坐在接待室內,吳磊也是很認真的看著對方的答辯稿,越看越不滿意。
這律師跟律師就是不能比…
跟之前的律師相比,他這玩意就是一坨屎。
上次整體圍繞雙方來寫,這次還是圍繞對方來寫,一點都不知道變通。
有點生氣的吳磊也是出言將他訓斥了一番,搞得齊懷安坐在那裡一臉懵逼。
你這家夥,吃錯藥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