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行為,在無意中給另一方帶來了恐懼,這是案件中的第一個點。”
李晨講述案例:“普通人在麵對這樣的事情,是很容易會產生不必要的聯想,再加上之前的矛盾衝突,是導致顧客不相信司機直接原因。”
“而站在司法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我們的執法機關在認定上就比較簡單了。
之前我也說過,一起命案的發生,首先要排除的是人為因素。
先排除故意殺人,排除完畢後再來定以為。
而這起案件中,因為顧客和貨車司機有直接性的因果關係,所以不能隨隨便便的定性為意外事件。
而貨車司機本身的問題又有很多問題,抓住這些問題來給他判刑也不是不能夠。”
“根據對方的行為,共有三點問題:
第一個問題,顧客在車內沒有係好安全帶。
聽到這裡,有人可能會有疑惑,說這場意外就是兩人之間的衝突,和係不係安全帶有什麼關係?”
“我們如果單個看這個問題,確實也是無關緊要,可要是結合實際,那就成了一個很嚴重的。
咱們來假設一下,案發當時,這位顧客當時有跳車的想法,能否在係上安全帶的情況下將自己的半個身子伸出車窗外?
之所以認為司機無罪的,大多數都認為跳車女時間急迫,他來不及反應。
這是第一個問題,當然了,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那位司機也沒有想到對方會真的跳車。
如果對方在顧客上車的第一時間內要求她係好安全帶,這樣的事情是不是就能夠避免了?”
“我們代入雙方角色,你們是車主我是顧客,我感覺到害怕要求你停車,隨後用跳車來威脅你並解了自己的安全帶,你還敢賭麼??”
“案件的第二個問題,就是貨車司機的偏航行為。
作為一名拉貨的司機,本身和載人是不一樣的性質。
如果隻是拉貨,隻需要按照約定的時間將貨物送達就可以了,可要是載人,它的性質就變了。
因為人是不可控的,會有自己的獨立思想,你永遠都猜不到對方下一步要乾什麼。
剛剛我們也說過了,司機的錯就在於他沒有去解答女乘客的疑惑,使她的心態緊繃,沒有安全感。
我看到有個網友的評論很有意思,說如果對方解釋了那個女顧客不聽呢?
這個答案說的好…”
看著李晨自問自答了起來,網友們又開始表達起來自己的不滿:
“誰問了?”
“這個問題是誰問的,你敢站出來讓我看看你是誰麼!!”
對於這種現象,李晨也是假裝看不見…
沒有人提問我自己創造,有毛病麼??
“從案件中分析,顧客有疑惑,車主進行解答,從理論上是沒有問題,可要是沒有起到作用也隻是徒勞而已。
所以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取消乘客的恐懼心理。
按照咱們正常的情況,你遇到這樣的人,行為和語言又如此的過激,為什麼還要堅持自己的想法呢?
你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服務行業者,碰到這樣的人老老實實的自認倒黴也要比自己被刑好上許多吧?”
“那麼綜上所述呢,如果要給自己訂上一個罪名的話,過失犯罪致人死亡的可能性很大。”
“先有矛盾,後有偏航行為,顧客再三要求還依舊堅持自己的路線拒不更改,給另一方帶來了威脅,是導致案件發生的主要原因。”
“其實這就是一個信任問題的,是女顧客不相信司機所導致的。
從現實的角度出發,貨車司機想要節省時間走近路有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