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朱吾適等不及了,他也不能一直在杭州城待著啊。
在應天府他隔幾天還能回養豬場看看呢,來了杭州城他可就回不去了。
所以朱吾適就讓人去催促了一下。
不過朱吾適也答應畫師了,等他用完這幅畫,可以讓畫師拿回去繼續畫。
反正他就是用來招商引資的,等到招商工作做好了以後,這幅畫暫時就沒什麼用了。
等到西湖景區建設完,起碼也要一兩年了,有這個時間,夠畫師完善這幅畫了。
畫師的技術確實不錯,雖然細節還沒有畫,但是也完美符合朱吾適的要求了。
所以朱吾適答應他了,隻要細節補充完整,沒什麼大問題的話,就把這幅畫弄成壁畫。畫師也算是可以名垂青史了。
如今畫已經畫好了,招商工作自然是可以開始了。
這天一大早吃完飯,朱吾適溜達著來到了西湖岸邊。
前兩天朱吾適就讓王德發通知江南商會的人了,今天要開會。
不僅僅是江南商會,凡是有錢的,都可以過來。
大明的以前的經商環境並不好,很多有錢人都是大地主,這些大地主也不是不做生意,隻不過做生意不是家族的大頭而已。
或者說他們主要做的是傳統行業,賣糧食。
這些大地主在大明的商業環境變好之後,有的加入江南商會,選擇合作共贏,還有一些則依舊守著他們的一畝三分地。
千萬彆小看華夏封建王朝的大地主,尤其是那些傳承悠久的大地主,家裡有錢得很。
一般這種有腦子的地主,他們就主要做兩件事兒,第一,搞土地兼並。第二,培養讀書人,讓他們去參加科舉。
隻要家裡源源不斷地有人做官,他們就可以一直搞土地兼並。
哪怕是朝代更迭,也影響不到他們。
畢竟古代的讀書人太少了,哪個朝代都是需要官員的,需要的還不少呢。
這些家庭培養出來的官員,基本就是牆頭草,宋朝滅亡了,他們就投靠元朝,元朝滅亡了,他們就投靠大明。
大明現在的官員,基本上都是元朝出生成長起來的。
元朝對百姓的剝削,懂的都懂。
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有錢讀書的,可見都是什麼成份了。
也不是說沒有草根出身,很少就是了。
說是窮文富武,實際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兒。
古代的肉食確實貴,但是筆墨紙硯就不貴嗎。束修就不貴嗎。
所以啊,富文還差不多。
在古代,絕大部分的官員,要麼是地主出身,要麼是書香門第家裡源源不斷地有人做官。
商人子弟又不能當官,匠人後代還得是匠人。
能當官的,就是士農的後代。
正兒八經的農民,就像朱五四這種,一家老小都餓死了,就剩下朱元璋一個獨苗。
就算沒有天災,朱元璋小時候也沒有條件讀書啊,從小就得給地主家放牛。
所以純草根出身的官員太少太少了。
著名誅十族選手方孝孺,他就是書香門第,他的爺爺,太爺爺,太太太爺爺,都是當官的。
而方孝孺的老師,著名學者宋濂,他曾經提到過,他小時候家裡窮,買不起書,隻能依靠借書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