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蒸汽火車慢一點兒,時速二十公裡,然後一天隻跑五個小時。
那也是一百公裡了,一千七百多公裡,也就隻需要半個月時間。
而且這半個月士兵們都有充足的休息時間。
更何況,蒸汽火車的時速也不會隻有二十公裡每小時,更不可能一天隻走五個小時。
所以真要是把鐵路鋪好,以前需要幾個月的路程,現在可能十天八天就走完了。
就這個效率,隻要大明的軍隊不是爛到根兒了,真沒什麼造反的土壤。
蒸汽火車可不僅僅能運兵,還可以拉貨的。
就拿賑災來說。
古代百姓家的存糧是很少的,手裡也都沒有什麼閒錢。
基本上每次豐收後,能留足夠吃一年的糧食已經很不錯了。
一旦有個天災人禍,存糧沒了,馬上就要麵臨沒東西吃的處境。
這時候可就全靠政府賑災了。
地方糧倉不夠的話,就要從其他地方運送。
運糧食可比士兵行軍還要慢的。
真要是從應天府往雲南運糧食。
等到地方,不說路上的損耗,光這個時間,就足以把災民們餓死了。
每次有天災人禍,百姓傷亡慘重,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餓死的。
所以交通便利的好處,體現在方方麵麵。
要想富先修路的口號可不是瞎喊的。
正是因為朱元璋會算這個賬,所以當他看到蒸汽機車試驗成功的時候,才會那麼的激動。
“老朱啊,你先彆激動,這種事兒你也幫不上什麼忙,不過眼下有一件事兒你還是可以幫上忙的。”
“什麼事兒?”
“生孩子。”
朱元璋麵露難色,不過最後還是勉為其難地說道。
“那好吧,咱就努努力,爭取多生幾個。”
朱吾適聞言,平地一個踉蹌,差點兒摔個狗吃屎。
“你他娘的真是個人才啊,我說的是讓你鼓勵百姓生孩子。你生,你一個人能把全大明的孩子都生了?你就算是豬,也生不了這麼多吧。”
朱元璋很尷尬,非常的尷尬。
“那你咋不早說呢,咱還以為你想讓咱多生幾個優秀的兒子呢。”
朱元璋終於承認自己的兒子優秀了。
也不對,他一直都承認,隻不過他以前隻承認朱標優秀。
其他孩子在他眼裡也就那樣。
隨著自己兒子們做出的成績越來越多,朱元璋才意識到,自己其他的兒子好像也不是那麼廢物。
“彆扯犢子了,你都多大了,還天天想著生孩子呢。趕緊搞催生吧。大明現在缺的就是人啊。”
大明現在最缺的,確實是人。
本來經過元朝末年那幾十年的戰爭,人口就減少了很多。
有很多地方的土地都沒人耕種了。
這也是大明剛建國的時候,朱元璋為什麼鼓勵百姓開荒,隻要開墾的荒地,就歸他所有。
就是因為人口太少了。
不然就華夏人對土地的看重,怎麼可能有荒地存在。
是個犄角旮旯都要種點兒東西,這才是華夏人的習慣。
更何況朱吾適還帶來了更加高產的作物,更先進的堆肥方式。
雖然大明農作物的產量遠遠比不上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