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他是穿越者,有複合肥啊。
徭役這種東西,很容易被地方鑽空子,所以不如直接取消了。
地方有大工程了,直接上報,上頭批準了以後就撥款,然後請人乾活兒得了,搞那麼複雜乾嘛呢。
弄徭役,百姓不樂意,乾活兒不積極就不說了,再搞出豆腐渣工程怎麼辦。
另外就是,朱吾適準備培養一些統計學方麵的人才,然後把他們撒下去,讓他們把全國的土地都丈量一下。
確保不會有人瞞報土地。
這也是大明後期收不上稅的原因之一。
那些有本事的,明明有一百畝土地,報上去可能隻有一畝。朝廷按一畝地收稅。
大家都這麼乾,國庫能有錢就見鬼了。
還有之前提到的有功名的人不用交稅這個事兒。
這尼瑪就是純純的傻逼行為。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明有功名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人都不用交稅。
就算他們沒有土地,彆人為了避稅,也會主動找到他們的。
等到土地都劃分到有功名的人名下,大明收誰的稅去?
所以這個玩意兒一定要取消掉。
都尼瑪有功名了,不想方設法讓他們為國家做貢獻,反而變著法兒地給他們發福利,讓他們當蛀蟲。
大明初期,一個巨人可以有200畝地不用交稅。
等到萬曆年間,一個巨人名下不用交稅的土地已經增加到了1200畝。
1200畝啥概念,現代中原一個村,平均一個人也就能分到一畝左右的地。
1200畝地就是1200個人。
一個舉人就能讓1200個人不用交稅。
要是再瞞報一下,2000畝說成1200畝,那就是2000個人免稅了。
就算免的隻是徭役,那也是很多錢的啊。
要知道,大明的舉人已經有資格當官了,當官了就用俸祿了啊。
就算當不了官,一個舉人,在封建社會這種讀書人很少的國家,乾點兒啥能餓著?
哪裡還需要給他們免稅啊。
免稅隻會導致一些進取心不足的人一輩子不工作。
所以這個規矩必須要打破。
大明雖然還沒有開始實行,但是這方麵的風言風語已經放出去了。
朱吾適的計劃很簡單,先讓他們心裡有數。
然後趁著朱元璋這個暴躁老頭還活著,把這件事兒徹底搞定。
新皇登基以後百廢待興,需要乾的事兒太多了,不一定忙得過來。
再一個朱標雖然也不是什麼簡單人物,但他的威望畢竟不如朱元璋。
所以這種得罪人的活兒,還是讓朱元璋來乾吧。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大明建國時間不長,屬於大明的有功名在身的人還不多,此時改革反對的聲音也是最小的。
等到張居正那會兒,想要改革那是千難萬難啊。
地方勢力太過龐大,就連皇帝都鬥不過他們了。
等到那個時候再改革就晚了。
參加會議的人回去以後,就各自開始在家思考商量了。
朱吾適最後說的被時代所淘汰這件事兒,是他們考慮的重點。
朱吾適這話的意思很明顯了,不聽話的,沒有好果子吃。
那要不要聽話,就是這些人需要考慮的了。
喜歡我家床底通大明請大家收藏:()我家床底通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