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長江南岸肯定也要鋪設鐵軌的,眼下這個蒸汽火車頭也絕對不會浪費的。
所以乾脆直接在長江北岸再製造一台蒸汽火車就是了。
而且大明未來絕對不會隻有一輛兩輛火車的。
眼下長江南岸的工廠已經夠多了。
剛好趁著這個機會,在長江南岸再建造一個工業區。
老六將這些計劃報告給朱吾適後,朱吾適自然是都同意的。
他有自知之明,經營不是他所擅長的。
他的主業是,把現代有的,大明沒有的。但是有有利於大明發展的東西照搬過來。
還有就是提供來自現代的技術支持。
至於具體經營方麵,他是真的不擅長,也懶得管理。
為什麼現代大企業都有這o那o的,不就是為了解放老板嗎。
小作坊的時候,老板親力親為很正常。
可是等到做大做強了,老板的精力也有限的,又要掌控全局,又要事無巨細的話,老板得累死了。
所以必須要找人負責具體事務,老板隻需要掌控全局就好了。
朱吾適現在就是一個掌控全局的角色。
而老六就相當於是執行總裁。
朱吾適給老六的自主權也非常的大。
要建什麼廠子,在哪裡建,他從來不過問。
老六去征求意見了,他就提點兒,不去的話,他也無所謂。
這也是朱元璋能跟朱吾適和諧相處的原因,兩人的追求不僅不衝突,還非常的互補。
幾天之後,朱吾適感覺這些商人已經被他釣得差不多了,於是他準備進行下一步的計劃了。
這天是個難得的好天氣,非常適合開會。
會議自然又是放在會展中心,這裡的地方夠大,容納幾百人那是綽綽有餘。
提前得到通知的商人們早早就來到了會展中心。
此時朱吾適還沒有來,商人們正三三兩兩湊在一起閒聊著。
“老王啊,你不是挺忙的嘛,這次怎麼也過來了?”
“你也不比我清閒啊,你不是也過來了。”
“嘿嘿,我就是來湊個熱鬨而已。”
“你可得了吧,想去瀛洲挖黃金就直說,拐彎抹角的,一點兒都不爽快。”
“好吧,被你看透了,那你過來肯定也是奔著黃金來的了。”
“你這不是廢話嘛,那可是金礦啊,要是運氣好弄到一個大點兒的金礦,後代子孫都不用愁了。”
這人說到金礦的時候,兩眼都在放光。
“是啊,我也不貪心,一年能弄個幾萬兩黃金我就心滿意足了。”
旁人聽到他的話,忍不住向他投去一個鄙夷的眼神。
“你聽聽你說的是人話嗎,一年幾萬兩黃金,還好意思說自己不貪心。”
那人也不生氣。
“我這真不算貪心啊,王爺可是說了,之前瀛王在瀛洲隨便扒拉了一下,就弄到了十萬兩黃金呢。”
“看來你是真的不懂啊。你知道咱們大明黃金產量是多少嗎?一年也就四萬兩而已,你還想著一年十萬兩。你說你貪心不貪心。”
這是個懂行的。
大明初期,黃金的產量並不高,一年也就差不多四萬兩。
反而是元朝的時候多一些,差不多是大明的六倍。